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第一次到愛丁堡,行程主要是參加圖書節和藝術節。有一天下館子,灼青口、海螯蝦、大扇貝端到面前。作爲住珠江邊喫海產長大的人,毫無期待之下,一顆顆新鮮、厚肉的貝類入口,我一下就被驚到了。當時的激動,有點像在一個偶遇的寶藏音樂現場,急於與人分享的同時,想到的卻都是周圍朋友們對英國飲食不待見的觀念。帶著對蘇格蘭海產「驚爲天人」式的好感,我開始下意識去探究不列顛的飲食文化:與英格蘭的衆友人聊天瞭解飲食傳統、多去接觸業界人士、逐家去品嚐品質好的「英式烹飪」餐廳,並陸續約見英國的幾代廚師,與對方詳細聊天。
如今我的理解是:油膩難喫的「炸魚薯條」當然存在,不明所以的「仰望星空」魚派也擔當得上「黑暗料理」之名,19世紀倫敦打工人發明的「泥鰍凍」放到今天,就算是本地人也難以下嚥。但就像北京有豆汁,長沙有「臭豆腐」;許多國人初接觸英國耶誕節特色糕餅mince pie時,極不習慣各種香料乾果混搭的酸甜口味;同樣的,英國朋友們大都難以理解中秋月餅裏面的鹹蛋黃。名聲渾濁的「地方特色」哪兒都有,文化差異也存在。但如果並不止步於此,放開心胸謙卑探索,你會發現「中國胃」在英式烹飪中並不委屈。
英國酒館(pub)遍地,從中世紀開始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之處。聊過去一年裏的英國美食,何不就從「gastropub(美食酒館)」說起。這個結合了美食(gastronomy)和酒館(pub)兩個詞的新造詞,起源於1991年的一家倫敦酒館。如今越來越多的酒館都在效仿這一模式:提供簡單但高質量的餐品,菜單根據季節變化,使用新鮮的本地食材,結合了傳統英國菜和現代烹飪技巧。翻看酒館的中世紀歷史就知道,當時的酒館餐食如燉菜、烤肉、麪包和乳酪,簡單是簡單,但使用的就是本地生產的食材,菜品種類也根據季節變化。這讓我想起來,從南到北,我見過的每一位不列顛廚師都會提到一個變化:二戰後的英國有過一段食材短缺的時期,在重建經濟的階段曾照搬美國的速食模式。
過去一年我到過兩家新轉型的老酒館:位於西倫敦住宅區的酒館The Orange和諾丁山地區的The Princess Royal。兩家酒館都開業於維多利亞時代,主要服務於當地居民和工人,提供傳統的英式啤酒和簡便的餐品,新裝之後建築和餐品都不乏「新中見舊」,供應典型的英式禮拜天烤肉,但廚師長Ben Tish強化了「倫敦食材」,蔬菜、沙拉都註明了出自市區中的哪個房頂花園,將gastropub的概念玩到極致。
幾位上了年紀的廚師說過:有人也許30年前到倫敦旅遊,喫過難喫的館子,從此耿耿於懷。之後也一直沒回來過倫敦,「沒見著這場餐飲革命」。如今即使是到倫敦熱門的旅遊景點,喫飯也不需要湊合。事實上,今年我專門去了一趟英國肖像美術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並非衝着展覽而去,而是直接搭電梯到頂層新開的餐廳The Portrait,只因爲聽說餐廳掌舵人是米其林星級名廚Richard Corrigan;結果是在美術館裏喫本地海魚的體驗好得很。
不列顛的飲食文化底子無法與中國相比,即便如此,認知依然是無限的,英式烹飪也確實在重新找回「前美式速食」自家傳統的同時,逐年在演化和進步。今天英國學廚的人都會告訴你,當代英國烹飪的底子都是飲食傳統深厚的法廚技巧;可只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這些年來,英格蘭一個個城鎮鄉村,都陸續開起了好喫的館子,而且都是以年輕主廚爲軸心經營的模式。我在過去一年裏嘗過不少這樣的新館子,同時也不少於歐陸間往返。對比之下,英格蘭的年輕廚師毫不遜色,而且摸索出了有當地特色的路。
