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醫藥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短信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通過短信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隱私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為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大麻合法化的誘惑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克雷曼:繼續禁止大麻或許是最糟糕的選擇,但將大麻生意完全交給唯利是圖的行業恐怕是第二糟糕的選擇。
2014年2月6日
中國對如新涉嫌在華傳銷展開調查
經營護膚品和營養食品的美國直銷公司如新(Nu Skin)被指在華從事非法金字塔式推銷活動,中國政府已對相關指控展開調查。
2014年1月17日
舉報人的自白
第一人稱:最初舉報安進公司時,我已為這家製藥公司工作了15年之久。一年前,安進與美國政府達成了7.62億美元的和解方案。
2013年12月31日
探源GSK中國醜聞
葛蘭素史克在華賄賂醜聞曝光,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中國醫藥行業普遍存在的腐敗現象,但究其根源,這種腐敗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
2013年12月24日
別讓醫生推銷
FT專欄作家加普:沒有人介意日用品製造商僱傭銷售人員推銷產品。然而,製藥公司的此類推銷有大量利益衝突風險,有可能將醫生的建議轉變為行銷人員的兜售。
2013年12月24日
Lex專欄:葛蘭素史克繼續押寶新興市場
儘管有交易受挫的前車之鑒,但葛蘭素史克並未打消開拓新興市場的念頭。該公司正擬將在印度製藥子公司所持股份從50%增至75%。鑒於印度醫藥市場的潛力,增持有長期意義。
2013年12月18日
葛蘭素史克出台銷售激勵改革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將取締針對商業部門員工的個人銷售目標。在其中國員工被指向政府官員行賄高達5億美元後,這家藥業巨擘正尋求修復自身形象,改革工作方式。
2013年12月17日
中國醫療市場的挑戰
中國醫療體系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從獲取藥品的難易程度、藥品的價格和質量來衡量,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降低醫療成本和打擊賄賂方面,中國已有所行動。
2013年12月11日
分析師:葛蘭素史克在華銷售下滑30%
根據分析師的初步估算,自中國官員指控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涉嫌從事腐敗行為以來,這家英國製藥集團的在華藥品銷售額已下降了30%。
2013年9月24日
歐洲商界抨擊中國選擇性監管
擁有1700家企業會員的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的主席大衛•庫奇諾(Davide Cucino)昨日呼籲中國「大力解除針對營商環境的政治控制」,表示如果政府從其「過於主導的角色」後退一步,市場力量只會得到加強。
2013年9月6日
英籍「調查員」在中國電視上道歉
中國官方電視台昨日極不尋常地播放了一名英國欺詐調查員公開認錯的鏡頭,此人已被拘留好幾周。這件事的背景是中國官方對在華經營的跨國藥企展開腐敗調查。
2013年8月28日
美國應改變醫療行業薪酬體系
FT專欄作家邰蒂:說服美國的主流醫療機構拋棄「按服務收費」模式、改為工資制,對完成醫療改革至關重要。因為前一種方式可能會提供不恰當激勵。
2013年8月21日
分析:藥品跨國比價的難題
中國近期加大對藥價的審查。比較不同國家的藥品價格既挑戰研究人員的智商,又給諮詢公司帶來豐厚報酬,也是醫藥公司面對的難題。
2013年8月13日
中國加強監督西方藥企價格
中國有關部門正對西方製藥集團的藥品價格加大監督力度。目前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些藥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常常大幅高於富國。
2013年8月12日
FT社評:應科學制定健康法規
在制定相關的商業法規時,感情用事和頑固政治觀點往往戰勝科學客觀的態度。有鑒於此,各國政府應以更科學的方式評估有關健康危害的各種證據。
2014年2月8日
國藥控股前高管接受腐敗調查
中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商已成為中國國內腐敗調查的最知名目標。這場調查的矛頭指向數家外國和本地藥企的促銷方法。
2014年1月14日
默克藥業尋求在伊朗合作製藥
西方公司對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的改革意願和國際制裁的緩和展現了信心。德國製藥集團默克(Merck)正在尋求與一家伊朗廠商合作,在伊朗聯合生產藥品。
2013年12月27日
我們能否避免抗生素之災?
