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恆大處境突顯亞洲離岸美元債市場風險

分析師認爲,積累了鉅額債務的恆大很可能「大而不倒」,但離岸美元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仍要當心其中的風險。
2020年10月14日

恆大配售不及預期致使股價大跌

恆大發布公告稱,其透過配售融資5.55億美元。這一融資額遠遠低於恆大的目標,週三該公司股價大幅下挫17%。
2020年10月14日

恆大債務風波引發市場不安

上週曾網傳恆大向政府求助以避免現金短缺危機。該集團對此予以了否認,並在本週採取措施緩解了外界對其鉅額債務的擔憂。
2020年9月30日

恆大債券交易發生盤中停牌

恆大否認曾致信政府尋求金融支援以避免現金流斷裂,但一封網上流傳的信件已導致恆大的股價和債券大幅震盪。
2020年9月25日

深圳:火熱樓市面對韌性考驗

深圳房價上漲得益於其作爲中國科技中心的地位、以及土地供應短缺,但也體現出中國住房市場面對新冠疫情的韌性。
2020年8月25日

中國樓市回暖是因爲信貸放水嗎?

劉淵:房地產是中國疫情後恢復得最快的行業之一,究其原因,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爲是信貸放水的結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2020年8月2日

Lex專欄:美中衝突夾縫中的商業地產和恆大

如果美中交惡導致的商業地產業低迷還要持續很久,那麼即便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也會舉步維艱。
2020年7月28日

深圳最嚴調控:房地產還是支柱麼?

周浩:房地產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十分關鍵,但已不再是經濟支柱;我們短期可以忽視租售比,但房地產投資已失去經濟意義。
2020年7月21日

深圳最嚴調控來臨,中國房價走向何方?

徐瑾:深圳樓市遭遇最嚴調控,對其他城市影響如何?房地產不僅僅是投資品,更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金融資產。
2020年7月16日

Lex專欄:躲過初一,還有十五

無論是去年的政治動盪,還是新冠疫情,香港的房地產商都沒有遭受太嚴重的衝擊,但香港經濟正開始發生一種根本性變化。
2020年5月26日

學區房的階層遊戲,要涼了麼?

徐瑾:對學區房抑制,會逐漸成爲主流。這是否意味著學區房一定暴跌?從住房的邏輯,反觀學區房,會更清晰:學區房,逐漸由投資品變爲消費品。
2020年5月7日

中國地產大亨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由於未能償還一家中國信託公司的貸款,中國房地產巨擘泰禾集團的董事長黃其森被列入國家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020年4月26日

中國主要城市新房價格3月份小幅上漲

3月份,中國70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房價環比上漲0.1%,新房價格同比上漲逾5%。
2020年4月16日

房產泡沫背後的貧富差距和勞動力市場效率

胡月曉:房地產泡沫阻礙了人口流動。房地產作爲財富分配主管道,不利於經濟可持續成長,也傷害勞動力市場效率,不利於中國經濟轉型的推進。
2020年4月9日

房地產市場:小陽春還是寒冬凜冽?

劉遠舉:央行的確在透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目的是降低融資成本 優化供給結構,給予小微企業更多支援,這很難導致樓市火爆。
2020年4月9日

中國房地產行業現衰退加劇跡象

數據顯示中國3月房地產市場尚未恢復正常,甚至可能還在惡化。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重振疫情之後的經濟成長。
2020年3月24日

疫情次生影響嚴重衝擊中國房地產業

中國爲遏制新冠疫情而封城的次生影響來襲,處於震中的是房地產行業,2月份前100家房企銷售業績下降44%。
2020年3月20日

分析:怡和拿下上海地塊

一向行事謹慎的怡和集團,在新冠疫情嚴峻的2月以311億元人民幣購入23英畝上海地塊,首次在內地押注大規模買入並持有地產。
2020年3月15日

新冠疫情使中國地產開發商違約風險上升

新冠疫情導致房地產銷售受到影響,並使開發商獲得現金的管道逐漸枯竭,最脆弱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違約風險。
2020年3月6日

疫情打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

地方政府紛紛採取行動緩解新冠疫情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衝擊,讓他們推遲支付土地出讓金和稅款,但這些企業仍面臨鉅額債券今年到期的壓力。
2020年2月16日

Lex專欄:疫情擊中開發商的弱點

政府難以遏制住的房價飆漲,新冠病毒讓它冷了下來。未來幾周,中國負債最重的房地產開發商將迎來迄今最嚴峻的考驗。
2020年2月12日

新冠疫情打擊中國房地產業

疫情的爆發沉重打擊了中國43兆美元的房地產市場,開發商關閉了售樓處,潛在的購房者推遲了物色新房的計劃。
2020年2月7日

中國富豪以創紀錄高價買倫敦豪宅

中國房地產大亨張松橋的家族辦公室有望以逾2億英鎊的價格買下倫敦豪宅。如果成交,將創下倫敦房價紀錄。
2020年2月4日

中國經濟如何擺脫地產依賴?

樊磊:放鬆房地產調控,會導致經濟回到依靠地產的老路上,產生新的金融風險,而且對於政府公信力也構成打擊。房地產調控何去何從?
2019年12月17日

OYO面臨中國酒店業主不滿

軟銀投資的印度酒店集團OYO因沒有兌現其向中國酒店業主承諾的保底金額,正面臨業主聯合維權。
2019年12月17日

抗議活動對香港房屋業主們的影響

6個月的抗議活動使香港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急劇下滑,房價下跌,香港的房屋業主們現在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2019年12月2日

中國房地產熱潮支撐「中國夢」

儘管很多專家唱空中國房地產,但這個市場仍在支撐著中國經濟成長。沒有異議的一點是,這個市場不會整體崩盤。
2017年10月30日

圍繞中國「經濟奇蹟」的多空辯論

以亨德利爲首的一小羣對沖基金經理,認爲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泡沫,所以,他們正做空中國。而其他人則認爲,中國的經濟奇蹟仍將繼續。
2020年8月10日

中國須防樓市崩盤

即使是最堅定的「泡沫否認者」也承認中國房價過高。關鍵在於,考慮到中國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中國政府能否讓房價逐步下降而不導致泡沫爆裂呢?
2015年6月7日

中國是「泡沫之源」?

龍洲經訊董事總經理葛藝豪:沒有人敢說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存在嚴重失衡。但是,那些押注於中國房地市場崩盤的人,可能等不到那一天,自己就已陷入了破產境地。
2015年3月11日

中國是一個大泡沫?

《中國經濟季刊》董事總經理米勒:中國城市化的規模非常巨大,甚至還需要更多的投資,即使這些數字在華爾街看來是「不可持續的」。
2015年1月27日
|‹上一頁‹‹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