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0.8元/天 立即訂閱
法律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法律
關注
梁漱溟與孫冶方:中國憲法史上值得書寫的兩位人物
龔刃韌:梁漱溟和孫冶方之所以敢在中國幾次修憲過程中公開表達個人意見和說真話,與他們正直的品格有著直接關係。
2018年2月7日
重審顧雛軍案中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
劉遠舉:如果提振企業家信心只爲了經濟發展,把企業家的信心當做一個實現目的的工具,那麼這就是典型的工具理性。
2018年1月2日
張兢兢:中國亟需監管海外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相比指引和鼓勵,律師張兢兢認爲中國政府和立法機關更應該做好監管和追責,爲海外投資設置堅固的法律底線。
2017年12月5日
用合憲性審查爲中國注入法治之魂
蔣豪:合憲性審查一直是中國憲法學界心中揮之不去的隱痛。「十九大」報告中的短短一句話,是很多人不斷努力換來的。
2017年11月14日
收回科技大公司的「免責金牌」
福魯哈爾:大科技公司已擁有煽起或遏制網路仇恨的能力,所以允許其對用戶幾乎所有非法內容免責的法律必須改變。
2017年9月29日
FT大視野:誰爲機器人承擔倫理與法律責任?
桑希爾:廠商、程式員還是用戶?當機器人獲得了更強的認知能力乃至有了意識,是否該由機器人自身來承擔責任?
2017年9月22日
人工智慧正在取代初級律師
技術已經造成法律行業約3.1萬份工作流失。據預測,39%的法律業崗位是未來20年裏可能被裁員的「高危險」崗位。
2017年9月20日
印度高等法院法官指責莫迪總理縱容騷亂
法院指責執政的人民黨爲了爭取選票放任騷亂的發生。法官們表示:「我們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黨的國家。」
2017年8月28日
部門僭權,憲法高懸
盛洪:我對「民政部等九部門印發意見,明確社會智庫實行雙重管理」的訊息感到驚訝,這不是行政部門僭越立法權嗎?
2017年6月12日
人工智慧如何變革法律?
許可:與之前討論頗多的人工智慧面臨的法律挑戰有所不同,本文試圖描述法律可能面臨的人工智慧挑戰。
2017年5月3日
法律將是科技顛覆的下一個目標
伯特:幾乎所有社會領域都受到數字革命的衝擊和顛覆,政府和律師行業沒有。但這種情況即將發生變化。
2017年4月1日
以法治思維看待「辱母殺人案」
李昊:法治既意味著司法機關應積極履行打擊犯罪行爲、保護公民權利的職責,也意味著公民應遵循法定程式主張權利。
2017年3月28日
三十而立:1960年的我是如何投身中國研究的
孔傑榮:讓我成爲中國法律專家的機會到底是如何出現的?爲什麼我抓住了這個其他法學教授紛紛迴避的機會呢?
2017年3月3日
從麗江法官一事看中國法治困境
常紅曉:法官作爲特殊職業羣體應忠誠於憲法和法律,法律之外,其職業行爲不應受干預,這是法治國家的要求。
2017年2月28日
誰該爲機器人負責?
弗洛裏迪:如果我的機器人打破了鄰居的窗戶,誰該爲此負責?機器人生產商、銷售商、我本人、還是機器人?
2017年2月28日
「人虎相殘」背後的法律、倫理與社會困境
李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法律、規則與倫理?就此進行超越個案的探討,可以避免人虎相殘後陷入無謂的相互傷害。
2017年2月6日
孔傑榮:改革開放初期中外法律交流親歷記
孔傑榮:1979-1981年是中國法治的歷史性時刻。我願意提供一個簡短的回憶錄,與大家分享參與這段歷史的經歷。
2017年1月6日
霾是「自然災害」?——推卸政府責任的法案
龔刃韌:北京等地法規將霾列爲氣象災害,這可能導致作爲監管者的政府以不可抗力爲免責事由,減免或推卸責任。
2016年12月19日
茶園漫天的流螢飛舞
龍應臺:張思之到了九十歲還能屢敗屢戰,他其實可以有個別名叫西西,與經年在穹蒼打工的西西弗斯相濡以沫。
2016年11月2日
中國庭審改革的一絲曙光
孔傑榮、沃泰姆:中國啓動了一個庭審公開網,越來越多的庭審可以高畫質在線觀看,這對不透明的司法意味著什麼?
2016年10月24日
雷洋悲劇背後的性行爲秩序邏輯
毛壽龍:我更相信雷洋是路過,而不是去嫖娼了,但他的出事,的確是依靠原始道德秩序提供正當性的國家秩序邏輯的結果。
2016年7月7日
言論自由,才能還原歷史真實
張千帆:洪振快努力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但一審判決選擇扼殺他的言論。封殺歷史研究自由空間,恰好爲虛無主義提供避難所。
2016年7月1日
法律訴訟
佛羅里達州第三地區法院裁定,Facebook上的好友關係本身並未構成法官應迴避案件審理的理由,這是因爲在當今社會,在Facebook上成爲某人的好友並不能說明用戶在現實生活中關係的親密程度。
2023年3月28日
熱門文章
1.
TikTok聽證會:用東方式的謙虛隱忍對抗西方式的咄咄逼人
2.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協調俄烏戰爭的分量將加強
3.
崑山:臺資撤離使勞動力供過於求
4.
西方制裁促使俄羅斯轉向人民幣
5.
馬雲回國,阿里巴巴政治處境緩和
6.
中國乃至世界外貿的「新常態」和轉型
7.
歐洲彈藥製造商埋怨TikTok擠佔電力供應
8.
歐洲爲何也在圍堵TikTok?
9.
爲什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引發了煤炭的進一步擴張?
10.
俄烏戰爭的趨勢和後勁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