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以色列-哈馬斯衝突

巴以衝突加劇,國際社會須團結反戰

葉勝舟:指望安理會及時制止或改革後製止以色列並不現實,但聯合國其他機構的努力給人以和平的信心,匯聚更多道義和外交的反戰力量。

以色列去年10月7日打響反恐戰爭後,對平民狂轟濫炸,沒有節制,截至今年11月3日,據加沙衛生部門數據,造成巴勒斯坦43341人死亡(約三分之二是兒童婦女)、102105人受傷、240多萬人流離失所;據黎巴嫩公共衛生部數據,造成黎巴嫩2986人死亡(多數死於近六週)、13402人受傷、120多萬人流離失所。

以軍10月8日晚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住宅樓,7人死亡(包括兒童婦女);10日、11日、16日至少三次襲擊聯合國駐黎臨時部隊營地;17日轟炸加沙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一所學校,至少15人死亡;25日突襲加沙北部阿德萬醫院,破壞發電機和氧氣站,導致2名重症監護室內兒童死亡,要求身上插著尿管、輸液管的病人步行離開,男性醫護人員排成一隊脫光衣服羞辱;26日晚兩次空襲黎巴嫩南部奈拜提耶省傑巴爾傑尤恩區,6人死亡;27日空襲加沙北部沙提難民營一所學校,9人死亡(其中3名記者、1名兒童);28日空襲黎巴嫩東部貝卡谷地18個居民點,60多人死亡;29日空襲加沙北部拜特拉希耶一棟五層居民樓,至少109人死亡(其中數十名兒童)、40多人失蹤;11月3日空襲加沙地帶,至少31人死亡(其中僅汗尤尼斯就有4名兒童)。

聯合國不作爲與有所爲

70多年來,美國在安理會多次否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草案,2024年4月18日又一票否決巴勒斯坦「入聯」決議草案。由於美國的長期偏袒,安理會不能履行《聯合國憲章》賦予的「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首要責任,不能制止以色列屠殺平民,即使勉強透過沒有譴責、沒有制裁以色列暴行的決議,也很難執行。所幸聯合國其他機構並未沉默和缺席,依然不懈維護公平與正義,儘管沒有強制約束力。

2024年1月26日、3月28日、5月24日,國際法院(ICJ)三次發佈「臨時措施」,要求以色列防止任何可能使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遭受種族滅絕的行爲,立即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5月20日,國際刑事法院(ICC)宣佈,已申請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以及3名哈馬斯領導人的逮捕令,指控5人都涉嫌「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6月7日,聯合國宣佈將以軍列入「全球侵犯兒童罪犯名單」。由於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多次公開呼籲停火、反對戰爭,10月2日,惱羞成怒的以色列宣佈將他列入不受歡迎的人員名單,禁止入境。10月3日,安理會一致透過主席聲明,全力支援古特瑞斯的工作,不點名批評以色列,「任何不與聯合國祕書長或聯合國接觸的決定都是適得其反的,尤其是在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美國也無力一直硬扛世界,不得不投贊成票。

巴勒斯坦在加沙生存空間越小,但在全球生存空間越大。5月10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透過決議,毫不客氣對4月18日美國在安理會否決巴勒斯坦「入聯」決議草案「表示深爲遺憾和關切」,公開叫板美國,決定自今年9月開幕的第79屆聯大起,巴勒斯坦國在聯合國系統增加行使11項權利和特權。此次擴權後,巴勒斯坦國作爲聯合國觀察員國,除了沒有表決權、作爲候選國參選安理會等聯合國機構席位的權利,其他權利與聯合國正式成員國幾乎一致,這是巴勒斯坦建國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走了步好棋,把握哈以衝突加劇的契機,不顧美國的強烈阻撓,堅持恢復申請「入聯」,從而揭露了美國偏袒以色列的頑固立場,維護了自己和祖國的尊嚴,也爭取了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廣泛同情。如果說有不足,就是他沒有更好效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透過影片和訪問頻繁在國際外交場合亮相,頻繁用事實和證據指控以色列涉嫌戰爭、反人類、種族屠殺等行爲。

公道在人心,和平最可期。以色列持續屠殺平民、升級戰爭,如今和俄羅斯、北韓一樣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鄙視,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越來越多國家離席抗議。內塔尼亞胡9月27日在紐約第79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言,以色列代表1月23日和4月28日在安理會上發言、6月6日在日內瓦國際勞工大會第112屆會議上發言、10月14日在維也納《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第12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言、10月15日在日內瓦第149屆各國議會聯盟大會上發言,都出現其他國家代表大規模離席抗議的正義場景。

國際社會須團結反戰

9月1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表態,支援巴西、印度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純粹是順水人情。聯合國是二戰後美國帶領戰勝國成立,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既是二戰勝利果實,也是戰後國際政治秩序重心。

安理會五常不會希望任何第六國分攤它們的核心權益,對安理會改革也有各自的偏好。例如美國就支援日本、德國、印度入常,俄羅斯反對日本、德國入常,中國反對日本入常,英、法對德國入常曖昧,其中的博弈和談判非常艱難。如果2045年二戰結束100週年之際,安理會能實現改革已經謝天謝地,預測常任理事國必定擴員,但新增的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的機率微乎其微。

