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改革

中國經濟踏入了同一條河流?

桑言:中國經濟從來都是看得見的手推著看不見的手往前走。去產能過程必然伴隨著增速回落,現時政策與金融危機時期進行比對仍有意義,更好還是更壞?
2016年4月28日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不同解讀

黃育川:中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大幅上升,但仍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各方都承認中國經濟高度扭曲,但樂觀者認爲,只要加以應對,扭曲可成爲提高生產率的源泉;悲觀者則認爲,扭曲將引發經濟衰亡。
2016年4月26日

成熟政府失敗——西方政治癌

卡內基歐洲研究中心主任特紹:政府在正常運轉,但沒有什麼成就,西方社會患上了「成熟政府失敗」的疾病。政客應該少擔心連任問題,敢於做些有必要做的事情。
2016年4月25日

印度不應錯過風雲時刻

學者普拉薩德:成長勢頭良好的印度不應錯過推行更具雄心改革議程的良機。但上任已經兩年的印度總理莫迪,卻始終迴避著很多抉擇。中國政府的一些做法或許值得借鑑。
2016年4月12日

中國經濟調整的兩難困境

沃爾夫指出,中國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性留下兩難困境:高速成長難以爲繼,也無法實現平穩減速;餘永定表示,中國已不再刻意以美國爲追趕目標,一心一意專注自身發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2016年12月30日

中國債務紅線背後三大隱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政府本身債務佔比不算太高,風險大體可控,但中國債務風險要點在於企業債務,不僅在於其比例甚至速度,更在於其成因。
2016年3月23日

FT社評:中國重建信心的機會

投資者擔心中國能否平衡短期刺激、長期改革和金融穩定這些相互衝突的目標。在本次全國人大會議上闡述清晰的經濟政策,是中國重建外界信心的一個機會。
2016年3月4日

取消戶籍限制勢在必行

經濟學家孫滌:中國「兩會」應該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取消城鄉的戶籍限制。戶籍限制的巨大扭曲有目共睹,約束著幾乎所有的市場交易和思維判斷。戶籍改革能否成爲中國改革的「白喫的午餐」,帶來深刻的轉型紅利?
2016年3月18日

從中國經濟與人口角度分析文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從政治角度論述文革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但實際上,文革是計劃經濟加上中國傳統皇權文化結合必然導致的後果。
2016年3月1日

供求匹配:討論中國問題如何走出二元對立

經濟學家陸銘:中國經濟問題是總量的,但更是結構的;中國需要透過市場建設和制度改革,在結構調整中實現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匹配,改革思路叫什麼根本不重要。
2016年2月17日

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如何變革?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金融監管體制變革必須詳細論證,改革主要面臨兩大陷阱;爲避免改革陷入利益紛爭,應多引入外部專家參與,陽光是最好的警察。
2016年2月11日

改革空轉時代急需袁庚式先鋒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今天中國要湧現袁庚這樣的改革促進派,不能簡單地指望官員的覺悟和責任,更重要是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創造出改革的正向激勵。
2016年3月18日

中國應對高槓杆:一場剛剛開始的戰爭

鄧體順、胡一凡:全球槓桿總量在金融危機後大幅上升,中國居高不下且仍在持續上升的債務使投資者憂慮。中國債務風險短期內可控,未來如何疏導?
2016年2月12日

不要事事怪罪中國

美國耶魯大學羅奇:不能低估中國的規模及其跨境關聯性,但其全球影響卻微弱得多。儘管中國金融改革遇到很大挫折,但經濟轉型取得了相當良好的進展。比起中國因素,各國央行退出量寬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更大。
2016年2月12日

自由主義的道德觀與國家觀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自由主義不等於道德虛無主義,但真正的道德觀念只有在自由交流的環境下才能建立起來,絕不可能透過國家強制和灌輸來實現。
2016年2月13日

2016: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除了熔斷機制,更應反思公共政策制定如何得到有效討論?鏈條總是最脆弱的一節破裂,股市風險只是引線,最大風險在於匯率。
2016年2月11日

2016:中國供給側vs海外黑天鵝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新常態下推進結構性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新常態三大特徵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背後則對應著成長、改革、全球化這三重斷裂帶。
2016年1月7日

2016:國企混改促經濟去槓桿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通縮壓力不斷上升,中國經濟仍需持續去槓桿化;只有構性改革才能避免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這仍需要中國領導集體的政治意願。
2016年1月5日

2016: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攻堅之年

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鋒:今年是中國經濟雙重調整的攻堅之年,結構性改革有望對新週期轉換產生牽引作用。結構性改革有何內涵?改革歷史能給出什麼啓示?
2016年1月4日

2016: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攻堅之年

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鋒:今年是中國經濟雙重調整的攻堅之年,結構性改革有望對新週期轉換產生牽引作用。結構性改革有何內涵?改革歷史能給出什麼啓示?
2016年1月4日

FT社評:中國需開展真刀真槍的改革

中國傳統經濟模式已走到盡頭,中共必須開展真刀真槍的改革,讓過剩行業裏的虧損企業破產,分拆國企、打破其壟斷地位,如實統計銀行體系壞賬,並廣開言路。
2015年12月30日

爲 「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正名

香港科技大學王勇: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國被頻頻提及,也有經濟學家不認同這一提法。中國能否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取決於低收入國家的「追逐效應」與美歐日的「壓制效應」的強弱。
2015年12月3日

需求端,供給端,還是改革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供給經濟學驟然走紅,它能拯救中國經濟嗎?如不對以往無效投資進行痛苦清洗,那麼不足以解決經濟固疾,要點在於改革端。
2018年10月22日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名與實

FT中文網撰稿人北溟:中國經濟政策可概括爲「名義上穩,看上去松,實際上緊」。這種名實不符的錯雜形勢造成很多僞命題,最典型的就是「穩成長與調結構何者優先」。
2015年11月11日
|‹上一頁‹‹34567891011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