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文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金融遺產

鮑伊逝世的訊息於昨日公佈。1997年這位音樂家售出了5500萬美元的「鮑伊債券」(Bowie Bonds),其證券擔保是他1990年前錄製的25張唱片從今往後的收入。
2016年1月12日

北韓的幾次交響樂外交

左馳:牡丹峯樂團不是第一支走出北韓的樂團。2012年北韓銀河水管弦樂團曾赴法國演出, 2008年紐約愛樂樂團也曾訪朝。
2016年1月12日

星戰7打破中國票房紀錄

《星球大戰》(Star Wars)雖較晚登陸中國,但來勢洶洶。據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的數據,該系列電影的新作打破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週六票房紀錄。
2016年1月11日

木心是誰?

宋佩芬:不久前,木心美術館在烏鎮成立。木心,這位1927年出生的烏鎮人,雖然被臺灣和海外華人擁戴數十年,但在十年前的中國內地卻默默無聞。
2016年1月8日

不會再回來的生猛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如今,資本和權力終於理解了如何去轉化或者消蝕青年的反叛。
2016年1月6日

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新設計方案引爭議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以「木與綠」爲主題的設計方案被指與7月棄用的英國建築師的方案極爲相似
2015年12月23日

百老匯忽視「亞裔臉」

FT中文網撰稿人徐徵:雖然百老匯越來越奉行「政治正確」,甚至選角時崇尚「blind casting」,即黑人也能演白人公主,但這並未改善亞裔在百老匯的際遇。
2015年12月17日

上海對外籍人士仍有吸引力?

在上海生活感覺像是在中國生活,只是沒那麼像。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給全球股市帶來恐慌,但上海的吸引力依舊,只是所吸引的人不同了。
2015年12月16日

中國「戰地旅遊」真人秀遭停播

在訪問伊拉克北部庫德戰鬥人員時,《侶行》主角張昕宇夫婦似乎冒險過了頭,他們用無人機拍攝ISIS軍事陣地,並聲稱畫面被用於識別聖戰分子目標。
2015年12月15日

2015:社群媒體的健忘症

北外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董晨宇:我們享受著資訊過載的誘人刺激,被微博向前推動著,習慣於圍觀、祈福、同情,或憤怒,也習慣於忘記。社群媒體並沒有那麼糟,只不過,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2015年12月11日

微信內容審查機制的「黑洞」

北京媒體人趙劍飛:微信平臺全面封殺Uber,很可能是出於內部自我審查或是政府要求,的確在清理整頓微信公號。但這是否說明,微信已成爲騰訊競爭對手們的「一場災難」?
2015年12月9日

列儂的遺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在霧霾中散步,在一個長椅上抽了支菸。我很想告訴陳繼華,25年過去了,我覺得的確列儂比錢學森更重要。但我找不到他的號碼了。
2015年12月4日

中國很難再現「嬰兒潮」

中國政府可以透過法令實現很多目標,但很難讓人多生孩子。墮胎太多、性生活太少、精子太少——中國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對政府希望推動的「全面二孩」計劃沒有助益。很多夫婦不願生二孩,有的甚至一孩都不想生。
2015年11月26日

反恐最缺的武器是輿論武器

廈門大學教授鄒振東:ISIS有著中世紀的傳統,卻有著最現代的傳播意識,並在製造各種帶有美學特徵的符號。不用輿論的武器切斷其粉絲供應鏈,再多的砲彈都不夠用。
2015年11月26日

各國政府應鼓勵人們改變飲食結構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貝利:我們的研究發現,一旦知道飲食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聯後,中國受訪者比其他國家受訪者更願意減少喫肉。這個例子對其他國家也有啓示。
2015年11月24日

調查:涉華商業談判中「耍詐」機率高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在與中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採用不道德策略的機率,要比與美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更大,而中國人在與中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採用不道德策略的機率,也要比與美國人進行商業談判時更大。
2015年11月20日

