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碎的衝突 - FT中文網
瑣碎的衝突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文強與女明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重慶市原司法局局長文強一案引發的種種八卦新聞說明:中國執法部門仍然認爲,從道德上打垮一個人,比從法律上認定他的犯罪事實更重要。
2009年10月23日

一件小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和魯迅先生的文章《一件小事》內容很不一樣的是,在中國主串流媒體中,底層人的「小事」越來越少了。
2009年10月19日

如果建國大業走出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我非常有興趣知道,對於這種政治性格鮮明的電影,中國人和外國人,觀看後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2009年10月12日

失蹤的個體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真正的慶祝儀式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聯歡更需要獨立個體的真誠參與。過度標榜整齊劃一不但沒有意義,而且適得其反。
2009年10月2日

抱怨是一大成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沒有抱怨到抱怨,這是六十年來值得總結的一大成就,可惜官方並沒有這樣想,主串流媒體也不敢這樣說。
2009年9月25日

抱怨是一大成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沒有抱怨到抱怨,這是六十年來值得總結的一大成就,可惜官方並沒有這樣想,主串流媒體也不敢這樣說。
2009年9月25日

鄉愁的幻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我以爲我看到的是自由,但是成都人說那是「休閒」。自由生活著的成都朋友,是以放棄一些工作機會爲代價的。
2009年9月4日

莫將公民權利汙名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法律用語應儘量客觀中立,不帶太多情緒色彩,因此我建議從法律文字中取消「謠言」一詞,可代之以「不實資訊」。
2009年8月28日

「普遍社會心理」之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律師許志永已取保候審。接下來,關於非政府組織在中國該有多大空間等問題,抑或均可期待一個公正的裁決?
2009年8月25日

我看新聞聯播改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某種意義上說,央視《新聞聯播》改版順應了民心,但政治人物日常工作報導不可缺少,這纔是最大的民生新聞。
2009年8月17日

說實話的尷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七•一」前夕,中共黨史專家李忠傑就目前人們的入黨動機發表意見,引起較大的爭論。
2009年7月3日

跳橋者的社會成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很多廣州人都在爲解決「跳橋秀」出謀劃策,但是我沒有看到誰站在抗議者角度來考慮問題。想要討回工程款的陳富超,變成了終身殘疾的陳富超,這是社會的恥辱。
2009年5月27日

從個體遭遇到公共事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在一些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對此次甲型流感顯得特別緊張。事實上,至少從中國網路上看,最近有兩起公共事件的熱度都超過了甲型流感。
2009年5月15日

中國大陸游客的教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習慣」是一種習慣性的解釋,有人認爲中國人就喜歡聚衆喧譁,喜歡亂扔垃圾,喜歡簽名題字。問題是,這些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呢?
2009年4月10日

晉官難當背後的晉人難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假如晉人易活一點,晉官在突發性的層面上可能更好當一些,但是在日常性的層面上也許更難做一些,必須建立更多的制度,接受更多的監督。
2009年4月3日

生存與尊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我覺得真正值得回味的,應該是那句關於生計與尊嚴的說法,儘管這個說法並不是溫家寶的創造,也不是他第一次表達。
2009年3月27日

版式話語的時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2001年到2009年,在全國人大開幕這一天,《人民日報》頭版是怎樣報導的?這可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最近卻被中國網友以戲謔的形式揭示出來。
2009年3月13日

兩會花絮賞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當新聞主體被忽視的時候,這些花絮未免顯得喧賓奪主,何況有些和「兩會」主旨相距萬里。
2009年3月6日

梧桐樹葉響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是個禿子,這個祕密只有他的理髮師知道。後來,梧桐樹葉知道了。風一吹,樹葉都嘩啦啦地響,重複著:「國王是個禿子!」
2009年2月27日

上海話之爭的背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新民晚報》最近一篇文章,引發了方言與文化的論戰。但我覺得,這個「政治正確」的結論偏離了那篇惹事文章的本意。
2009年2月13日

歐巴馬演講的中國文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長平:歐巴馬的權力之路,點燃了無數人心中夢想。很多中國人,在觀看這場盛大的典禮時,心情非常複雜。但是,比心情更復雜的,是他們的表達方式。
2009年1月23日

西藏:真相與民族主義情緒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長平:虛假報導對新聞價值的最大傷害,在於讓很多人進一步放棄了對客觀公正的信賴,而選擇了狹隘民族主義立場。他們從中得出結論說,普世價值都是騙人的玩意兒,只有國家利益的你爭我奪。
2008年4月3日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