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近代史 - FT中文網
重讀近代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紀曉嵐與「神道設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紀曉嵐給後世的印象是乾嘉間有學問的弄臣,除魯迅肯定他在文學史的價值而外,沒人注意他對滿清雍乾時代「神道設教」的譏諷,更沒人注意他以泛神論否定「神道設教」言論蘊含的歷史實相。
2008年11月4日

清代的「神道設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一個文化落伍於中土,信奉薩滿的民族,面對各種複雜的文化、宗教,卻似遊刃有餘,成功統一中國長達200多年。箇中奧妙,遠非清末狹隘的「排滿革命」論者所能理解……
2008年10月28日

再議「滿漢雙軌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滿漢雙軌制尚未死亡。正如恩格斯所說,傳統是一種巨大的惰性力量。它既已歷史近三百年,既已成爲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體制的有效形態,便不可能隨著滿清的垮臺而很快終結。它會變形嗎?它會借屍還魂嗎?它會超越清史而進入新的輪迴嗎?
2008年10月21日

「滿漢雙軌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 就史述史,貫穿全清兩個半世紀以上的滿漢雙軌制,迄今仍未受到清史論著注意,是很奇怪的。緣由或因忌諱民族問題。然而清末孫中山、章太炎等鼓吹「排滿革命」,與後來的大漢族主義乃至華夏中心論的反歷史論調有可比性嗎?
2008年10月14日

晚清的軍機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軍機處」在滿清時代是個避諱甚多的敏感辭彙。作爲晚清權力運作核心,重讀近代史,能不討論軍機處的權力運作實情麼?
2008年10月7日

清代的正史、野史與筆記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當代已無翰林院或國史館,但達官貴人的「飾終之典」,尤其是訃告悼詞的「評價」,字句必爭,以至屍體累年不得火化。這常令人懷疑生錯了時代,不知自己是否仍屬十八世紀清帝的臣民。
2008年9月23日

「探花不值一文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專制君主的心態必定影響「國策」。清初在江南掀起的官場、士紳風暴,即是這樣的例子。而滿洲專制者的心態史,卻是陳陳相因的清史或近代史研究的薄弱環節。
2008年9月16日

重提奏銷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想不到滿清征服者對江南文化界幾近毀滅性的打擊,居然被後世解讀爲蘊含著重大的「歷史意義」。治史若要隨著所謂政治主旋律的調門起舞,實在令人悲哀。
2008年9月9日

捐班的促銷與直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促銷商品也是古已有之。然而促銷功名和官職,不僅可以直銷,可以打折,還由官方派員登門強賣,在清代卻是咸豐朝出現的奇聞。
2008年9月2日

小說裏的買官賣官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近代文學史上,小說或可成爲考證歷史的管道。小說裏的買官賣官,也是現實的精妙折射。例如,根據吳敬梓的描述,乾隆初,內閣中書一職已成官職市場的交易對象。
2008年8月26日

清官與捐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康熙帝不斷表彰清官。然而,他在位六十一年,欽定清官表率不到十人,可見那時清官已成稀有動物。而欽定的清官中,只有一名八旗子弟,可知清官在滿洲統治族羣中已屬快絕種的瀕危動物。
2008年8月19日

清代捐班的「花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清代捐班,花樣繁多,這可窺見由康熙到咸豐凡六朝,官職(不包括功名、虛銜、封典等)的買賣是多麼興旺的營業。貫穿全清一代而漸成主流的捐班制度,至遲在乾隆晚期已成爲滿清帝國的自殺機制。
2008年8月14日

「盛清」捐班的體制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捐官在滿清的盛行,乃至在其「盛世」之時成爲祖例,不僅是因爲皇室的貪婪,也因爲它需要的文官是「尊君親上」的奴才,而非公道亷明的人才。
2008年8月7日

清代的捐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賣官在中國是古已有之。「捐」來的官員不可能成爲清官廉吏,因爲其官職來自他對朝廷的「經費」貢獻多少。道光帝承認捐班不好,無非在作自我辯護,完全迴避賣官是公開的納賄制度,而禍首正是皇帝本人。
2008年7月31日

咸豐朝那十一年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咸豐皇帝已被灌輸了滿腦袋的官方朱子學成見,「尊君卑臣」、「用夏變夷」、三綱五常之類,當然腦中也充斥著唯恐「西夷」改變滿清祖制的憂患意識,面對西方列強入侵的危機,他自始便驚慌失措,尤其害怕英法俄美等國遣使駐北京的要求。
2008年7月24日

再看晚清的權力分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一個以邊疆少數族征服漢族等多數民族的王朝,到頭來相繼放棄由皇帝控制的外事與軍事的獨裁權,這個王朝的前景如何,豈待預卜嗎?
2008年7月17日

晚清的權力分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說起短命的咸豐朝,以往的史著大都忽視一個現象,那就是滿清統治權力出現的分裂。這十一年的權力分裂現象,彰顯于軍事和外事兩個領域:滿軍旗人在鴉片戰爭中的腐敗無能而被證明爛到骨髓;大清皇帝面對「外夷」已難保「天朝上國」的體統。
2008年7月10日

肅順這個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凡正視清史進程的學者,都不否認用人行政內滿外漢是終清一代的頑症。道光朝對英戰爭的慘敗,與清廷和戰最終都由八旗權貴主導有因果聯繫。
2008年7月3日

再說滿清「立儲」問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祕密建儲,無疑是中世紀中國的君主傳承機制的一種變革。然而,變革的只是外在形式,並沒有觸動構建於滿清血緣特權之上的機制內涵。從雍正到乾隆,乃至道光,莫不如此。
2008年6月26日

滿清的「立儲」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雍正決定祕密建儲。然而歷代王朝的儲位之爭,本來就是君主專制體制內在矛盾的外化。雍正帝將滿清君主體制推到個人絕對獨裁的極點,適足以激發自命天潢貴胄的皇子們,及站在彼等背後的權貴,對這一獨裁權力更熱切的追逐,無非由明爭變爲暗鬥而已。
2008年6月19日

咸豐朝的歷史悖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咸豐帝在位,正是大清帝國的生死關頭。看個人,這個皇帝應屬亡國之君。然而帝國竟沒滅亡。首都淪陷而王朝猶存,江山僅存半壁而帝國名義仍在,君主死於流亡而其子仍能復辟,這些悖論,怎樣給出合乎歷史實相的解釋,既有歷史教科書諸多說法,卻都難以令人信服。
2008年6月12日

拿破崙批判英國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拿破崙對英國使臣在清朝的傲慢表示不屑。而後世的中國人,卻對這位政治家的遠見多有忽視。
2008年6月5日

滿清的天人互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清廷在鉗制言路、自我矇蔽的路上越走越遠,但自順治到嘉慶五朝,皇帝凡遇天災人禍,常下「罪己詔」。「天變不足畏」之說似難揚言。
2008年5月29日

嘉慶帝「懷柔」阿美士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維錚:清帝對傲慢的英國使臣的「懷柔」努力,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虛驕心態,更讓英國人看出色厲內荏的本質。
2008年5月22日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