美國作爲全球霸主、唯一超級大國、以色列主要盟友,庇護以色列的既定立場不會改變,指望安理會及時制止或改革後製止以色列屠殺並不現實,遠水解不了近渴。但聯合國其他機構的努力給人以和平的信心,國際社會有更多手段,匯聚更多道義和外交的反戰力量。

聯合國大會可以繞過安理會和美國否決,壓倒性多數透過新的決議,呼籲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從而孤立美國、以色列;要求以色認真執行安理會2712(2023)、2720(2023)、2728(2024)、2735(2024)號決議,解除阻礙大批次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一切障礙,包括爲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繼續實施人道援助提供便利。如果以色列堅持不停火、或繼續違反國際人道法,呼籲在多邊外交場合上以色列代表發言時,更多國家代表集體離席抗議;呼籲更多國家與以色列斷交、或兩國關係降爲代辦,至少要召回駐以大使,暫時凍結兩國外交關係。

2017年9月3日,北韓非法舉行第六次核試驗(還是氫彈),多國隨即與北韓斷交或召回大使。新一輪中東衝突爆發以來,拉美國家的外交反應明顯強於伊斯蘭國家,玻利維亞(2023年10月31日)、哥倫比亞(2024年5月2日)、尼加拉瓜(2024年10月11日)等國已經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係,智利(2023年10月31日)、約旦(2023年11月1日)、巴林(2023年11月2日)、宏都拉斯(2023年11月3日)、土耳其(2023年11月4日)、南非(2023年11月6日)、巴西(2024年2月19日)等國已經召回駐以大使。

9月24日,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織方宣佈,因製造加沙人道主義危機,自2025年起以色列參賽者「不會被認定爲代表以色列」。下一步,國際社會還可呼籲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奧委會做出決定,參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迅速制裁俄、白俄的先例,禁止以色列運動員以國家名義參加奧運會;呼籲所有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響應,以色列國旗、國歌不得在國際體育比賽中亮相,以色列運動員不得代表國家參賽。

指望以色列良知覺醒過於天真,只有戰場上的代價升至無法忍受,以色列纔有可能被迫停火。10月26日,爲報復伊朗10月1日約200枚彈道飛彈襲擊,以軍出動約100架戰機透過伊拉克領空,對伊朗德黑蘭省、胡齊斯坦省、伊拉姆省數十個軍事目標進行三輪「精準和定點打擊」。雙方都剋制,以方照例誇大戰果,伊方照例淡化戰損。以軍未襲擊核、石油、民用設施,伊朗襲擊前一晚收到預警,襲擊後稱「損失有限」,清晰表明雙方都無意直接開戰。既然以色列將戰火燒向黎巴嫩,間隔18年後再次發動入侵黎的地面戰爭,伊朗就有必要再次出兵援黎,拉長抵抗時間。

中東問題的核心依然是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不停火止戰是中東局勢本輪動盪的根源。內塔尼亞胡和以色列極右翼政治勢力,爲了保住執政權力和政治生命,有足夠動力把以色列及其人民綁在戰車上。國際社會還可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地中海地區9個歐盟成員國(MED9)10月11日聯合聲明,「進一步支援黎巴嫩及其人民,包括黎巴嫩武裝部隊」,「重新控制」該國南部領土。

9月以來,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受到以軍「斬首行動」的沉重打擊,領導層幾乎被團滅,同陣營以伊朗爲首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和組織強烈譴責,但以沙烏地爲首的遜尼派伊斯蘭國家和組織異常低調甚至平靜。此時更需要伊斯蘭世界的廣泛團結和統一戰線,暫時放下教派門戶和歷史仇怨,全力以赴促使以色列儘快停火,這符合所有伊斯蘭國家的利益,也符合全球絕大多數人民的心願。

美國新任總統即將揭曉,且2024年12月輪值安理會主席。國際社會應督促新一屆美國政府將中東和平列爲外交首要任務,儘快減少甚至停止對以色列的軍援,儘快斡旋中東實現全面、永久的停火。

(注:作者爲獨立評論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bo.liu@ftchinese.com)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這次美國大選對美國企業意味著什麼?

大選結果將對能源、汽車和製藥等領域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德國的商業模式失敗了嗎?

德國三大主要產業同時陷入低迷,經濟也停滯不前。政客們終於清醒過來了嗎?

Lex專欄:馬斯克利用美國大選出風頭

這位億萬富翁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選票上,但他已利用美國大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暴力是怎樣逐漸成爲美國大選主題的?

在充斥著「前所未有」的極端言論的競選季之後,選民們籠罩在緊張氛圍中。

英國新稅制或使其成爲新的「避稅天堂」

顧問警告說,英國政府取代非居籍計劃的建議將吸引那些尋求短期免稅期的人士

Lex專欄:高階電動汽車有望助力小米登上領獎臺

小米的新車型可能不是每個人的夢想之車,但這家公司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