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醫藥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短信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通過短信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隱私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為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分析:藥品跨國比價的難題
中國近期加大對藥價的審查。比較不同國家的藥品價格既挑戰研究人員的智商,又給諮詢公司帶來豐厚報酬,也是醫藥公司面對的難題。
2013年8月13日
中國加強監督西方藥企價格
中國有關部門正對西方製藥集團的藥品價格加大監督力度。目前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些藥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常常大幅高於富國。
2013年8月12日
恆天然就食品污染向中國消費者道歉
恆天然(Fonterra)首席執行官已就一起食品安全恐慌事件向中國消費者道歉。此事可能破壞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商在其最重要市場之一的聲譽。
2013年8月6日
投資者再度看好生物技術股
投資者對生物技術公司的樂觀情緒正達到網路股泡沫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華爾街一項風險最高的股市押注再度獲得青睞。
2013年7月31日
調查GSK——中國「殺猴駭雞」?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人常說「殺雞駭猴」,但北京這次拿葛蘭素史克開刀,分明是直接「殺猴」。但這次調查若能帶來更透明、更規範的體制,就可能是一件好事。
2013年7月29日
GSK醜聞促進西方與中國司法合作
葛蘭素史克CEO維迪證實,在中國調查該公司後不久,大西洋兩岸的檢察官和英國政府都聯繫過該公司。知情人士也透露,中英兩國已就一項司法協助條約達成共識。
2013年7月25日
葛蘭素史克擬削減在華銷售代表提成
面對愈演愈烈的腐敗調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考慮削減公司銷售人員與處方掛鉤的提成,並降低在中國市場的藥品價格。
2013年7月24日
在華經商繞不開的陷阱
FT旗下《中國投資參考》主編金奇:葛蘭素史克最近的行賄醜聞,促使在華經營的西方企業重新審視它們的內部控制,重估因各種潛藏成本而導致的巨大「除法效應」。
2013年7月23日
葛蘭素史克承認駐華高管違法
葛蘭素史克國際營運總裁阿巴斯•侯賽因(Abbas Hussain)表示,一些常駐中國的資深高管「似乎違反了本公司流程和內控機制,也觸犯了中國法律」。
2013年7月23日
葛蘭素史克已解僱約百名中國僱員
去年初以來,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已解僱了大約100名中國銷售人員,突顯出在中國營運的西方集團面臨的困難。
2013年7月22日
葛蘭素史克派人赴華展開內部調查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正在向上海派遣高級內部審計師和律師,加大對中國當局指控其高管賄賂問題的內部調查力度。
2013年7月18日
GSK案凸顯中國醫療體制扭曲
中國醫療體制運轉失靈,醫院不得不「以藥養醫」,導致普遍的賄賂和尋租現象。一位醫學教授稱,如果官方不能建立合理的薪酬機制,其實是在「逼良為娼」。
2013年7月17日
GSK考驗中國反賄賂新規
葛蘭素史克在中國深陷「賄賂門」。此案揭示出中國醫療體系在醫生激勵機制上長期存在的痼疾,對這家公司的調查和處置也將成為中國反商業賄賂新規的重要試金石。
2013年7月16日
中國加緊調查葛蘭素史克賄賂醜聞
中國有關部門加大了對英國製藥集團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的調查力度,指控其是涉及700家公司的5億美元賄賂醜聞的領頭者。
2013年7月16日
中國醫藥市場的灰色地帶
葛蘭素史克賄賂風波凸顯中國醫藥市場的依然普遍的腐敗現象。中國和美歐監管方都試圖遏制這一現象,但從醫藥公司角度而言,放棄這種「潛規則」會引發陣痛。
2013年7月12日
中國指控葛蘭素史克員工涉嫌行賄
中國指控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在中國三個大城市為抬高藥價而「大肆行賄」,並稱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製藥商的員工已承認向政府官員和醫生行賄。
2013年7月12日
中國對外資藥企調查範圍擴大
隨著中國擴大對醫藥行業定價和行銷行為的調查,又有3家西方製藥公司成為調查對象。靈北(Lundbeck)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稱近期受到有關部門詢問,而賽諾菲(Sanofi)對一名舉報者的指控展開調查。
2013年8月9日
中國工商部門造訪賽諾菲瀋陽辦事處
本周,中國官員到訪了法國製藥企業賽諾菲(Sanofi)的一家地區辦事處,這是中國擴大對西方藥企調查範圍的最新跡象。
2013年8月2日
Lex專欄:西門子換帥有用嗎?
