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社會與文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的軟實力軟肋
FT專欄作家皮林:過去一百年,美國與很多國家打過仗,但許多人仍視美國爲一個善良大國;過去幾十年,中國沒打過幾仗,但外界卻總是帶著懷疑審視中國。爲什麼?
2011年12月23日
中美家庭觀之新對比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劉劍梅:與許多中國人的印象不同,美國人的家庭觀念相當重。但我發現,雖然中國儒家傳統重視家庭,但傳統家庭價值觀在中國卻搖搖欲墜。
2011年12月9日
蓮舫開微博之後
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理事長蔡成平:日本華裔政治家蓮舫11月底開通新浪微博後,中日「愛國青年」都像找到了可供發泄各自民族主義情緒的靶子。
2011年12月8日
傷痕與再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將近兩百尊蔣介石雕像,一樣的面孔與表情,彼此對視,激起的不是景仰,也不是憤恨,而是荒誕。
2011年12月8日
儒家進入中國政治思想中心
中國學者秋風:2011年,一個更爲明顯的趨勢,是儒家快速進入中國大陸思想和政治中心。中國思想界充當西方常識傳播者的時代已經結束。
2011年12月2日
中國市場,性感還是冷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國對於全球所有職業體育項目都是一個最性感的市場概念。只是實際操作起來,這可能會是一個冰山美人。
2011年11月30日
中國禁止電視劇插播廣告
中國已禁止全國各電視臺在播出電視劇和電影時在中間插播廣告,這是中國共產黨加強控制國內日趨商業化的媒體行業的最新舉動。
2011年11月29日
城市創新不是靠運氣
FT建築與設計評論員希思科特:城市註定是創新的場所、創意的孵化器,因爲來自不同地方和社會階層的人在這裏互相碰撞,爲創意和發明創造了空間。
2011年11月29日
十年出版:希望離現實仍舊遙遠
中國作家西門媚:十年前中國剛剛入世的時候,我們對出版和媒體的改變都曾抱有很大期望,但到今天,舊體制和商業的迅猛結合並未帶來活躍自由的文化生態,我們仍在等待。
2011年11月24日
複製的領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他把一個專制者的行事風格帶到了臺灣,慈湖的行館纔是權力的中心。我在一個炎熱的下午到此。昔日的禁地,早已擠滿了熙熙攘攘的遊客。
2011年11月18日
一隻被公權力蹂躪的羔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國進民退,官重民輕。中國社會已經不加掩飾地倒退到階級社會,由官吏系統所滋生的公家人階層高高在上,壟斷所有發展機會。
2011年11月17日
抄襲是發明之母
FT專欄作家凱拉韋:抄襲是好事,如果沒有抄襲,人類作爲一個物種早已經滅絕了。比起我自己腹中那點可憐的存貨,抄襲能讓我接觸到無限豐富和多樣的想法。
2011年11月16日
真人秀:中國vs印度
FT記者馬卡尼:中國的真人秀變得有點兒過於現實,像是一種禁慾者狂歡的消費文化。印度更容易接受赤裸裸的物質主義,而印度的真人秀則讓普通人更爲逃避現實。
2011年11月15日
朱自清的溫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像很多中國的城市,溫州生長得太快,一切記憶都被迅速地剷平。一樣醜陋而喧囂的高樓,只不過這裏更富有,也更無序。
2011年11月10日
中國央視在華盛頓設立美國廣播中心
中國國有電視臺正積極投入海外擴張,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該機構在華盛頓設立一個新總部,擬從美國首都的心臟地帶播放英語節目。
2011年11月8日
《中式英語》登上百老匯
黃哲倫的喜劇《中式英語》最近在百老匯上演,劇中一名英國顧問給美國商人丹尼爾提供在華經商建議,從而展開由語言和誤解造成的問題。
2011年11月7日
「棒子國」記者與「微博女王」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成賢(南韓):前段時間,我在微博上發了一條西方記者的話,卻發現自己「紅」了。而幫助我「走紅」的人,是中國明星姚晨。
2011年11月4日
別來倫敦奧運
FT專欄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倫敦2012奧運會期間,除非你有100米決賽的門票,否則還是遠離倫敦的好。人民的奧運已變爲官僚的奧運
2011年11月3日
南京的激素與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名爲「激素」的當代藝術展,在綿綿細雨中優雅地開幕,被記者冠以「新異作品」兩幅,最能說明這個展覽的內涵。
2011年11月3日
修個虛擬墳墓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I-Tomb網站號稱是全球第一個虛擬公墓。只要每年付費50美元,任何人都可以爲一位去世的人建造一座在線「墳墓」。
2011年11月1日
臺灣兩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夏日午後的基隆港破敗、沉悶,我漫無目的地閒蕩。我走過海濱情人大道,商鋪大多關了門,而招牌像是經年未經洗刷。
2011年10月20日
中文流行歐美課堂
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新角色,是推動中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1年10月18日
中歐精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昔日的中歐因爲身份的困惑,因爲反抗的需求,因爲始終瀰漫的不安全感,造就了一種充分的自省意識,總要追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2011年10月13日
辛亥回眸:革命遠非一勞永逸
民間歷史學者維舟:革命常常讓人忽略發生在它之前的「小修小補」。「把中華民族從根救起」的思維慣性延續至今,然而「從根救起」最終也可能變成「連根拔起」。
2011年10月12日
「快樂女聲」將逝?
中國行銷資源在線CEO段傳敏:從《快樂女聲》的幾年歷程來看,總有「家長」部門特別「關照」不準這不準那。據說明年還要停播,想唱就唱真的這麼難麼?
2011年9月23日
鑽進紅色重慶的藝術楔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洪峯剛剛退去,山城重慶一隅——黃桷坪501獨立映像藝術空間,一個名爲「紅處方」的當代藝術展悄然開幕。在冷雨綿綿的季節,這一抹紅透出異樣的意味。
2011年9月23日
看見就是改變——我眼中的「金鏡頭」
資深媒體人張海龍: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中的影像,從拆遷、討薪到泥石流、地震,反映都的是中國當下的現實。攝影有它自身的意義,改變就從看見開始。
2011年9月23日
一場爭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餘傑筆下,昆德拉像是中國傳統中的「智者」,而哈維爾隸屬於「聖徒」的行列。前者強調「智慧」,後者更注重「心靈」。
2011年9月22日
中國電視選秀節目《快樂女聲》被叫停
中國電視選秀節目《快樂女聲》(前身爲《超級女聲》)將從熒屏上消失,儘管該節目在最高峯時曾經吸引4億觀衆,先前某些官員認爲這個節目具有顛覆性,因爲其觀衆投票形式過於接近西方式民主。
2011年9月19日
母校只在追憶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入校30年聚會,或因中秋將至,許多人臉上都掛著幾分喜色。進了大門,綠樹新路,鮮亮得令人狐疑。復旦精華區域,物在,景緻皆非。
2011年9月15日
昆德拉的誘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昆德拉的「輕逸」、他那些沉溺於情愛與性的主人公、他對政治的厭惡、還有他對於「遺忘」的解釋,似乎都契合了新的時代精神。
2011年9月15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4.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5.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6.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7.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8.
川普對德國的敵意從何而來?
9.
拉美角力,美國不敵中國
10.
拜登經濟學:一個「畢業」總結(下)
|‹
上一頁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