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怎樣才能贏得創新的競爭?

劉勁:無論對中美兩國誰來講,誰能爭取到全球的大多數,誰的優勢就更大些。那麼,競爭的壓倒性策略就應該是採取一種「開源」的心態和政策。
2022年1月12日

居住福利和體面住房是國民權利而非恩賜

沈曉傑:對中國人而言,居住福利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問題上的最大政治。國泰民安基礎在安居樂業,而安居樂業的基石則在於更好居住福利。
2022年1月12日

在家工作並沒有更高效

卡文迪什:在疫情早期,在家工作看起來是雙贏的。但隨後這種「紅利」似乎消失了,一些人工作時間更長,工作量卻下降了。
2022年1月12日

礦業高階主管該怎樣應對「資源民族主義」

利特溫:越來越多的政府正在尋求收緊對外資所有的資源項目的控制,而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總結出五條經驗教訓。
2022年1月11日

釐清勞務報酬與經營所得是確定其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的前提

翁一、劉林鵬:中國在缺乏自然人納稅制度的情況下,對單個自然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比照個體工商戶進行簡易登記,並給予其寬鬆發展空間。
2022年1月11日

當Web3泡沫最終破裂時

福魯哈爾:忘了元宇宙吧。歷史告訴我們,投資者應該多關注那些推動工業變革並構建未來真實世界資產的主體。
2022年1月11日

銀行承兌匯票的潛在風險

多年來,中國的銀行和整個中國金融業一直在對銀行承兌匯票進行「創新」,使這種原本沒什麼花頭的產品蘊含了潛在風險。
2022年1月11日

能源價格上漲利空股市

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會推高企業成本,損害企業盈利能力,使其股票變得高估。投資者應投資能源股來對沖其他領域的疲弱。
2022年1月10日

胡祖六對話斯賓塞:科技監管、共同富裕與包容性成長

胡祖六與斯賓塞認爲,不應把中國對科技行業的監管與共同富裕議程做簡單的聯想,中國監管的政策意圖無可厚非,但要減少監管的成本和副作用。
2022年1月10日

預測:加息將導致黃金吸引力下降

黃金ETF去年遭遇9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分析師警告稱,隨著通膨壓力導致利率上升,黃金市場今年面臨更強的逆風。
2022年1月10日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哈薩克「宮廷政變」的結局

曹辛:哈薩克的內鬥沒有結束,同時中國無論在地緣政治還是經濟關聯上,與哈薩克都關係密切,但中國至少目前無法掌控局勢。
2022年1月10日

防控疫情「暗箭」的關鍵在於放鬆而警惕的心態

李瀚明:有放鬆無警惕,疫情一來經濟必受影響;有警惕無放鬆,疫情還沒來經濟都會受影響。把握警惕和放鬆的平衡,實在是很重要的。
2022年1月9日

拜登基建計劃面臨的挑戰

美國透過總額1.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是一項偉大成就,但需要後續繼續投資,需要各州之間進行協調。
2022年1月7日

中越經貿關係30年:成就與展望

楊超: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深入,RCEP全面實施,中越雙邊在基礎設施、跨境產業合作、新能源等產業投資與合作方面還可發揮各自優勢。
2022年1月7日

戒菸的祕訣是什麼?那就是不抽了

埃利森:聽到有人說戒菸很可怕,很多菸民會傾向於放棄戒菸。其實你只需要下定決心,然後把你的香菸扔進垃圾桶即可。
2022年1月6日

好老闆能讓工作大不同

雖然人們滿意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們大都喜歡一個給他們一些自主權、並給予他們支援的好老闆。
2022年1月6日

凍卵能被視爲一種保險嗎?

凍卵行業鼓勵女性將其服務視爲一份保單,號稱讓女性掌控自身未來,但凍卵費用昂貴,手術具有侵入性,而生育成功率不到五分之一。
2022年1月6日

與外星人聯繫真是個好主意嗎?

桑希爾:這個問題可歸結爲,人類對發現的集體渴望是否大於其對未知的恐懼?我認爲,幾個世紀的人類歷史已經給出明確的肯定答案。
2022年1月6日

金正恩自我糾偏,北韓經濟「內循環」

葉勝舟:金正恩不宜在第一線指揮經濟,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最危險的是一旦決策錯誤,北韓無人敢改、能改,只有等他本人覺醒。
2022年1月6日

Lex專欄:中國移動是中國較安全的股票之一

在阿里巴巴等科技集團受到監管壓力的背景下,國有的中國移動受益於國內對5G日益成長的需求。
2022年1月6日

2022年的重頭戲是降通膨

伊爾艾朗:美聯準等央行誤判了通膨風險,讓市場在2021年迎來「萬物皆漲」,但接下來一年會更艱難,問題是通膨壓力能否有序下降。
2022年1月6日

FT社評:天然氣只能暫時作爲「綠色」能源

歐盟委員會爲將天然氣作爲綠色能源設置了嚴格條件,天然氣作爲「橋樑」的作用結束時,最終將需要與碳捕獲技術相結合。
2022年1月6日

五花八門的ETF會帶來什麼?

借用《侏羅紀公園》的比喻,ETF行業已經遠遠超出克隆三角龍的地步,製造暴龍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個金融創新在走向極端。
2022年1月5日

暴力會再度成爲美國政治的特徵嗎?

加內什:美國政治的未來可能以「可接受」程度的暴力爲特徵。取決於你的口味,你也許認爲這麼說危言聳聽或者太過樂觀。
2022年1月5日

五常核聲明背後的大國博弈

王鵬:五常核聲明,主要的玩家、施動者是美、俄、中。英、法此次屬於陪練。可以將五常核聲明視爲中美俄三方博弈的產物。
2022年1月5日

爲什麼不存在所謂的「電子貨幣」?

周子衡:「現代貨幣是賬戶貨幣。」電子化也好,數位化也罷,關鍵在於,賬戶體系的變化與演進,並不在於貨幣形態或物理形態的變化。
2022年1月5日

FT社評:強人統治也許並不那麼牢固

全球性的「民主衰退」已成根深蒂固之勢,但在2022年,某些倡導「非自由民主」的強人看來可能要下臺。
2022年1月4日

2022年十大經濟趨勢

夏爾馬:新冠疫情已經連續第二年重塑世界,加快了從人口出生率下降到數字革命的許多趨勢。本文展望這些趨勢可能如何界定2022年。
2022年1月4日

爲什麼中國沒有選擇「與病毒共存」?

李瀚明:面對疫情,儘管共存和清零兩種做法都能達成目的,但爲了達成降低總影響的目的,不同的國家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同。
2022年1月4日

我爲什麼探究外祖父的身世

楊蓓蓓:外祖父那一代移民擁抱了美國夢,把故國遠遠地拋在身後。他們的後輩,比如我,卻對自己的來處產生了興趣。
2021年12月31日

每週時事分析:國民黨開始挾美國以自重

曹辛:在島內挫折不斷、政治前途暗淡的中國國民黨,開始利用自己與美國半個世紀以上交往歷史的資源,並試圖藉此在島內打開政治局面。
2021年12月31日
|‹上一頁‹‹87887988088188288388488588688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