《機器人的崛起》的悲觀預言

FT管理專欄作家希爾:福特新作堪稱《世界是平的》的反面烏托邦版本,作者認爲,人類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勞動者將承受無盡壓力,結果是不平等加劇,經濟停滯。
2015年11月20日

康熙走了:一個娛樂帝國的崩解年代

臺灣媒體人黃哲斌:當年收看「康熙」首播的高中生,如今可能已身爲父母,他們也是歷史的旁觀者,見證當康熙走了,臺灣的綜藝節目進入一個王朝末年。
2015年10月19日

中國應向英國借鑑「演化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力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今晚抵達倫敦,對英國作國事訪問。英方以「最紅的紅地毯」迎候習近平,雙邊關係進入「黃金時代」?在兩國簽署鉅額經貿合同之際,英國可以「出口」的還有一件特殊之物——「保守主義」理念與社會平穩演化之經驗。
2015年10月19日

故鄉只在童年那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故鄉的人事,在心裏轉動、發酵。我的書寫,感情與理性處於持續的平衡過程之中,愛與憎的微妙轉換,在不同時段的文字裏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2016年1月7日

《多灣》裏的革命圖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飢餓,鬥爭,災難,焦慮……《多灣》描繪的就是這麼一幅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因爲作者內心藏有一座古典生命樂園的記憶,她所寫的無不帶有「失樂園」的特徵。
2015年12月31日

寡頭與律師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們的金錢是何種性格?不管規模多麼大,看起來又是多麼輝煌,你都可以感到某種戰戰兢兢,喧鬧之下的高度馴服,它似乎會輕易消失掉。
2015年12月24日

2015文化「小事」記(下)

歷史學者王曉漁:黃仁宇對萬曆十五年的評價同樣適用於2015年:若干爲歷史學家忽視的事件,表面似「末端小節」,或成爲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2015年12月23日

2015文化「小事」記(上)

歷史學者王曉漁: 這一年,似乎並無大的文化事件。但許多小事表面是末端小節,實質卻是發生大事前的癥結。諸多事件彷彿卡夫卡或馬爾克斯的小說。
2015年12月22日

霧霾中的造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教育官僚與乖巧政客的精心勾兌,將推行工具化教育當局的心思洩露無遺。教授早就不是以前的教授了,新事件更讓人徹底斷了對教育的念想。
2015年12月10日

霧霾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四年來北京空氣質量持續惡化,愈發變成摧毀日常生活的最可怕的威脅,而我們對空氣質量的態度越來越多地折射這個社會其他方面的退化。
2015年12月10日

「政問」:一個臺灣公益政治節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臺灣大多數人都厭倦了把政治淪爲無意義的喧譁與爭鬥,期待嚴肅政治節目的出現。一個各界義務參與的「政問」出爐了。
2015年12月2日

馬雲欲購《南華早報》:延續百年公信力是最大挑戰

香港媒體人艾理堂:無論將來南早會被售予何人,如何維繫公信力這一百年積累的無價財富,維護其以客觀中立贏得的品牌美譽,都將是新金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2015年11月27日

新會的涼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新會,我又看到馮平山,又是在準備寫一本傳記。十年來我感到歷史力量的轉移,沿海中國正在失去重要性,北方變得更強大、更富壓迫感。
2015年11月27日

小時候的遊戲和娛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渭北臺地的孩子,在拔草、幫大人幹活外,就是玩耍。現在想想,能耍的東西,也就那麼幾樣——乒乓球、泥巴、鐵環、彈弓、連環畫……
2015年11月26日

人大校長:經濟學教育的中國式反思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在《高階視點》中對中國的經濟學教育進行了反思。他透露的幾點資訊很有趣:一是海歸教師要參與「國情教育計劃」,二是今年招生中黨史專業比往年更火。
2015年8月10日
|‹上一頁‹‹2930313233343536373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