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改革路徑與收權博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未來中國改革仍將推進,而且將會呈現權力向中央收緊的趨勢。收權以推進改革,放權以擴展市場,其間微妙平衡應該如何把握?
2013年11月13日

北京決心釋放市場力量

中共高層看似平淡的言辭,可能成爲大膽行動的前奏,最終觸發影響深遠的改革。分析人士特別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新設的中央改革領導小組,或將承擔挑戰利益集團、推進改革的重任。
2013年11月14日

全會公報讓投資者重審改革預期

FT中文網編輯馮濤:缺少細節和量化指標的三中全會公報與會前流傳的各種改革路線圖形成巨大反差,加上國企和金融改革內容的缺失,讓投資者深感失望。
2013年11月13日

媒體札記:「公報」私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三中全會公報公佈,「安全」和「改革」兩個主題基本符合外界對習近平「政左經右」的判斷。中國媒體無一缺席,智囊學者的解讀同時井噴。
2013年11月13日

當改革與法制矛盾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不論三中全會透過什麼樣的改革決議,它都可能與現存法律發生衝突。改革其實就要改法,中國古代叫「變法」。變法要有相應的知識和技巧,沒有準備,就變成打嘴仗了。
2013年11月12日

中共改革方案稱維護憲法權威

十八屆三中全會檔案明確了各級黨委在推進改革過程中的「領導責任」
2013年11月12日

市場秩序的形成與審批制改革

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審批制、特許制給中國社會道德秩序帶來很大傷害。要從市場秩序形成、法治社會建設角度去看待其弊端。沒有審批制改革,就不可能有法治社會。
2013年11月12日

與FT共進午餐:陳小魯

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低調的陳小魯,陳毅元帥之子,文革初期的學生領袖。最近他就文革期間行爲道歉,成爲新聞人物。午餐,約在他的母校——北京八中對門的一家茶社。他說,希望中國能回到井岡山時期。
2013年11月12日

FT社評:中國改革需挑戰既得利益

中國必須採取一些實質性改革,包括私有化部分國有企業、提高存款利率、健全法制等,否則中國經濟將很有可能失去動力。而那將成爲中共合法性的終極挑戰。
2013年11月8日

三中全會或讓投資者失望

FT中文網編輯馮濤:從李克強總理的最新表態可以看出,本屆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思路雖有微調,但沒有根本轉變。有鑑於此,投資者不必對三中全會寄予過高期望。
2013年11月6日

茅於軾:期待三中全會能讓真話更多

85歲的經濟學家茅於軾在FT年度中國論壇上說:我希望中共的政權能夠保持下去,這對中國人民有好處,但怎麼能穩定下去?我覺得要逐漸恢復歷史真相,創造一個說真話沒有風險的環境。
2013年11月14日

2013 FT高峯論壇關注中國經濟突圍

新領導人上任、新政策開局,2013年的中國醞釀諸多變化。由FT中文網主辦的2013年度FT中國高峯論壇邀請多位著名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就十八屆三中全會、「李克強經濟學」、上海自貿區等影響中國進程的年度熱點作深度探討。
2013年11月1日

期待中國重大經改措施

William R. Rhodes Global Advisors首席執行長羅茲: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出臺經濟政策領域的重大改革方案,這很可能將決定今後五到十年中國政府經濟政策的方向。中國新領導層所選擇的道路,或許將開啓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來影響最爲深遠的經濟改革。
2013年11月1日

中國經濟的改革難點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所陳建奇:改革不是口號,終究需要解決「怎麼改」的可行性問題。政府和公衆大多忽視了中國改革的最大難點,那就是社會資訊數據的缺乏。
2013年10月10日

中共面臨改革最後機遇

隨著收入成長,威權體制往往走向民主。龐大中產階級的出現將加快這一進程,而經濟長期高速成長後的放緩將加大轉型可能性,嚴重且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和高度腐敗,將增加變革動力。
2013年11月29日

大集權下的大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爲投向市場的最大一顆石子。強大的中央權力與改革決心結合的好處,是如果改革方向正確將事半功倍,但如果方向失誤,風險將不可逆。
2013年11月1日

上海自貿區能否向全國推廣?

星展銀行梁兆基、盧明俐:上海自貿區的啓動不應被視爲刺激短期經濟成長的手段,其最終目標是向全國推廣;目前最嚴峻的挑戰是如何爲自貿區劃定一個有效的金融邊界。
2013年9月29日

上海自貿區:改革試驗場

上海出現了「自貿區效應」:周邊房產熱賣,滬企股價飆升。但上海自貿區究竟意味著什麼?最初地方官員僅把它視爲一個有利於物流行業的項目,但如今人們漸漸悟出,原來這裏是總理李克強選擇的金融改革試驗場。
2013年9月27日

出奇的轉軌——評林毅夫的發展觀點

林毅夫教授的新結構經濟學引發諸多討論,美國華裔學者孫滌從經濟趨勢、方法論及歷史等角度評述了林毅夫的發展觀點,對高成長率提出保留看法,強調支撐中國經濟成長的後發優勢正在耗竭。
2013年9月23日

「中國道路」能走多遠?

中國《炎黃春秋》副社長楊繼繩:1949年後中國的發展大體可分爲兩個30年:第一個30年走的是極權政治加統制經濟的道路,這條路沒走下去; 第二個30年走的是官僚市場經濟的道路,也很難走下去。憲政民主是走出困境之路。
2013年11月29日

中國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研究中國的常見困惑是不知道置身何處:英國版、美國版、日本版、東南亞版,還是拉美版和次貸危機版?
2013年9月10日

中國將繼續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總理李克強爲FT和FT中文網撰文:大連「夏季達佛斯」開幕在即,人們想知道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改革是否會因爲社會問題而脫軌,我的回答是,中國經濟將保持持續健康成長,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
2014年1月23日

中國要成長還是要穩定?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防止經濟成長在短期內進一步放緩,還是加速經濟成長模式在中期內實現健康轉型,這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個艱難選擇。中國明年如何應對利率壓力,將是李克強如何處理政治難題的一個重要標誌。
2013年9月5日
|‹上一頁‹‹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