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加普 - FT中文網
約翰•加普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讓「間諜」遠離我們的電腦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開始禁用部分黑莓服務。儘管黑莓手機製造商RIM有很強的動機向其妥協,但我們還是希望它繼續抗爭,因爲我們不希望祕密警察審查我們的電腦、窺探我們的私生活。
2010年8月13日

出版商需要多些創意

FT專欄作家加普:出版商挑選、編輯以及行銷作家的作用仍很重要,它們如今面臨電子出版商和代理商的雙重夾擊。出版商若要生存發展,不管是經商模式,還是創新,都不能僅僅靠老一套的做法。
2010年8月5日

商業賄賂與政治交易

FT專欄作家加普:賄賂與政治交易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灰色地帶。對向官員行賄的企業課以罰款,同時卻把與政府進行的交易視爲不得已而爲之,這有違道德。
2010年7月23日

缺乏自知之明的美國政客

FT專欄作家加普:從石油鑽探技術到糖尿病藥物,美國國會議員們似乎無所不知。他們常常像法官一樣,要求企業出示大量檔案,從中挑選出對自己有利的雞毛蒜皮,對商界事務指手劃腳。
2010年7月21日

移動贏家難通喫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更有可能出現的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格局,蘋果的iPhone與黑莓(BlackBerries)、Android、塞班(Symbian),可能還有奔邁(Palm)相互角力,各領風騷一段時間。
2010年7月12日

CEO如何應對危機?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發生後,BP遵照教科書上應對危機的方法,由CEO到一線主事,可欠缺公關經驗的唐熙華,早早就成爲衆矢之的,敗下陣來。
2010年6月30日

下一個企業「罪人」

FT專欄作家加普:美國國會和歐巴馬對付BP的手段,與作爲民主黨「金主」的侵權律師頗爲相似。這讓人想到了1998年菸草協議,當時菸草公司被迫做出鉅額賠償,後被挪作他用。
2010年6月23日

默多克必須走精英路線

FT專欄作家加普:更大的標題,更短的報導,更多綜合新聞,更少專業資訊——這是默多克一貫的模式。但是,如果他想讓讀者爲《泰晤士報》在線新聞付費,就必須提高專業性。
2010年6月8日

漠視用戶私隱的Facebook

FT專欄作家加普:社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祖克柏對用戶的私隱權表現出一種近乎鄙夷的漠視。這是不可接受的,我們應該迫使他在乎這個問題。
2010年5月18日

英國石油公司是怎樣陷入「深水」的

FT專欄作家加普:「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事故與其說反映了英國石油公司(BP)的不當行爲,不如說反映出超大型石油公司必須冒著巨大的安全及環境風險鑽探石油。
2010年5月11日

「欠管」的評級機構

FT專欄作家加普:評級機構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扮演了比投行更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它們評爲AAA級的次級抵押貸款證券變得一文不值,政府本來沒有必要出手紓困。
2010年5月4日

短期貪婪害了高盛

FT專欄作家加普:高盛前高級合夥人利維曾說,該行應該「長期貪婪」,即爲了長期利潤而放棄短期好處。但在CDO產品上,高盛的貪婪眼光顯然不夠長。
2010年4月26日

金融危機中的「明星」

FT專欄作家加普:在此次危機中,CDO令許多大型華爾街投行一敗塗地,但有一隻名不見經傳的對沖基金,憑著協助推出許多CDO獲利豐厚。
2010年4月22日

iPad的誘人與「恐怖」

FT專欄作家加普:iPad能否讓出版商受益?我的答案是:既能又不能。與早期的CD-ROM相似,這種媒介適於提供多媒體內容,但製作成本高昂,很難盈利。
2010年4月12日

西方企業如何在金磚四國打拼?

FT專欄作家加普:西方企業若想在金磚四國成功,就必須轉變思維。那種指望品牌認知和西方市場經驗就足以應付局面的想法,已經過時了。
2010年2月3日

金融賭博與政治賭博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歐巴馬政府又在採取措施限制高盛與其它銀行了。美國國會到底會如何施行這些限制,目前仍有待觀察——這很可能會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政治鬥爭。
2010年1月26日

手機「戰場」狼煙起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上世紀80年代,蘋果在臺式電腦領域輸給了微軟;如今,同樣的事情很可能在手機網路領域重演。不過這一次,谷歌與蘋果都採用了一種半開放的策略。
2010年1月11日

資金誠可貴 自由價更高

FT專欄作家加普:美國各銀行無不急於退出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以擺脫其對經營和高階主管薪酬的限制。這既說明Tarp的成功,也暴露該計劃並未帶來結構性改革的敗筆。
2009年12月24日

吊吉百利股東的胃口

FT專欄作家加普:在英國,併購大戰的勝負不是取決於個人魅力或企業文化,而在於股東能得到多少利益。
2009年12月3日

如何重塑中國模式?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當今世界的規模,已不足以繼續消化中國的出口成長,中國需要改變發展軌跡。
2009年11月20日

傳媒業危機是好事

FT專欄作家加普:我們不需要統計數據,就知道媒體公司,如唱片、製片廠、報社等,面臨一場利潤率危機,但數字可以證實這點。
2009年11月17日

巴菲特爲什麼投資鐵路?

專欄作家加普:巴菲特聲稱,收購BNSF鐵路公司是「把所有籌碼都押在了美國的未來上」。在他的樂觀言論背後,這筆交易卻透射出他對美國的前景並不看好。
2009年11月9日

不可缺的賭客

FT專欄作家加普:我的同事約翰•凱提出,「大得不能倒」的銀行應該分成兩塊:公用事業和賭場。但我認爲還要加上一塊,那就是去賭場賭博的人。
2009年11月3日

應該允許高盛破產

FT專欄作家約翰•加普:如果納稅人能夠意識到,高盛的獎金只是股權合夥制的一種形式,而且在未來任何危機中,高盛都可以破產,公衆蓄勢待發的憤懣之情可能會有所減弱。
2009年11月2日
|‹上一頁‹‹56789101112131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