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吉蓮•邰蒂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維權基金的故事並未終結
FT專欄作家邰蒂:美國埃利奧特集團雖然在與三星的維權大戰中敗北,但仍難以掩蓋維權基金在全球迅猛的發展勢頭。要理解這一點,請先看看維權投資者遊戲背後的那些關鍵數字。
2015年7月28日
用度假營救希臘的笑話
FT專欄作家邰蒂:一位經濟學家開玩笑,提出了個「地中海俱樂部版馬歇爾計劃」。這個笑話之所以好笑,在於它揭示了歐洲政治經濟的兩大矛盾。
2015年7月17日
美國網路防禦戰效率堪憂
FT專欄作家邰蒂:面對頻繁的網路攻擊威脅,美國眾多機構和部門雖然奮然迎戰,但彼此的協作效率卻頗低。也許只有一場足夠嚴重的危機,才能讓官僚們真正聯合起來。
2015年7月14日
美國後院的債務危機
FT專欄作家邰蒂:作為美國海外領地,波多黎各宣布無法償還720億美元債務。美國官員數落歐元區領導人無力解決希臘危機時,應先看一下後院。
2015年7月10日
紐約最大的「蘋果」
FT專欄作家邰蒂:位於第五大道的蘋果旗艦店即將搬出地下室,搬到通用汽車大樓一層;老牌玩具店FAO Schwarz則即將搬出該大樓。
2015年7月9日
美國左翼民粹主義尋找新靶子
FT專欄作家邰蒂:隨著金融危機淡出腦海,美國選民的關切有所變化,左翼民粹主義勢力可能藉此端出各種新主題(從貿易到財富不平等)說事。
2015年7月1日
奧巴馬應向馬雲學習
FT專欄作家邰蒂:就所展現出來的樂觀情緒而言,馬雲比許多現代美國領導人更像美國人。如果奧巴馬想在未來說服選民相信貿易的益處,他可以從三個方面向馬雲學習。
2015年6月15日
金融監管應鼓勵舉報
FT專欄作家邰蒂: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稱,獎勵舉報將引發虛假指控。但近年的金融醜聞告訴我們,若不是一些勇敢的員工揭發內情,很多醜聞永遠不會曝光。
2015年6月10日
金融世界過度膨脹的先兆
FT專欄作家邰蒂:美國企業跨越了一座里程碑:美國國內併購交易價值在今年5月達到2430億美元,創下單月最高紀錄,但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對此的解讀並不一致。
2015年6月9日
我們仍要飛赴各地開會
FT專欄作家邰蒂:在數位化時代,是什麼驅使全球精英飛赴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會議?或許是因為會議提供了人們一個見識圈外思想的安全方法。
2015年6月5日
CDS值得重啟
FT專欄作家邰蒂:儘管信用違約互換(CDS)在過去十年里被用得過多過濫,但它們的核心有一個好的構想,那就是讓投資者能夠押注信用風險,用作風險管理工具。
2015年5月28日
金融業買方成為監管新重點
FT專欄作家邰蒂:金融危機剛剛過去時,全球監管機構把重點放在了提高銀行安全性上,但過去幾年裡,隨著監管改革逐步到位,重點轉向了作為買方的資產管理公司。
2015年5月20日
底特律「廢墟」的啟示
FT專欄作家邰蒂:底特律的政治家、官員和商界正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合作,這對美國的政治兩極分化和僵局有啟迪意義,也值得希臘等其他地方的政府借鑒。
2015年5月18日
警惕上兆美國學生貸款
FT專欄作家邰蒂:過去10年,美國未償還學生貸款增加近兩倍,至1.3兆美元,違約率也高得令人咋舌,其分散性以及監督的難度甚至已堪比次貸危機。
2015年5月13日
紐約路況如此差
FT專欄作家邰蒂:在紐約駕車感覺像是在發展中國家探險。汽車不斷上下顛簸或為了躲避坑洞和橙色錐形路障而突然急轉彎。紐約路況該如何解決?
2015年4月23日
比特幣並未淡出視線
FT專欄作家邰蒂:蘭德•保羅宣布將通過比特幣籌集競選美國總統資金,華爾街的金融人士也在嘗試開發類似比特幣的後台結算系統。比特幣難道又要火起來了?
2015年4月15日
氣候影響商業
FT專欄作家邰蒂:研究表明,寒冷會讓人保守、團結,溫暖的陽光則會促人創新。氣候如何影響我們的商業文化,不應忽視。
2015年4月13日
華爾街精英轉投矽谷
FT專欄作家邰蒂:隨著金融業吸引力逐漸減退,越來越多華爾街資深人士選擇矽谷作為自己的新去處,但誰能預知矽谷不會成為下一個問題纏身的華爾街?
2015年4月9日
通縮真的可怕嗎?
FT專欄作家邰蒂: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表明,增長過程中也會出現通縮。雖然資產價格崩盤會破壞增長,可商品與服務價格下跌卻會帶來好壞參半的結果。
2015年4月8日
藉助人類學家設計更好汽車
FT專欄作家邰蒂:最近汽車巨頭福特為研發實驗室聘請了大批社會科學家,試圖從文化角度研究開車人是如何與汽車互動的。這是一個值得稱讚的舉動。
2015年3月25日
關於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為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熱門文章
1.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2.
拉舍特當選德國基民盟主席
3.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4.
人事更替:朝鮮勞動黨八大的新意、亂象與隱患
5.
美國企業界能與特朗普割席多久?
6.
小米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股價大跌
7.
英國人如何看待死亡與葬禮?
8.
推特封特朗普號事件中的公權、私權與言論自由
9.
美國制定新規以阻止引進中國技術
10.
螞蟻集團IPO擱淺令國際投資機構進退維谷
|‹
上一頁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