例如,曼徹斯特纔開了半年的新餐廳SKOF,進門就給先上一壺羊湯,胃一暖,期待也隨之起來,廚師長Tom Barnes的地道與創意也經受住了我天花板般高的期望值。他說,發酵蔬果在英格蘭早有傳統,但戰後在美式速食引入之後,被遺忘了一段時間。東倫敦「零浪費」概念餐館Silo的主人Douglas McMaster視發酵法爲「正典」,他使用到源自古羅馬烹飪傳統的「Garum」:在小粘土罐等容器中醃製和發酵魚類而形成「魚露」,然後用作各種食物的醬汁。
Tom年紀雖輕,但跟今日每一位有追求的英國廚師一樣,做菜都就近取材。他也再次印證了我當年被蘇格蘭海鮮驚豔時的直覺:很長時間以來,英國人民都沒有意識到自家門口就有豐富的食材,過去蘇格蘭海鮮一直出口到美國、中國去,爲紐約、歐洲的高級餐廳輸送新鮮魚蝦,只有蘇格蘭百姓沒意識到自己一直守著一座「金礦」。
上一個冬天我曾造訪英格蘭北方存在裏的Moor Hall,主廚Mark Birchall的創造力令我印象深刻。他對我說過,英格蘭的餐飲結構在過去20年裏一直在發生變化:「老百姓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因此也對食物更講究,大家慢慢下意識脫離去超市買預製菜的習慣,而轉向新鮮食材,但願這能把從前的優良飲食傳統帶回來。」Mark說,自己祖父祖母一輩,都是直接從海邊買生蠔扇貝來喫,現在這風潮逐漸也回來了。有條件的餐廳自己種植蔬菜,如今也正時興。
自帶蔬菜園的餐廳如今遍佈英格蘭鄉村。在過去一年裏拜訪過的鄉村菜園裏,我最記得的是伯明翰附近村莊裏的新式空間「Grace and Savour」。主廚David Taylor與當地農夫和園丁一起建造了一個有機菜園,蔬果就近採摘,收成後喫不完的,都分類做發酵醃製,一部分做成泡菜蘿蔔,一部分製成飲品,如發酵蘋果、甘菊茶。餐廳裏只供應英國出產的蔬果,因爲英國氣候種不出好檸檬,菜單上也就不會有柑橘類水果。英國的夏季不如義大利漫長,種出來的桃子和杏口感比不上南歐的甜,但如果喜歡喫蘋果和梨,英國的氣候和土壤最是宜人。
對於總覺得在英國找不到好喫的遊客,一半義大利一半英格蘭血統的女名廚Angela Hartnett建議是先到倫敦,然後往南到漢普郡、德文郡、康沃爾郡;回到中部,探索巴斯、牛津郡、諾丁漢,再一路往北,到蘭開夏郡鄉村,還可以繼續往北到蘇格蘭愛丁堡、甚至天空島去。
Angela是今日英國廚界資歷比較老的一位,她當年最先在英國電視烹飪節目「地獄廚房」裏亮相,2008年與當年的導師Gordon Ramsay在倫敦合夥開辦Murano,後來自己買斷股權經營至今。大半年前,Angela取消了餐廳裏的「品鑑菜單」(tasting menu),她認爲一本正經的模式已有點過時,還是改回散點的形式更靈活。在白金漢郡克里夫頓莊園擔任廚師長的Chris Hannon與Angela都提到過,希望自己的餐廳氣氛更隨意一些,客人的衣著和禮節都可以不太拘束。
Angela自己很喜歡去的一家海鮮館子是英格蘭南濱達特茅斯的The Seahorse。這家館子我也去過,它跟其他沿海餐廳的共同優勢是海產當天上岸當天烹製。我記得同樣是南濱的韋茅斯所在的多塞特海域一處,就擁有40種本地海產品種,海潮漲滿適合捕魚,退潮時則捕撈扇貝、螃蟹等貝殼類海產。