FT專欄作家邰蒂: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增強這個可怕的問題正逼近我們,而從個人、企業到政府似乎都不願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
2013年12月25日
默克將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發新藥
德國默克公司(Merck)已與總部位於北京的生物科技公司百濟神州(BeiGene)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共同開發一款實驗性癌症藥物。這一最新跡象表明,中國剛剛起步的生命科學領域正在迅速發展。
2013年11月14日
中國產疫苗首次獲得國際認證
一家中國疫苗企業研發的一款產品得到國際監管機構認證,這是中國疫苗產品首次獲得此類認證,為該產品在世界其他地區銷售鋪平了道路。
2013年10月10日
反腐風暴席捲在華藥企
隨著越來越多的在華國際藥企遭到腐敗指控,醫藥行業未來的銷售增長可能面臨障礙。但考慮到中國市場增長強勁,沒有多少人預測哪家藥企會撤離中國。
2013年9月26日
愛爾康被指向中國醫生行賄
諾華(Novartis)的眼科產品部門愛爾康(Alcon)表示,將調查有關其在中國利用假冒臨床試驗向醫生行賄的指控。這是中國近期出現的一連串腐敗指控的最新一例,其對象大多是在華經營的外資藥企。
2013年9月18日
多美滋將調查在華行賄指控
法國達能(Danone)旗下的嬰幼兒食品品牌多美滋(Dumex)昨日表示,它將對中國官方電視台提出的指控進行調查。電視節目稱,該公司賄賂醫生和護士,讓他們向新生兒父母推薦多美滋嬰幼兒配方奶粉。
2013年9月17日
在華西方藥企發起反腐努力
西方製藥公司正加大努力應對在中國的腐敗問題,並與有關部門合作消除源頭,此前中國官方在今夏對該行業展開打擊力較大的調查。
2013年9月17日
中國本土藥企捲入「賄賂門」
中國官方首次將針對醫藥業腐敗行為的調查範圍拓展至國內藥企。官方電視台節目稱,一家中國製藥企業用出境旅遊來賄賂醫生。
2013年9月13日
禮來捲入藥企在華行賄醜聞
禮來(Eli Lilly)成為捲入在華行賄醜聞的又一家西方製藥集團。有媒體報導稱,為使中國醫生在開立處方時選擇其糖尿病藥品,該公司向醫生支付了高達3000萬元人民幣(合490萬美元)的回扣。
2013年8月23日
英籍企業調查員因中國藥企腐敗調查被捕
上海警方正式拘捕了已被拘留6周的一名英國欺詐調查員。目前中國官方正對在華跨國藥企的業務活動展開腐敗調查。
2013年8月22日
紐西蘭奶製品再響「警報」
紐西蘭出口到中國的奶製品再次受到關注,因為一批牛奶蛋白中的硝酸鹽含量過高。這一發現進一步損害了紐西蘭在中國的名聲。
2013年8月20日
美國醫生也受藥企行銷滲透
製藥行業行銷對醫療實踐的影響有多大?新近一項針對該問題展開的突破性研究表明,在美國,拿過藥企的錢、受過藥企款待的醫生,在處方中開出這些藥企產品的可能性要比無此待遇的醫生高出一倍多。
2013年8月19日
中國藥品調查範圍擴展至醫院
上海市政府(其公立醫院在中國藥品市場佔有相當大比重)要求各醫院清理規範藥品採購和使用,查處商業賄賂,還要確保醫院參與的臨床藥物試驗規範、有序開展。
2013年8月15日
在華藥企須關注旅行社腐敗風險
艾睿鉑諮詢董事總經理莫禮詩:在中國,如果一家企業需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經常通過旅行社來形成「黑金」。而這種合規風險也並不只局限於藥企。
2013年8月13日
熱門文章
1.
反全球化人士的七個認識誤區
2.
一項中德合資衛星事業的多舛命運
3.
銅價下跌 經濟放緩擔憂波及金屬市場
4.
真正的財富毀滅時代已經來臨
5.
印度「獨角獸」已破百,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6.
失衡的天秤:Libra三周年祭
7.
每周時事分析:中美貿易能解決關稅困擾嗎?
8.
經濟學家警告美歐衰退風險大幅上升
9.
疫情之後,為何我們會步入「大疲憊時代」?
10.
中國企業新籌資100億美元鞏固中國清潔技術霸主地位
|‹
上一頁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