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尚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種植,疫情裏的生活保鮮術

鄭靜:種在陽臺上的這些蔬菜,不足以支撐餐桌上的任何一道小菜,但是看著雞毛菜冒芽、香蔥抽出新葉,就能感到世界還在運轉。
2022年5月13日

「白金禧」下午茶

張璐詩:英國女王登基七十週年的慶典推動「皇室商品」的流行。在各色的糕點茶飲中,可以一窺「皇室情結」在時間長河中的變遷和沉澱。
2022年5月13日

那些熟悉的餐廳還會好嗎?

範庭略:租金、物價和用工成本的重壓,連同疫情衝擊所造成的收入困窘,讓經營餐廳成了令很多人頭疼的生意。
2022年5月13日

一位上海團長的正能量與負能量

從解決各種售前和售後問題,到透過居委的層層審覈,再到團長間的明爭暗鬥,在上海當團長,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悲喜與得失。
2022年5月13日

有錢的羞恥向誰訴說?

以往富人從神父那裏得到精神指引,而如今他們會去看財富治療師。隨著超富羣體壯大,財富羞愧和繼承內疚這樣的問題也浮出水面。
2022年5月12日

富人也有債務煩惱

馬克斯:與美國一樣,英國已經全面邁入借債消費的生活方式。利率的上調讓富人也感受到了債務的壓力。
2022年5月7日

逍遙音樂節:期待更寬廣的旋律

張璐詩:將於今夏全面恢復線下演出的BBC Proms將繼續詮釋音樂的廣度與寬度。不僅將讓演奏進駐夜店,還會首次演繹電子遊戲配樂。
2022年5月7日

爲何要去布魯塞爾感受藝術?

Luning Wang:世界各地的藝術之都各具風情,在布魯塞爾,既可以一睹新秀藝術家的先鋒和個性,也能領略「老錢」藏家的耐心與低調。
2022年5月7日

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擬縮減展覽規模

該美術館在公佈以法國畫家塞尚爲主題的秋季大展時稱,爲降低成本和減少碳排放,未來對於大型展覽將會「非常有選擇性」。
2022年5月6日

上蒼保佑喫飽喝足的人們

範庭略:在爲囤菜囤糧而忙碌的日子裏,與食物有關的審美或格調都退居次席,再也沒有什麼比餵飽一家人更重要的事情了。
2022年5月6日

《破浪》:一場命運多舛的燈光秀

宋佩芬:爲漢堡市易北愛樂音樂廳的週年慶典而準備的無人機燈光藝術表演,卻因爲另一批「惡徒」無人機的騷擾而被叫停。
2022年5月6日

封控期的上海:公團私團之爭

薛莉:封控期間,網購是追求夢中情人,萬般美好卻難以實現。團購是熟人介紹的相親,降低標準總能湊合着過。
2022年5月5日

威尼斯雙年展:面對藝術魅力與現實議題的天平

宋佩芬:當威尼斯雙年展開始著力展現對性別、種族、政治等議題的關注,我也開始擔心藝術本身是否會被忽視?
2022年4月29日

重新思考「歪瓜裂棗」的價值

張璐詩:疫情之後,感覺英國人對食物的態度更加寬容,探究背後緣由,除了可口與營養等因素,或許也來自於對生活的不安全感。
2022年4月29日

菸酒、咖啡與上海的日與夜

範庭略:在一座超級城市的停擺時刻,茶葉、咖啡,或者雪茄、烈酒甚至可樂,都成了人們抵抗情緒困境的利器。
2022年4月29日

你的冰箱裏有什麼?

打開冰箱,就如同打開了生活。如果生活暫時看不到遠處,不妨看看眼前的冰箱。
2022年4月22日

在牛津遇到傑作與花園

張璐詩:在春日裏的牛津漫步,你很容易就會發現,文藝創作的底蘊與生態的豐富性是相輔相成的。
2022年4月22日

一家廣州餐廳在上海的第二十二年

範庭略:對於一位餐飲業的經營者而言,過去的時光裏同時存在著機遇和險灘。回顧這段歲月,也會讓人思考:爲何去餐廳用餐對生活如此重要。
2022年4月22日

倫敦疫情最糟的日子裏,植物成了我的避難所

張璐詩:曾經五穀不分的我,現在常常看著葉子就能辨認出植物的品種來。不知不覺間,也學會了感受四季的節奏和花木的秉性。
2022年4月15日

植物奔波不停

爲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植物也和人類一樣需要「四方奔走」。理解植物的運動,可能會令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
2022年4月15日

徐瑾書單:格林的成人童話

徐瑾:疫情之下,看新聞容易抑鬱,讀書還是第一好事;如果要推薦一位深刻又好讀的文學作者,那麼英國文學大師格雷厄姆•格林是不錯的選擇。
2022年4月15日

在博物館體驗奧斯卡

宋佩芬:在洛杉磯電影博物館不僅可以參觀展覽和收藏,還能感受一下握著小金人上臺致謝是什麼感覺。
2022年4月15日

英倫素食滋味

張璐詩:英國的素食風潮幾經迭代,已經拂去了「節制」或「先鋒」的面貌,轉而呈現出一種習以爲常的親切和自在。
2022年4月8日

消失的展覽:「存有」與「虛無」之間

寧文:《消失的展覽》期待呈現一場「看不到」作品的展出。每件作品都與美術館的建築空間相融合,哪怕近在眼前,觀者也沒有意識到這就是作品。
2022年4月8日

從布達佩斯的咖啡館到曼哈頓的蘑菇雲(一)

溫江濤:從布達佩斯的咖啡館、公園和圖書館,最終出走了一羣人,他們用濃墨重彩的人生爲歷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2022年4月1日

威尼斯雙年展上的薩米人:冰原並非一無所有

宋佩芬: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歷史性地將北歐館改名爲「薩米館」,旨在吸引人們關注這些北歐原住民的生存現狀以及他們卓越的藝術表現。
2022年4月1日

洛杉磯:崛起藝術之都的新機遇

Luning Wang:無論是在商業畫廊發展、跨界合作還是挖掘新藏家羣體方面,洛杉磯都具備多重優勢,而且這裏的藝術市場尚未飽和。
2022年4月1日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等待夏日迴歸

張璐詩:即將卸任的藝術節總監表示,不管當下世界的環境如何變化,愛丁堡都將努力提供一個純粹的藝術平臺。
2022年4月1日

《駕駛我的車》:人生行路手冊

影片關注了一個瑣碎但普遍的困境:如何處理生活中不願正視的真相?而在面對真相之後,又該怎樣與隨之而來的創痛和茫然共存?
2022年3月29日

在侏羅紀海岸體驗「靠海喫海」

張璐詩:置身古崖和海浪之間,不知不覺就產生了耐心與好奇,想去了解生猛海鮮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2022年3月25日

杜拜藝術生態的影響力密碼

宋佩芬:加密藝術讓今年的杜拜藝術博覽會格外吸引眼球。這個沙漠之城在依靠什麼不斷拓展著它的藝術影響力?
2022年3月25日
|‹上一頁‹‹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