其實除了海產,英格蘭不同地區都有很好的散養雞、牛肉、羊肉和豬肉,大量的畜牧業都是有機牧場,豬牛羊都是喫草長大,這一點即使放在整個歐洲都很出衆。就像國內有「南橘北枳」的區別,歐洲不同地區和氣候,食材也各異。
跟Angela聊天時,她回憶起二、三十年前開始當廚師時,整個倫敦大概只有10家左右的好餐廳,現在是「每個拐角都能找到10家好館子」。她注意到的另一個變化是,品質好的餐廳已不僅集中在倫敦西區,東南西北區都大量湧現多種菜系的餐廳。我最近嘗過的一個例子是出現在切爾西老軍營裏的The Campaner,餐廳並不標榜自己是西班牙菜,而是直接細分到了「巴塞隆納菜系」,這算是倫敦飲食水準進步的另一種證明。
一年已經見底,漫長的英格蘭冬季,決定了一頓暖胃的菜餚離不開紅肉。這些年來,蛋白質豐富、膽固醇極低的鹿肉逐漸被英國廚師捧爲健康又可持續的紅肉,在超市裏都已很常見。英國現存六種野鹿,其中紅鹿和麋鹿是英國的品種。野鹿的自然天敵:狼與棕熊已從英國境內消失了一百多年,半個世紀前英國又出臺過一部「野鹿保護法」,迄今野鹿數量在英國已繁殖每年上升三成,瀕臨失控,公路上的野鹿撞車事故也越來越頻繁。逛公園駐足看野鹿的人不少,英國林業信託署也鼓勵獵人進林獵鹿,還號召老百姓多喫野鹿,以幫助維持生態平衡。環顧四周,身邊已經出現了不少平時注重健康、但喫肉只喫鹿肉的人。
喫鹿在英國已成爲「環保義舉」。鹿肉偏瘦,營養高,但煮熟了口感就很乾。餐廳廚師們的做法都是煸個半熟,外焦裏嫩。無奈我還是無法賞識帶粉紅的肉類,對於我要求「全熟」的堅持,過去有的廚師會專門走出來語重心長試圖說服,有的對我的要求當沒聽到。兩方各有自己道理的堅持,想來還真有點意思。在倫敦維多利亞的百年老店The Goring裏,我終於遇到一位不介意爲我上全熟鹿肉的廚師,鹿肉的口感是「柴」了點,但總比粉紅色帶生肉味的「嫩」感對一些。廚師另外還做了一個酥皮鹿肉派,裏面是烤熟的肉絲,牛油酥皮包帶汁肉餡,很令人想起大衆酒館裏的經典「派」。
在漢普郡時,Chris提到了另一種餐盤上的變化:過往幾年裏,烹飪界追崇過複雜之美,許多廚師一心要在餐盤上「玩出花來」,經常往一道菜裏塞上多種的食材,處理不好時,口味容易彼此衝撞抵消。如今化繁爲簡是英國廚界的新風尚,簡化食材、一種食材分拆成多種做法,配菜味道點到即止,保留主食材的鮮味,樸實爲重。The Dining Room做的其實還是經典英國菜,但做法和用料上更考究一些。比如說「炸魚薯條」在這裏的版本是用肯特郡多佛海域的「多佛比目魚」,取代一般的鱈魚,魚的口感更細膩。
我點的是另一道魚菜:節瓜煮大比目魚,結果是關於這道菜的一切都長在了我的審美上:一道魚三喫,除了魚排鋪上節瓜片以外,還有魚滑釀節瓜花、花甲肉釀節瓜。當我切開節瓜花看見魚滑時,有一點感慨:這種我的成長時代在廣州的菜市場再普通不過的「魚滑」,來到英格蘭之後遍尋不著,在餐廳裏也是第一次遇到。這一下就有了與廚師「英雄所見略同」的額外好感。
冬季時期,每逢深入英格蘭鄉村,撲面總是一股柴火味,令人著迷。「英式烹飪」,在我看來,並不乏這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氣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除特別標註,文中圖片攝影:張璐詩。編輯郵箱:zhen.zhu@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