金融改革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警惕信託違約風險上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信託公司目前仍有能力應對不良資產,系統性風險可能性不大,但隨著償還高峯出現,流動性風險將顯著上升,屆時違約個案將難以避免。
2014年9月29日

如何疏解中國IPO「堰塞湖」?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應積極放寬以中小企業爲核心的IPO,這對於多層次資本市場只會是創造性的破壞,是制度創新和系統演化所期待的方向。
2014年9月29日

經濟學家:中國可能推遲金融改革

隨著實現成長目標的難度越來越大,政策制定者受到放緩存款利率改革的壓力
2014年9月29日

從阿里上市反觀金融改革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張春:阿里巴巴去美國上市,導致中國老百姓不能享有對本土優秀企業投資的機會,這是否能夠促進中國下一步的金融改革?
2014年9月25日

上海自貿區負責人戴海波遭免職

這一事件對原本未能達到人們預期的上海自貿區來說,是又一次重大打擊
2014年9月15日

從行爲經濟看金融改革挑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寧:今年夏季達佛斯再次呼籲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難點何在?金融改革的順利推出乃至進一步深化改革,都必須克服人類行爲自身的三種行爲特徵。
2014年9月12日

美銀美林:中國正重走日本老路

美銀美林報告認爲,中國的發展沿襲了大約30年前日本在金融危機前的劇本:以刺激措施和寬鬆信貸維持成長,卻會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崩潰。
2014年9月10日

美聯準加緊尋找Libor替代方案

美聯準希望2016年初新的基準利率能代替Libor,會影響數百萬億美元的衍生品合同,但改革難度極大
2014年9月4日

上海自貿區光環漸退

距離上海自貿區啓動已一年時間,但這塊監管「特區」在金融改革方面並未取得太多實質性進展。中國決策者對於金融改革向來格外小心,自貿區也不例外。
2014年9月3日

中國金融業改革的本質是市場化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金融業的蝴蝶效應要釋放,需要政策鬆綁,需要門檻降低,也需要真正的開放,以此迎來市場化改革的新氣象。
2014年8月1日

大數據時代的金融創新大有可爲

安邦研究:中國實體經濟依然困難,融資難、融資貴是重要原因。在網路時代,銀行的創新業務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實現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業務創新。
2016年8月15日

中國反危機的經驗與決策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中國面臨金融危機的潛在威脅,如何既控制系統金融風險又有效促進經濟轉型,已成爲本屆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4年7月9日

從存貸比調整看金融監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存貸比調整的改革意義大於經濟效果,可謂「擠牙膏」式微刺激的跟進。比起存貸比調整甚至存廢,更值得思考的是金融監管的「可爲」與「不可爲」。
2014年7月2日

避免南轅北轍的貨幣政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貨幣政策越來越多地依靠定向流動性工具,這或降低政策透明度與威信,並使得央行從「最後貸款人」邁向「第一貸款人」。
2014年5月28日

拉加德批評金融業拖延改革

IMF總裁警告,構建更安全的金融體系迄今進展緩慢,主要因爲「激烈的行業抵制」
2014年5月28日

中國金融改革滯後探因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陳建奇:金融改革推進緩慢在中國已成不爭的事實,近年來熱捧的自貿區金融改革也低於預期,種種跡象都凸顯改革的難處,對此須理性評估。
2014年4月1日

FastFT:中國下調人民幣匯率至新低

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匯率參考價定爲1美元兌6.149元人民幣,爲6個月內最低,匯率隨後跌至1美元兌6.215元人民幣
2014年3月28日

中國會讓國企違約嗎?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超日違約只是讓我們知道了中國政府在處理民營企業債務違約問題上的選擇,但關鍵問題是政府是否願意讓國有企業違約。
2014年3月24日

FT社評:中國需建立有序破產機制

中國政府允許違約的態度值得歡迎。不過,以更加放任的方式對待違約,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蘊含著風險。有三個辦法可將有破壞性溢位效應的破產風險降至最低。
2014年3月21日

解決債務問題 中國須用苦藥

美國華裔學者裴敏欣:李克強在人大記者會上承認金融產品違約難以避免,可能說明中國政府已決定在現階段承受一定的劇痛,以防未來災難降臨。但這只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小步。中國政府必須展現更大決心,以恢復金融領域的穩定性。
2014年3月21日

超日違約對債市衝擊幾何?

中國社科院學者張明:超日違約是違規發債、過度擴張與行業產能過剩的綜合結果。三四線城市的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也可能成爲企業債與信託產品違約的重災區。
2014年3月20日

中國房地產違約衝擊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如中國經濟出現系統性違約風險,必然不是類似超日債的區域性領域,而是關聯銀行信貸的重大領域。決定房地產市場命運的兩個重要因素都在變化。
2014年3月20日

「中國的雷曼時刻」言過其實

我們有理由謹慎樂觀地認爲,中國的去槓桿過程導致的將是經濟放緩、而非崩盤。中國的企業困境看上去更像是一波緩慢和有管控的去槓桿浪潮,而非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
2014年3月20日

必須打破剛性兌付怪圈

摩根大通朱海斌:剛性兌付已成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毒瘤,應儘早打破這一怪圈。政府應致力於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違約機制,儘量避免個別違約演化成爲系統性信貸危機。
2014年3月19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