西門子換帥風暴似已平靜,股價僅輕微下跌,但這家公司第三季度業績乏善可陳,短期也缺乏利好因素。新CEO喬•凱瑟爾一上任就對未來市場狀況表示了悲觀。
2013年8月1日
食品的「催肥」指數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我認為,在食品包裝上標出「催肥」指數是抑制肥胖的最好辦法。一些食品企業拒不採納,可能是因為該方法會暴露出哪些食品最催肥。
2013年7月31日
葛蘭素史克更換中國業務主管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已更換其中國業務主管,新掌門人此前是該集團在歐洲的兩名最高層經理之一。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製藥商正忙於應對一場仍在擴大的腐敗調查。
2013年7月26日
輝瑞、禮來也行賄
美國證交會自2012年1月以來達成和解的14起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的案子中,有6起涉及藥品或醫療設備的銷售。其中,有3起涉及在中國的業務。
2013年7月26日
中國醫療行業的回扣文化
中國醫療行業的行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外國藥企進退兩難:要想在中國發展,就得行賄,因為衛生部官員、醫院管理人員和醫生都會索賄。但中國國內藥企的腐敗程度也不相上下。
2013年7月26日
Lex專欄:葛蘭素史克的麻煩
在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時,葛蘭素史克CEO維迪模糊提到了在華的藥品定價和行銷方式,表明問題遠不止出在幾匹「害群之馬」身上。該公司將不得不考慮切實改革。
2013年7月25日
Lex專欄:在華藥企前路艱難
反腐鬥爭只是在華藥企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中國正在進行的醫療行業改革和監管改革,以及政府打造本土醫藥行業的決心,都讓在華外資藥企面臨挑戰。
2013年7月23日
葛蘭素史克僅是冰山一角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李玲:中國醫藥業大面積腐敗眾所周知。醫院「以藥補醫」逐利機制與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已結成灰色利益鏈。在這種潛規則機制下,葛蘭素史克這樣的百年老店也無法倖免。
2013年7月23日
比利時製藥商優時比遭中國調查
本周,中國警方還指控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在一個由多家企業構成的網路中扮演著「教父」的角色,這個網路涉嫌從事賄賂,過去6年間涉案總金額將近5億美元。
2013年7月19日
在華跨國企業,隨俗還是合規?
諾恆諮詢聯合創始人羅素:過去「合規」看似只是GSK這樣的大型企業在經營層面的自我要求。但在今天,商業賄賂這種違規會給任何在華企業帶來致命打擊。
2013年7月18日
FT社評:中國醫療不僅僅需要反腐
葛蘭素史克因涉嫌賄賂中國醫生遭到調查。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這類不當行為當然應受懲處,但中國醫療體制中的一些更深層次弊端也需要得到整治。
2013年7月12日
新加坡價廉質優的醫療體系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實現了全民覆蓋,並在嬰兒死亡率、預期壽命延長等領域交出了一流成績單。該國只花費不到GDP4%的成本就做到了這些。這個數字約為美國的五分之一,英國的一半。
2013年7月8日
Lex專欄:中國反壟斷法亮出利刃
中國監管機構對嬰兒奶粉市場和藥品市場展開調查,已給在華跨國企業帶來了降價壓力。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些調查是否意味著中國將開始對外企啟動大規模反壟斷行動。
2013年7月5日
熱門文章
1.
日圓跌了,但還真不一定便宜
2.
北約戰略概念、普京經濟藍圖與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裂變
3.
拜登大概率不會取消大部分對華關稅
4.
美聯儲官員警告根深蒂固的通脹構成「重大風險」
5.
英國推遲就中資收購紐波特晶圓廠做出最終決定
6.
天齊鋰業二次上市,將是香港今年最大IPO
7.
FT社評:鮑里斯•約翰遜早該下台
8.
財務捉襟見肘 如意集團失萊卡控制權
9.
不太平的西方讓亞洲盟友不安心
10.
韓國啟動新機制解決二戰時期日本強征勞工受害者的索賠問題
|‹
上一頁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