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社評:讓年輕人重拾資本主義信念

迄今「佔領華爾街」和其它類似運動尚未發展到反資本主義的地步。許多抗議者在意的是能否公平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促使他們改良、而非推翻資本主義符合所有人利益。
2011年10月24日

爲什麼拯救地球要靠資本主義?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坎昆會議無望達成遏制氣候變化的全球協定,但幸運的是,即使是在當前這一黯淡時期,我們也看得到些許希望的曙光。而這正是資本主義的用武之地。
2010年11月30日

爲什麼批評資本主義的人錯了?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馬拉貝:當資本主義的兩種主要組織機制——市場與公司同時受到全面攻擊,理性的人應當記住:兩種攻擊中必然有一種是錯誤的。
2010年10月28日

Lex專欄:電影《華爾街》的啓示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家正等著看新版電影《華爾街》。舊版《華爾街》旨在揭示物質至上的弊端,卻展示出資本主義如何才能最有效地運轉。
2010年9月27日

反資本主義的藝術

美國《旗幟週刊》資深編輯考德威爾:與美國導演邁克爾•摩爾的政治咆哮相比,德語紀錄片《讓我們賺錢吧》雖然談不上預測了金融危機,但還是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2010年9月15日

提防強盜貴族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創造財富與佔有財富之間的區別極其重要。我們識別這種區別的能力,不但會決定個人命運,也會決定現代資本主義的未來。
2010年8月23日

西方必須自強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顧問莫伊西:我們已經邁入「後西方世界」,其他文明現在不僅與西方平起平坐,在許多方面還更勝一籌。西方怎麼辦?
2010年9月15日

反思「物質的社會」

FT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假如注重精神追求的東方開始冷酷追逐財富,而作爲現代資本主義發源地的西方轉而拋棄物質主義,那將是異乎尋常的諷刺。
2010年6月3日

危機過後的資本主義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市場原教旨主義有句名言:政府不是答案,而是問題。除了無政府主義者外,一般人不可能認同這句話,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後。
2010年5月12日

根治危機還靠資本主義

Vestra Wealth投資顧問斯科特:目前,要提高回報率,無需實行「血腥的」資本主義,但一定要加強、而非削弱資本主義。
2009年12月28日

構建可持續的資本主義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世代投資管理公司合夥人布拉德: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不可持續的短期策略和行爲。我們一直呼籲建立可持續的資本主義。爲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商業與市場的基石:會計、披露、激勵、監管與責任。
2009年12月1日

資本主義也應拆除柏林牆

資本主義是漸進調整的過程,既需要道德,也需要市場和監管。畢竟,修建「柏林牆」的,正是那些確信所有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的人。
2009年11月25日

重建資本主義道德

格雷欣商學教授科斯塔: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重點對資本金、股本和結構上的漏洞進行補救。但是否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問題?
2009年11月5日

資本主義骯髒的小祕密

GLG Partners資產經理範內爾:美國人爲什麼有那麼多債務?答案在於資本主義骯髒的小祕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要保持多數人的生活標準,就得靠放貸。
2009年7月6日

金融危機不單是市場失靈

波蘭前副總理巴塞羅維茨:當下的金融危機並非純粹的市場失靈,宏觀經濟政策和監管框架存在嚴重缺陷,是導致危機的重要因素。
2009年6月1日

資本主義的缺陷何在?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陷是:創造性的冒險給企業家,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如今,資本主義深陷危機。怎麼辦?
2009年4月22日

讓我們汲取資本主義的教訓

FT社評:過去兩個月來,我們就資本主義的未來發表了一系列評論和分析文章。現在,我們應該對這場對大辯論做一總結,也應該要求世界各國領導人汲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2009年4月15日

金融盛宴散場

WPP首席執行長蘇銘天:每個時代的金融繁榮或非理性繁榮,總以曲終人散收場。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1825年恐慌和第一次網路泡沫破裂,都是如此。如今,我們不應期望有所不同。
2009年4月14日

老齡化風險超過金融危機

許多國家都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爲應對當前危機而採取的擴大赤字政策,將加劇老齡化對社會的影響。未來十年,納稅人將相當艱難。
2009年4月9日

資本主義不應放棄市場原則

德國經濟部長古滕貝格:我們的社會應保護市場參與者免受市場動盪的不利影響,但並非以犧牲市場靈活性爲代價。不能讓這場危機成爲保護主義和干預主義的掩護。
2009年3月31日

全球資本主義的凶兆

在G20峯會召開前,西方反銀行情緒達到新的高潮:AIG部分職員收到死亡威脅,RBS前首席執行長的住宅遇襲,倫敦街頭出現反資本主義示威。
2009年3月30日

全球經濟危機的教訓

美聯準前主席格林斯潘:監管應強化競爭市場的效率,而不是阻礙它們。幾代人的經歷說明,競爭而非保護主義,纔是資本主義取得偉大成就的源泉。
2009年3月30日

全球大銀行的衰亡與崛起

金融危機爆發後,西方一些大銀行不是垮臺,就是衰落了。與此同時,中國三大銀行在世界銀行排名上高居榜首。在一片混亂之中,銀行業的重心正在發生構造性轉移。
2009年3月27日

拯救資本主義靠北歐

世界知名企業家約瑪•奧利拉是諾基亞和荷蘭皇家殼牌兩大公司的董事長,也是歐洲企業家圓桌會議主席,他認爲,走出當前經濟危機,要靠北歐資本主義模式。
2009年3月24日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