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改革

產業政策大討論:企業家、法治與產業政策

王勇:討論產業政策,必然提及市場缺陷。口號可能令人覺得解氣, 但無助於對產業政策成敗原因的理解。
2016年9月22日

中國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

池光勝:下半場刺激只會加大危機可能性。在後「黃金時代」,樓市將逐漸走向集羣化,去庫存仍是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2016年9月21日

深港通開通的深遠意義

錢軍:國際化和市場化是A股走向規範化的必由之路;深港通既能確保資本賬戶開放的方向不變,也能控制住風險。
2016年9月20日

中國大城市的美麗與哀愁

徐瑾:楊改蘭一家的悲劇揭示:小地方螻蟻,不如大城市的蜉蝣。從驅趕農民工到驅趕中產,大城市趨勢值得警惕。
2016年9月19日

中國還會繼續推進改革嗎?

陶景洲:中國政策制定者不願進一步開展以市場爲導向的改革,自由市場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角色將會日益弱化。
2016年9月5日

中國過高債務令投資者卻步

全球基金經理人認爲,中國企業債務負擔沉重,國企改革幾乎毫無進展等因素,都在拖累中國經濟今後多年的前景。
2016年9月5日

中國:一個不算太成功的「發展型國家」

唐世平:中國只是「發展型國家」俱樂部一員,甚至也不是最成功一員。動不動就談中國模式,是一種可怕的驕傲。
2016年10月22日

中國經濟的政策風險加劇

外界最初認爲中國政策制定者會把國企部門的大門向私企敞開,但他們沒有這樣做,反而加強了對國有企業的控制。
2016年8月19日

中國潛在增速的未來趨勢:L還是乁?

劉海影:中國最新經濟增速已降低到6.7%左右,大幅低於5年前大家習慣的10%以上的增速。這一速度是否過低?
2016年7月19日

中國面臨改革與成長的艱難平衡

姚洋: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顯現好轉跡象,政府刺激舉措似乎開始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然而,中國國內對此的反應卻十分複雜。
2016年7月5日

麥肯錫:改革將爲中國帶來5.6兆美元成長機會

最新報告稱,如果中國擺脫依靠投資拉動型成長,轉而擁抱生產率改革,到2030年其經濟規模可能多出5.6兆美元。
2016年6月24日

「死狗」凱恩斯:紀念《通論》發表80週年

凱恩斯的幸運與不幸都在於,人們只通過教科書來了解其思想。在舉國通說「供給側」時,也許只有「死狗」凱恩斯才能拯救我們。
2016年6月23日

求解「去槓桿」:「權威人士」的頭號任務

劉勝軍:權威人士訪談中最值得關注的當數「去槓桿」;中央政府應設計出「激勵相容」的改革方案,讓各級官員和銀行都有正確的激勵去推動「去槓桿」。
2016年5月27日

中國槓桿率真的偏高嗎?

北溟:中國債務水準過高且不可持續,這是海內外經濟學界的主流看法,但回到槓桿概念的本原,結論或許與主流相反:中國經濟的槓桿率並不高。  
2016年5月19日

「權威人士」的苦心:唯有改革不能辜負?

萬喆:對「權威人士」訪談,也許在用「顯微鏡」進行微觀分析後,再用「望遠鏡」進行宏觀測評,才更能瞭解事件的核心意圖,作出最爲精準的預判。
2016年5月18日

IMF敦促伊朗推行經濟改革

訪問伊朗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頓還呼籲該國打擊洗錢和恐怖融資
2016年5月18日

權威人士發言,政府和市場存在不同預期?

胡月曉:《人民日報》以權威人士之口三度詳解經濟,體現中國政府重視預期管理。預期管理成本低廉,但需要政府在長期時間裏建立起「聲譽」。
2016年5月17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脈醫療亂象

滕泰、張海冰:中國醫療服務領域的供給形成機制存在嚴重的問題,是供給側矛盾最突出的領域之一。爲了增加醫療有效供給,降低供給價格,應該如何著手?
2016年5月16日

中國經濟政策三大新取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人民日報》刊登「權威人士」訪談引發廣泛關注,也顯示中國經濟政策的傾向性出現不確定性。對此,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
2016年5月12日

中國數據爭論:新經濟對經濟提升多大?

蘇格蘭皇家銀行胡志鵬:市場糾結於「舊經濟」的統計品質問題,但邊際上的意義有限。代表了「新經濟」、佔GDP高達19%的」其他服務業」,恰恰可能是眼下水分更大的領域。
2016年5月11日

中國經濟刺激舉措效力減弱

FT新興市場主編金奇: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中人爲刺激舉措所製造的活力已經越來越少。市場力量與政府管制的矛盾,是其他經濟矛盾的根本原因。而互相矛盾的政策目標,也導致經濟態勢頻繁出現震盪成爲一種必然。
2016年5月9日

國企改革:抽出最短的木板

周浩:中國企業債務問題集中在傳統行業,國企尤爲嚴重。國企獲得金融資源並非難事,在「去產能」語境下,嚴重消耗資源但不能創造利潤的國企應成爲第一輪改革目標。
2016年5月6日

中國經濟改革正步入險境?

獨立經濟學家尤述:政府債務飆升,影子銀行規模不斷擴大,殭屍企業債轉股將銀行變爲股東,PPP項目被國企獨佔,所有這些不是在爲改革爭取時間,而是讓問題惡化。
2016年5月6日
|‹上一頁‹‹23456789101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