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FT社評:習近平「亮相」之旅

美國本週以前所未有的高規格接待了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鑑於習預計將在未來十年領導中國,歐巴馬的「投資」顯得明智。但禮節除外,中美在實質性雙邊議題上進展有限。
2012年2月16日

僅僅剝奪古德溫爵士頭銜還不夠

FT社評:英國從未對金融危機進行過恰當的反思,也極少對誰提起過訴訟。蘇格蘭皇家銀行前CEO古德溫被剝奪爵士頭銜是一件好事,但英國更應該讓法庭和監管機構追究有關人士的責任。
2012年2月2日

讓資本主義與時俱進

FT社評:市場經濟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爲它一成不變,而是因爲它不斷變化。事實證明,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里根-撒切爾式資本主義不僅不穩定,而且不公平,必須進行改革。
2012年1月4日

審慎應對北韓變局

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之死,理應成爲重建該國經濟和地區穩定的契機,但其子金正恩能否順利接班,仍是一個未知數。這要求包括中美在內的利益相關國家有分寸地回應。
2011年12月20日

FT社評:香港特首選舉

對北京方面而言,讓香港選民擁有更大話語權,可能失去的並不會如想像中那麼多。香港選民其實足夠務實,能夠選出一位能與中央合作的人士。
2012年2月21日

FT社評:世行亟待轉換角色

佐利克離任之後,世界銀行選任新行長時仍不會實施真正公開的競選,仍會根據美歐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私下安排,讓一位美國人出任世行行長,這令人遺憾。
2012年2月20日

FT社評:「普丁2.0」必須開啓新時代

普金在大選前撰文爲自己造勢,似乎勝券在握。如果當選,他最重要的挑戰在於以法治代替克里姆林宮專制、腐敗的統治,並輔以現代民主的制衡措施。
2012年2月15日

中國應爲地方財政奠定更爲穩健的基礎

FT社評:中國政府最近命令各銀行滾轉地方政府貸款,如果這個決定不只是爲了延緩還債日,那麼現在爭取到的時間必須用於爲地方財政奠定更爲穩健的基礎,同時叫停那些效率低下的項目。
2012年2月14日

國富才能享民主

讀者中流飛舟:我想告訴期待民主的國人們,路還遙遠。只有國富了,纔可能有民主,如果純粹地追求民主形式,帶來的可能不是民主,而是血的教訓。
2012年2月13日

FT社評:歐盟應就排放交易與中美對話

歐盟將航空業納入排放交易計劃的決定,促使中美這兩個通常的對手站到同一立場。各方都有一定道理,都應好好利用未來幾個月的機會,努力達成協議。
2012年2月8日

FT社評:聯合國對敘利亞立場不能動搖

國際社會現在必須在沒有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加大對敘利亞施壓,同時還要讓俄羅斯和中國明白它們的長遠利益所在,不能讓此次決議的夭折削弱阻止殺戮的決心。
2012年2月7日

FT社評:法律面前必須人人平等

這個世上適用於富人的法律是一套,適用於窮人的則是另一套。當倫敦金融城警方決定不對JC Flowers前英國首席執行長進行欺詐調查時,你還能得出什麼別的結論呢?
2012年2月6日

FT社評:維持中國的經濟繁榮

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一是出口持續疲弱,二是房地產市場步履維艱。若要發揮真實的成長潛力,中國必須實施結構性經濟改革,而關鍵的挑戰是要保持改革步伐。
2012年1月31日

FT社評:歐巴馬稅改方案太謹小慎微

除了對富人徵收最少30%的稅,歐巴馬的其它稅改提議部分都過於縮手縮腳,不觸及根本問題,而只是小修小補。他本應徹底改革美國財稅制度,而不只是迎合大選之需。
2012年1月30日

FT社評:各國應積極響應IMF增資請求

歐洲能夠而且應當自行解決歐債危機,但這不是拒絕IMF增資請求的理由。金融穩定符合全球利益,IMF目前能夠隨時動用的那3870億美元是不夠的。
2012年1月20日

