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外企

巴斯夫大中華區負責人成CEO熱門人選

負責巴斯夫中國業務的董事會成員凱禮目前是最受歡迎的人選,他與巴斯夫100億歐元投資湛江一體化基地的決定密切相關。
2023年7月20日

留不留在中國,這是一個問題

馮鬱青:美國公司Glo的經歷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要和中國脫鉤不是那麼容易,儘管歐美政府多年來一直呼籲迴流——將外國投資從中國轉移出去。
2022年4月22日

從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商業環境調查》看中美衝突

王英良:報告反映了中美關係面向「弱合作,強競爭」的現實下,美國企業的焦慮和不安。但衆多美國企業是理性的,不會輕易選擇離開中國市場。
2022年1月5日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給中國的930條建議

伍德克領導的這個具有影響力的外國企業團體,因建言中國放棄「自力更生」而捲入輿論漩渦。新近發佈的建議書聚焦「雙循環」,提示該政策演變風險和對在華外企的影響,敦促中國繼續改革和開放。
2021年10月11日

創變者高羣耀

徐瑾:從微軟到萬達,再到創業。偉大的,不是人物,而是時代。創變四十年的高羣耀不簡單,但是更不簡單的,是創造他的時代。他的人生演算法是什麼?
2019年11月3日

歐盟商會:在華外企應注意「社會信用」體系帶來的風險

中國歐盟商會稱,中國正在籌建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可能據此對企業實施更嚴厲懲戒,而在華外企對此沒有做好準備。
2019年8月28日

「豬門」事件令瑞銀在華業務受挫

多家大型中國國企因「豬門」事件與瑞銀斷交,隨著貿易戰讓中國與西方脫鉤,跨國公司以後還可能面臨嚴峻得多的局面。
2019年6月20日

中國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的訊息嚇到外商

中國美國商會前主席吉莫曼表示,這簡直就是撒了一張大網。中方含糊的措辭更是讓外國高階主管們想起了兩個加拿大人的遭遇。
2019年6月5日

20%在華歐洲企業稱被迫轉讓技術

歐盟商會的調查顯示,被迫轉讓技術的歐洲企業數量在過去兩年裏翻了一番,美中談判並未讓強制轉讓技術現象減少。
2019年5月21日

在華跨國公司表現兩重天

中國經濟放緩之際,在華跨國企業的境況並不相同。面向消費者的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能源和醫療行業表現強勁。
2019年5月20日

美情報官員警告科技企業在華經營的風險

美國情報官員舉辦了一系列機密簡報會,警告美國企業及其他組織在華經營的風險。此舉進一步表明美方對美中貿易的態度越發強硬。
2019年5月20日

在華外企面臨網路安全檢查

中國在「等級保護制度」基礎上強化的網路安全規則將在12月實施。一些外企正被調查是否存在網路安全違規行爲。
2019年5月16日

企業文化的「父愛」和「母愛」

周掌櫃:現階段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批判外企的「低效率」以及外企員工不「拼搏」,聽起來像是批評被母親慣壞了的孩子。而事實確實如此嗎?
2019年5月14日

中國緩慢改革對跨國企業不利

中國延遲的改革讓本土企業有時間鞏固市場主導地位,跨國企業獲准進入時,可能面臨一個失去機會的不利市場。
2019年2月21日

在華外企日益沮喪

儘管在華外企擔心美中貿易戰對業績造成短期影響,但也有許多企業相信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已經破裂。
2018年6月4日

西方珠寶品牌著眼中國市場

西方珠寶商紛紛與中國設計師或中國公司達成合作,以求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但這個願望需要實質性內容作支撐。
2017年10月9日

從肯德基到紅板報:「全球在地化」的演化

黃震: 「全球在地化」已經突破傳統的行銷領域,這不僅是全球化企業進入中國的挑戰,也將是中國崛起的全球化企業「走出去」的新課題。
2017年7月28日

在華外企與本土新創公司的中國式創新答卷

在移動互聯、社群媒體和電商主導的時代,在華外企如何在中國市場調整策略?新創企業如何在創新中找到痛點?
2017年6月16日

川普對中國放軟身段讓在華美企寬慰

在華美國高階主管不再擔心美中爆發全面貿易戰,他們打算推動川普政府重啓與中國達成雙邊投資條約的談判。
2017年4月19日

不再風光的中國「外企白領」

蘇婭:十年前,中國外企白領被認爲是標準的中產階級,而今一些京滬外企白領甚至不再認爲自己是中產階級。
2017年1月13日

光環褪色,麥當勞如何挽留中國人的胃?

在中國,美國速食連鎖店曾被認爲是約會、談判、甚至舉行婚禮的高階選擇,如今卻越來越被視爲平凡之所。
2017年1月13日

在華外企遭遇外匯管制困難

幾家在華經營的歐洲公司近日無法將股息匯至國外,這是中國遏制資本外流的舉措給外資企業帶來問題的首個跡象。
2016年12月7日

外企爲何需要適應印度國情?

希爾:有人曾說,等待印度搞定一切的外資企業會失敗,而那些驚歎印度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公司會做得更好。
2016年11月7日

Lex專欄:百勝在華業務面臨挑戰

根據上週傳出的訊息,百勝在華業務估值相對於其對集團利潤的貢獻可能偏低。這種失衡或許事出有因:百勝在華業務正在陷入掙扎的局面。
2016年3月29日
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