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鄧永鏗:我喜歡探訪墓園

FT專欄作家鄧永鏗爵士答疑讀者:穿高跟鞋上班的公司規定合理嗎?你喜歡尋訪墓地嗎?美國不文明,你爲何還去?
2017年5月12日

中國單身女性生育合法嗎?

陳亞亞:中國單身女性生育權尚無保障,生育後不能獲得相關福利,並可能被罰款,也無權享受人工生殖服務。
2017年4月25日

英國私立小學爲何引入中式教育?

何越:肯辛頓韋德預備學校將借鑑中式教學法。這是繼英國政府引入上海數學教學法後,英國私資機構引入中式教育的新嘗試。
2017年4月12日

兩千萬買歐美文豪故居豪宅

這7個房產,分別有尼采、007作者弗萊明、菲茨傑拉德等人的生前足跡,有的還被寫進著作,售價一千萬人民幣起。
2017年3月31日

在電影院看電影,怎能不生氣?

白天: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愉悅度不僅取決於電影,還取決於觀影的文明水準。一些中國人還來不及想起尊重他人。
2017年3月24日

加拿大有位中國手錶收藏家

加拿大人古德收藏了300多塊中國表,併爲它們開設了網上博物館。他還被中國鐘錶協會特授爲首位外國會員。
2017年3月17日

歐洲富人渴望新型管家

過去20年裏,歐洲富人對管家的需求與日俱增。但東家與管家的關係已與《唐頓莊園》時期大不相同。
2017年3月17日

偏見,仍在制約女性發展

朱睿:《科學》雜誌上一篇論文證明,性別偏見在6歲就形成了,並開始制約女性的發展。如何降低其負面影響?
2017年3月8日

中國「粉紅經濟」男女有別?

陳亞亞:「男同」和「女同」企業,在市場基礎和營利模式上都大不相同。「女同」羣體在公共視野中更不被重視。
2017年3月1日

英國奢侈品店用回扣拉攏中國導遊?

爲了吸引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英國一些奢侈品店與導遊簽訂回扣協議,已成爲業界公開的祕密。這種行爲涉及違法嗎?
2017年2月24日

探訪上海「羣演」市場

肖慧:羣衆演員魚龍混雜,來自社會不同層級,有著不同職業、家庭背景的人們,在這個「地下」行業裏演繹人生。
2017年2月23日

中國「粉紅經濟」崛起?

陳亞亞:聚焦LGBT人羣的「粉紅經濟」在西方因商業目的被質疑,在中國內地則客觀上增強了這個羣體的可見度。
2017年2月15日

中國郵幣卡電子盤潛伏風險

馬繼東:如何控制風險,如何優化規則,如何長遠發展,絕不是依靠一兩家文交所的自律行爲就可以促成的。何去何從?
2017年2月14日

專訪英國中餐名廚譚榮輝

何越:譚榮輝在BBC美食節目中堅持使用中式尖底鍋,併成功讓尖底鍋走進英國家庭。他擅於用西方邏輯介紹中餐。
2017年2月10日

一場尷尬的全家「春節遊」

白天:春節帶著父母去西安旅遊,雖然對提價已有心理準備,沒想到還是一路各種無奈與憋屈。
2017年2月6日

倫敦那些好喫不便宜的中式小喫店

春節期間倫敦中國遊客驟增。FT爲中國遊客精選5家中式小喫餐廳,位置可飽覽倫敦美景,食材好到讓你忘了高價。
2017年1月30日

中國「網紅」賺錢容易嗎?

蘇婭:成爲一時的「網紅」並不難,成爲保質期長的「網紅」很難,把「網紅」的知名度產業化則更難。
2017年1月25日

不再風光的中國「外企白領」

蘇婭:十年前,中國外企白領被認爲是標準的中產階級,而今一些京滬外企白領甚至不再認爲自己是中產階級。
2017年1月13日

路斃動物美食和豬油撈飯

陳楠:澳洲高速路上,不時出現被夜間疾馳車輛撞上的路斃動物,通常是一隻碩大的袋鼠。能把它變成美味嗎?
2017年1月6日

駕老爺車遊歐洲

莫爾:我開的是1961年阿爾法•羅密歐粉藍Spider敞篷車,我享受它的嘎吱聲,我妻子則關心爲什麼沒有安全帶。
2017年1月6日

FT中文網年度好文推薦:生活話題

房價、子女教育是中國中產2016年最關注的生活類話題。藝術展覽行業成長神速,電影市場的泡沫卻正在被戳破。
2016年12月27日

國際王室豪宅什麼價?

這些豪宅包括17世紀專爲葡萄牙國王建的莊園宅第,溫莎公爵出任巴哈馬總督時的居所,英女王外祖父母的住所等。
2016年12月23日

硬奢不硬:奢侈品市場充滿「不確定」

唐小唐:英國脫歐,人民幣貶值,都在影響著奢侈品市場。中國的消費力依然重要。旅遊市場則相對穩定。
2016年12月20日

爲什麼要進拍賣行買東西?

伍常:與二手交易商相比,拍賣行的買家網路和鑑定系統更精深;與一手交易商相比,拍賣行更開放、公平。
2016年12月16日

多年後,我還能考上耶魯嗎?

劉裘蒂:從耶魯今天的入學標準,可以看出耶魯曾經教我的價值觀。我知道即使競爭更爲激烈,我還是可以進耶魯。
2016年12月14日

用藝術治療失憶?

宋佩芬:倫敦慈善機構西敏寺藝術透過繪畫、音樂等藝術活動協助失憶者參與社會,患者們甚至可以寫歌劇公演。
2016年11月18日

從美國大選到「雙11」

陳莎莎:這幾天來,中國的微信朋友圈相繼被「美國大選」和「雙11」刷屏。而這兩件事,都與選擇有關。
2016年11月11日

中國孩子會「去國際化」嗎?

Jeffrey Sprafkin:中國收緊義務教育階段中國籍孩子的「國際教育」,這會使中國孩子走向「去國際化」嗎?
2016年11月8日

中國國際課程動了誰的乳酪?

蘇婭:近日,上海市開始整頓中國籍初中、小學生的國際課程,逐步清退外資,而「教育主權」則成爲新名詞。
2016年11月8日

與唐納•川普共進午餐

本文采寫時間爲2013年,時年66歲的川普談及他的商業帝國、家庭子女,以及他心中的政治主張。
2013年3月29日

移民:環境優美,現實殘酷

作家謝宏:人到中年再移民,若不是真的很富有,會覺得很喫力。因爲到這個年紀還真的怕喫苦,相比之下,在國內生活就顯得很滋潤很舒服。
2014年10月11日
|‹上一頁‹‹1718192021222324252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