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 FT中文網
中國紀事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詞窮之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中國的複雜性被過分誇大了,它並不難理解。只是因爲捲入的人太多,歷史太長,人們太習慣繞來繞去,它纔不斷地重複自身。
2009年9月11日

另一種幻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人們經常對複雜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現實視而不見,只看重極度簡化的方案,結果往往是另一次巨大的幻滅。
2009年8月27日

雍正助推的暢銷書合作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曾靜的指責在一瞬間觸及到了雍正的內心,激發起他爲自己辯護的熱忱。於是,書籍出版史上最奇特的合作開始了。
2009年8月13日

我們這一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倘若我們不能直面深層困境,用膚淺的時髦來轉移對它的理解和改善,那麼我們只能被證明是輕飄飄的一代。
2009年8月7日

歷史的傷口(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最強者並非永遠能保持其主人的地位,除非他將力量轉化爲正義,將服從轉化爲責任。──盧梭
2009年7月30日

脆弱的自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爲一杯咖啡而顯得義憤填膺,顯得我們是一個心智上多麼不成熟的國家。而真正的精英要像警惕權力一樣,警惕公衆的情緒,他們兩者都經常滑向極端。
2009年7月26日

帝國的遺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很多時刻,對官府的失望和挫敗,還有對整個環境的深深的不確定性,轉化成了對械鬥另一方更深刻的殘忍。
2009年8月7日

荊州隨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是瞎了眼的博爾赫斯,讓我不斷想起荊州。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圖書館裏,在無盡的黑夜裏,他一心幻想著帕潘草原的夕陽。
2009年7月9日

鍍金的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香港的經濟成功,經常使人們忘記她更重要的故事——從一個純粹的殖民地,是如何一步又一步變成了一個運轉良好的中國人的城市……
2009年7月2日

希望和幻滅的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一切都似曾相識吧!希望和幻滅的故事,是人類歷史的主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更是不斷上演。
2009年6月25日

澳門—廣州—上海—香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只有將香港放在500年的中西方交流的歷史中,同時置於中國沿海的廣闊地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香港對中國歷史的意義。
2009年6月21日

「激揚」編輯部的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坐在戈雅咖啡館的露天平臺,這些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生,就像他們編的刊物一樣,純真、乾淨、有朝氣、也充滿困惑。
2009年6月18日

武大的往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去武漢大學作演講。它的校園,比我想像的更美。我們曾本能地相信,這種環境將孕育出更獨立、更自由、視野更寬闊的一代人,而他們將把中國帶入一個新時代。
2009年6月11日

那些丟失的東西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粗俗經常戰勝高尚,強權也經常擠壓正義,物質則吞噬精神。但是,倘若我們因此喪失了對高尚、正義、精神的確信,這或許纔是徹底的失敗。
2009年6月4日

中國的味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們丟失掉的不僅是他們那一代的純真和勇氣。我更感到還有那股濃烈的情感,它深藏於一代代最優秀的中國人身上,讓他們即使在悲觀的時刻,仍有行動的勇氣。
2009年5月31日

隨感四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汶川地震一週年時,我想起了梁啓超的國權與民權之爭,想起德富蘇峯對於中國人「個體主義精神」的感慨。
2009年5月14日

一名村主任的故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倘若村莊的自治權力得不到保證,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得不到制衡,即使村子中有了再多的大學生村官,仍難以保證農村的健康發展。
2009年5月7日

模糊的五四神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5月4日的激情和權力達到巔峯的時刻,這場運動也耗盡了它的生命力。那些年輕人,急躁地試圖改變世界,而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常犯錯誤。
2009年4月30日

混合的信號(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三個片段將是理解中國的角度。
2009年4月23日

被混淆的記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對斯大林的判斷突顯了俄羅斯人對歷史和今日的態度,一種危險的傾向正在形成,俄羅斯人記住了斯大林時代的強大,卻忘記了其付出的可怕的、可說是人類慘劇的代價。那我們呢?
2009年4月16日

被遮蔽的陳獨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他們目睹中國跌入谷底,親歷傳承千年的價值觀系統的崩潰,體驗著作爲睜開雙眼的一小羣人的悲憤與無力——既不知如何抵禦外來的侵蝕,也不知如何去喚醒沉睡的大衆。
2009年4月9日

幻象的消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這部名叫《中國不高興》的書,只不過是幾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對自己的國家歷史的一知半解、卻狂熱的臆語。如果硬要找它的可取之處,或許是它真實的反應了2000年至2005年期間,中國社會的某種情緒。
2009年4月3日

桐城的吳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誰也未曾想到,這個瘦小男子孤注一擲的行動將成爲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時刻——一個暴力的、激進的時代正式開始了。他鼓舞起了社會,但這鼓舞導致的結果,卻可能並不是他最初所期望的。
2009年3月26日

刺殺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那真是個興奮、豐富、刺激而又混亂的年代。這是那個時代的風尚,青年人四處遊蕩、結交、爭辯、辦報,有時他們還一起做炸彈。
2009年3月19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