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起訴高盛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Deliveroo首日上市暴跌,倫敦金融城敗興而歸

週二,Deliveroo的IPO演砸了。對於有志於吸引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的倫敦來說,現在的心情,就好像點了美味的外賣,等菜送到的時候,已經冰冰涼了。
2021年4月1日

高盛是初級銀行家需要的「火之洗禮」

科特里爾:我剛入職高盛時的通宵工作經歷以後將爲我打開一扇扇大門,我的努力也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2021年3月30日

Archegos爆倉給華爾街提出尖銳問題

當一些知名投行讓一個華爾街無名之輩的家族理財室積累巨大槓桿時,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這件事會不會引發一場金融危機?
2021年3月30日

美國企業拉響通膨預警

從製造業巨擘到玩具廠商,很多行業都已真切感受到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2021年3月29日

阿波羅-雅典娜:新的波克夏哈薩威?

私募股權公司與保險公司300億美元的合併讓部分股東感到安心,但股市依然心存疑慮。
2021年3月23日

高盛CEO承諾不讓員工週六加班

上月,一份高盛初級分析師抱怨該行超高工作強度的幻燈片引發廣泛關注。該行CEO蘇德巍承諾著手改善。
2021年3月23日

中國通膨率會繼續處於負值區域嗎?

歐洲央行會加大力度限制債券收益率嗎?美國通膨反彈的速度有多快?
2021年3月7日

美國公司從新冠疫情中恢復

人們對美國企業第一季度盈利的樂觀情緒正在上升。
2021年3月6日

該不該繼續看空美元?

美國經濟反彈以及美聯準的加息預期,正在讓年初看空美元的市場人士期待落空。但押注美元仍然面臨兩難。
2021年3月5日

投資選擇題:獲利離手還是堅定持股?

投資策略中,是否長期持有一隻股票的決定性因素可能並不是公司的業績表現,反而與投資經理的立場和心態息息相關。
2021年3月3日

銅的牛市還能繼續嗎?

2月份美國的招聘人數增加了嗎?歐元區通膨會繼續上升嗎?
2021年2月28日

綠色鋼鐵:全球科技競賽的新跑道

在石油和天然氣面臨巨大壓力之後,重工業在氣候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如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視。
2021年2月15日

市場前瞻:英鎊能否維持漲勢?

在封鎖的打擊下,英鎊能否保持漲勢?美聯準決策者對通膨有多擔心?美國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油價崩盤結束了嗎?
2021年2月14日

比特幣:「數字鬱金香」還是新的黃金?

伊隆·馬斯克和美國最古老的銀行對這種加密貨幣的擁護,表明它開始贏得機構認可。
2021年2月13日

GameStop是否預示著新的散戶交易時代?

個人投資長期下滑的趨勢現在可能正在扭轉。
2021年2月8日

拜登的刺激計劃會對美聯準政策產生什麼影響?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尋找美聯準主席傑伊•鮑爾發出的任何信號。
2021年1月25日

爲什麼大銀行走向全球如此艱難

與其他行業一樣,銀行也很難從全球化中獲利。
2021年1月12日

Lex專欄:香港結構性產品退市發出的信號

受美國製裁影響,多家美國銀行計劃將在香港上市的500隻結構性產品退市,投資者應該聽懂它們發出的撤退信號。
2021年1月12日

三家美國投行計劃將500隻結構性產品從港交所退市

此舉是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對川普行政令作出的回應。而港交所並不認爲這會對香港結構性產品市場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2021年1月11日

全球投行實現創紀錄費用收入

隨著企業競相籌集資金以求挺過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今年從爲客戶承銷債券和股票發行賺取高額費用。
2020年12月30日

華爾街新股火爆攪動記憶陰影

市場對高估值科技企業IPO重燃熱情,讓許多對網路泡沫仍心有餘悸的投資者感到不安。投資人士稱,這是泡沫的跡象。
2020年12月18日

讓女性擔任經理對公司股價有利

貝爾:高盛透過分析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斯托克6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數據發現,高層擁有更多女性的歐洲上市公司受益於強勁的股價表現。
2020年12月15日

高盛尋求在華合資證券公司全部股權

根據FT看到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這家美資銀行已簽署一項最終協議,並啓動監管程式,擬向其中國合資夥伴買下高盛高華全部剩餘股份。
2020年12月9日

特斯拉擬增發股票 籌資50億美元

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在申報檔案中表示,它將擇時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新股。該公司股票本月將被納入美國基準股指標普500指數。
2020年12月9日
美國證交所對高盛提起的訴訟稱,就在2007年次貸泡沫破裂之前,該銀行與對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合作,行銷某些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證券。當時高盛並未告訴買家,他們在購買由保爾森親自挑選的貸款的一部分權益,而保爾森本人對次貸市場的看法非常悲觀。換句話說,保爾森挑選這些貸款,是因爲它們有很高的違約可能性。買家也沒有被告知,保爾森策劃這宗交易的目的,就是做空他們正要做出的投資。這宗交易最終讓他賺得約10億美元利潤,而買家的投資虧了本。
|‹上一頁‹‹29303132333435363738››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