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之勢力之下,開始流行一種比較樂觀的論調來形容中國車企如何碾壓歐洲車企,將歐洲車企和中國車企之間的新合作形式總結爲從「市場換技術」轉向「技術換市場」或「技術反哺」,從「技術輸入」到「技術輸出」,儼然中國電動汽車已經成爲了全球汽車市場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其實,新的格局變化仍然僅限於中國汽車品牌在逐漸奪回中國本土市場份額,將主場逐漸變成自己的優勢,但在歐洲車企的主場歐洲市場,仍然是另一番景象。當初,當德國車企以技術換市場進入中國市場時,和而今中國車企進入歐洲市場相比,存在著一個關鍵區別,那就是前者並沒有面臨中國車企的主場優勢,相反,後者毫無還手之力。而今,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面臨的是本土車企穩坐本土江山的的主場優勢。也就是說,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昨日並非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今日。中國電動汽車遠沒有成爲遊戲規則的改變者,最多只能稱得上是挑戰者。
在近日的巴黎車展上,如果說,中國車企展現了出海的決心,那麼,歐洲本土車企則展現了誓死捍衛主場優勢的決心。據媒體報導,共有包括比亞迪、零跑汽車和廣汽集團在內的9家中國汽車廠商參展。歐洲汽車媒體諷刺歐洲本土車企時稱,要不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參與,這場所謂的全球性show,會淪爲一場地方性鄉村活動。但其實,中國車企在2022年時佔了參展汽車廠商的約一半,而今年卻只佔據了五分之一,歐洲本土車企豈會放棄嚴防死守的機會。
在歐洲市場,歐洲本土品牌在技術、品牌認知和售後服務等諸多方面佔據主場優勢,而比亞迪贊助歐洲盃,只是在歐洲消費者品牌認知的漫漫長路中邁出了極小的第一步。而且,老牌的歐洲汽車品牌有著深厚的積累和過往,如何利用過往就成爲一種策略選擇:可能是負擔,也有可能是如虎添翼。在這次車展上,本土車企雷諾展示了好幾款車型,其中就包括向經典R4致敬的雷諾4 E-Tech。1961年,雷諾推出了R4車型,並在接下來的三十餘年以超過八百多萬輛的銷量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而今,雷諾4 E-Tech意在複製昔日R4的輝煌。如果不出意外,複製比創造,勝算更大。
但即使目前取得的市場份額再微弱,歐洲消費者的心理再難讀懂,中國車企拓展歐洲市場的決心不比歐洲車企守住本土市場的決心更弱。
比亞迪已經在計劃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設工廠。據路透社,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對該媒體稱,比亞迪計劃在歐洲生產零組件和組裝電池包,只從中國進口電池芯。據媒體報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今年3月的投資者會議中表示,在2024年到2026年,新能源汽車業已經進入了一場圍繞著規模、成本和技術上的淘汰賽中。他預測,在接下來的三五年內,外國汽車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會由40%降至10%。而因爲價格戰,比亞迪的汽車利潤率會下滑,但是該企業會以提升銷量的方式來保證利潤。王傳福表示,比亞迪今年的銷售目標爲360萬,比去年高出20%,其中海外銷售目標爲50萬輛,2025年爲100萬輛。李柯近日也曾向Bloomberg表示,比亞迪未來銷量的近一半來自海外市場。根據比亞迪產銷快報,今年1到9月,比亞迪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近30萬輛,佔總銷量的約10.8%。
9月,上汽集團透露,正在歐洲爲工廠選址。4月,據匈牙利媒體報導,長城汽車有望在匈牙利建設其第一家在歐工廠。最近,尚未踏足歐洲市場的廣汽集團也釋放了在歐生產的信號。在這次巴黎車展上,廣汽集團展示了它的Aion V,該車型可能在明年年底進入德國市場。據路透社報導,廣汽正考量在歐生產電動汽車,以應對歐盟加徵的關稅。廣汽國際業務總經理衛海崗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歐洲委員會計劃對中國造電動車徵收關稅,歐洲仍是一個「相對開放」的重要市場,而在當地生產就是應對關稅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
中國車企出海之堅定,一方面在於從出口到在當地市場直接生產,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反補貼稅所代表的保護主義,反而加速了這一過程。中企就像水一樣,流入想要流進和可以流進的地方,追求的是最終水到渠成;另一方面,眼下,中國國內市場需求降低,競爭激烈,也加速了車企從國內殘酷的價格戰泥潭中抽離出來,寄希望於歐洲這個尚未完全關閉市場。擴張海外市場、尋找增量市場、開拓利潤空間是必由之路,不管有沒有高關稅。低價甚至以虧損換市場其實並不是中國車企進入歐洲市場的策略。
諮詢公司榮鼎集團曾對中國造電動汽車的成本和利潤結構進行了分析。以比亞迪Atto 3 Comfort在中國國內和在德國的價格爲例,後者比前者高出112%。而比亞迪Seal U Comfort,在德國的價格比中國國內的價格高出92.9%,比亞迪在中國國內該車型上的單車利潤爲1300歐元,而在德國則高達14300歐元,後者是前者的是十倍以上,即使在歐洲定價遠遠更高,但和歐洲車企相比,比亞迪仍然有著價格優勢,與此同時,還能盈利。也就是說,以比亞迪爲代表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不僅以獲取市場份額爲首要使命,同樣也需要盈利,尤其在國內市場價格戰導致利潤率下滑的情況下。
儘管反補貼稅,儘管歐洲本土車企的主場優勢,儘管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出現下滑,中國車企不得不、必須走出去。歐洲本土車企已經非常警惕,他們意識到反補貼只是權宜之計,而留給他們的機會視窗可能只有兩三年的時間。這兩三年的時間,可能也是中國車企的機會視窗。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責編:閆曼 man.yan@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