FT社評:人民幣市場仍欠發達

英國財相奧斯本代表倫敦金融城,想從人民幣的市場中分一杯羹。現實是,只要境外持有者在處置手中的人民幣方面仍受到嚴格限制,人民幣市場就仍將是欠發達的。
2012年1月17日

FT社評:法國評級下調影響有限

標普下調法國信用評級,對評級一向頂禮膜拜的薩科奇肯定要「失分」。但除此之外此舉影響有限。法國的公共財政已得到控制,評級下調未必會增加借債成本。
2012年1月16日

FT社評:瑞士央行換人不必換政策

瑞士央行在監管和匯率政策方面的立場不應受到行長辭職一事的影響。希爾德布蘭德作爲央行行長的良好工作成果,不應成爲他個人過失的犧牲品。
2012年1月11日

FT社評:薩科齊的改革困境

薩克奇打算在大選前削減本國企業的高昂社會費用,同時出臺「社會」增值稅來填補福利經費缺口。但問題的根源不在稅收,而在於過分慷慨的福利體系。
2012年1月10日

FT社評:從Burma到Myanmar

FT從今後將把「Myanmar」作爲緬甸的正式稱謂。原因是它不容易產生歧義,已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而且比使用Burma更符合中立原則。
2012年1月10日

FT社評:拉美走向成熟

鄧小平曾經說過,21世紀「也會出現一個拉美時代」。在拉美,人們一直談論的是更謙虛的「拉美十年」。不管是哪種說法,現在是時候覈查一下該地區的現狀了。
2012年1月9日

FT社評:歐洲防務不再能依賴美國

在過去半個世紀,歐洲一直認爲一旦發生危機,美國就會給予支援。這種設想已不再成立,利比亞就是明證。然而歐洲對美國國防戰略轉移的反應迄今令人失望。
2012年1月9日

FT社評:如何應對伊朗威脅?

西方應警告伊朗,任何妨礙海灣地區國際航運的嘗試都是不可容忍的,同時努力開發海灣地區石油出口的其它線路,並擴大戰略石油儲備。
2012年1月6日

FT社評:股市羊羣行爲的危險

因投資者擔心新的大反彈,股市沒有出現擠出過度投機所需的暴跌。股權資本的無效率定價,讓人們更有理由擔心2012年股市或金融體系會再出狀況。
2012年1月5日

FT社評:民主征途尚未結束

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宣稱,民主政體終將成爲人類政府的普遍形式。那時,全球只有69個民主國家,今天的數字已接近翻番。2011年的革命有力支援了福山的主張。
2011年12月31日

FT社評:石油禁運並非兒戲

過去75年,把石油禁運當作外交或戰爭手段的通常是消費國(尤其是美國和歐洲),而非生產國,但這會引發石油生產國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措施。
2011年12月31日

FT社評:歐俄外交應直面現實

歐盟在對俄政策上過於官僚化,主要基於一種一廂情願的想像。在普丁即將重新執政的形勢下,歐盟應尋求一種建設性的歐俄關係,卻不能對俄羅斯改革抱有太多期望。
2011年12月23日

FT社評:伊斯蘭主義與阿拉伯覺醒

今年的「阿拉伯覺醒」運動激動人心,但事態發展也令人緊張,如伊斯蘭主義的崛起和教派衝突。不過這場革命的前途不是一片黑暗,土耳其的做法代表著成功的方向。
2011年12月22日

FT社評:IMF的參與救不了歐洲

歐元區的問題不是缺乏資金,而是在市場失靈時各成員國缺乏互相融資的政治意願。讓IMF參與到新一輪歐元區紓困中.並不能解決問題,許多老的癥結依然存在。
2011年12月19日

FT社評:審判「國父」

法國司法系統對希拉剋做出有罪判決,證明了自己的獨立性。但從朱佩到希拉剋,這類事件的反覆發生,表明法國政治機器的「潤滑」方式或許存在問題。
2011年12月16日

FT社評:別讓拯救歐元行動變得醜陋

鑑於讓歐洲央行提供長期貸款,指望銀行用這些錢購買主權債券的計劃不太可能奏效,迫使銀行向各國放貸的措施可能不久就會浮現,這將是一種醜陋做法。
2011年12月15日
|‹上一頁‹‹3839404142434445464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