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航運

馬士基高階主管:消費者需求放緩才能結束供應鏈危機

馬士基旗下碼頭營運商的CEO表示,激增的需求給疲於應對交貨的集裝箱集團、供應商和物流公司帶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2021年9月7日

航運業高階主管警告集裝箱船短缺加劇

新船訂單激增,但仍不足以滿足全球物流需求成長,未來幾年的集裝箱船供應很可能依然緊張。
2021年8月23日

分析:航運成本漲得更猛了

從亞洲向歐洲發貨的運價飆升在最近幾個月格外迅猛,而這可能反映了整個海運市場的廣泛通膨趨勢,而不是個別瓶頸。
2021年8月11日

航運公司:歐盟減排計劃可能適得其反

MSC地中海航運的掌門人表示,歐盟的減排措施將迫使航運公司降低其船隻航速,這就需要更多的新船隻來維持服務水準。
2021年6月22日

廣東疫情恐擾亂國際貿易

受疫情影響,深圳國際港口的處理能力大幅下降,可能推高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對其他國家造成通膨壓力。
2021年6月9日

氫基燃料:航運脫碳的未來

航運業寄希望於無碳方式生產的氫氣,以及氨、甲醇等氫基燃料,來幫助擺脫有汙染的化石燃料,削減碳排放量。
2021年4月26日

航運集團爲「黑天鵝」事件做準備

疫情和蘇伊士運河受阻事件如何影響企業的供應鏈策略尚不可知,航運公司將重點放在了自身的多元化以求增加優勢。
2021年4月8日

埃及總統下令爲蘇伊士運河擱淺船隻做好卸貨準備

目前救援小組仍希望在滿載情況下幫助長賜號脫淺,但埃及總統塞西的首次公開干預凸顯出,卸貨後再脫淺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2021年3月29日

中歐鐵路貨運量激增

近期海運出現集裝箱短缺、運費上漲和船期延誤問題,促使許多出口商改用陸路運輸,中歐班列開行量激增。
2021年3月29日

太大而不能航行?擱淺事故引發辯論

22萬噸的現代化船舶「長賜號」擱淺堵塞蘇伊士運河的事故,助燃了航運業內部關於船舶尺寸是否太大的辯論。
2021年3月29日

「長賜」號部分脫淺

「長賜」號於週一凌晨部分脫淺,週一上午有望藉助漲潮完全脫淺。
2021年3月29日

「長賜號」終於脫淺 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在即

阻塞運河近一週的集裝箱船,船首脫離運河東側河岸,開始向北航行。這條關鍵航道有望很快對國際航運重新開放。
2021年3月29日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脫淺可能需要「數週」

救援人員稱脫淺工作可能需要數週才能完成,令人擔憂全球貿易受到重大擾亂。運河兩頭目前有大約100艘等待透過的船舶受阻。
2021年3月26日

蘇伊士堵塞令航運公司股價上漲

由於航運公司高階主管不得不考慮是否讓船隻繞道好望角,航運公司股價因爲運費率提高的前景而大漲。
2021年3月26日

巨型集裝箱船擱淺 堵塞蘇伊士運河

臺灣長榮海運旗下的「長賜」號集裝箱船幾乎橫向卡在蘇伊士運河南端,導致運河雙向交通受阻。
2021年3月24日

航運集裝箱「一箱難求」對中國出口商造成衝擊

中國對西方出口激增,加上疫情導致港口無法正常運轉,使得很多集裝箱迴流不暢,造成船隻在港口外排隊,運費飆升。
2021年3月1日

Lex專欄:航運業前景看好

新冠疫情擾亂了航運業,導致中歐航線運費飆升,爲減少對過長供應鏈的依賴又提供了一個理由,但這種擾亂將是暫時的。
2021年1月20日

中國敦促航運企業控制運費

需求復甦將集裝箱運費推高到創紀錄水準,達飛集團因此受到中國的施壓。該集團CEO稱中國相關部門尤其關注對美出口。
2020年11月18日

亞洲至美國海運成本大漲

由於美國企業尋求在假日季前補充耗盡的庫存,併爲冬季疫情惡化做準備,從亞洲到美國東西海岸航線的長期運費分別同比上漲25%和63.4%。
2020年10月22日

展望2050:技術和勞動力成本變化將改變航運模式

未來將有更多技術運用於航運,提高貨運效率。同時,全球勞動力成本差異的降低將改變貿易模式,進而改變航運模式。
2020年10月7日

FT社評:海員上不了岸對全球供應鏈構成風險

受新冠防疫措施影響,30多萬名海員被長時間困在船上。疲憊的船員提高了發生事故的風險,威脅到全球供應鏈。
2020年9月29日

全球集裝箱航運業冷靜應對疫情

疫情重創了集裝箱航運業的需求,但該行業比十年前更具韌性,新形成的價格紀律或許能夠避免惡性價格戰。
2020年6月11日

維繫北韓經濟命脈的「隱祕船隊」

聯合國安理會透過迄今最嚴對朝制裁,但北韓掌握著一張極不透明的航運網路,國際社會要想成功實施禁運將面臨巨大挑戰。
2017年9月13日

中國加快海外港口併購步伐

中國今年加強了對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控制,但與「新絲路」相關的海外交易受到鼓勵,此類投資多數由國企進行。
2017年9月6日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