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申報》:一個現代公共媒體的晚清樣本

資深媒體人李禮:《申報》這張扮演批評監督角色的報紙,讓中國人初步意識到,包括官方決策在內的一切問題,皆可以用公開方式討論,而非昔日威權政治下的命令。
2016年2月10日

中國警方承認控制了三名失蹤香港書商

廣東警方發給香港警方的覆函稱,這三人因涉嫌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而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2016年2月5日

香港失蹤書商桂敏海在中國央視認罪

瑞典公民桂敏海在電視上供認了12年前的一次酒駕罪行
2016年1月18日

李波失蹤讓香港出版商人人自危

向中國內地遊客銷售禁書的香港書店的老闆、持有英國護照的李波已在香港失蹤十餘日,而他的同事們已失蹤3個月,外界迄今仍不清楚他們遭遇了什麼。香港出版業及民主社運人士對此感到擔憂。
2016年1月11日

知名維權律師浦志強被判刑

他因犯煽動民族仇恨罪、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因此失去了律師資格
2015年12月22日

讀馬克思論出版自由的感想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出版、言論、結社自由是公民的權利。中國自詡信奉馬克思主義,那就要遵循馬克思的教導,認真實行出版自由。
2015年12月21日

英國批評中國粗暴對待英外交官和記者

英國外交官和記者在試圖旁聽和報導中國知名維權律師浦志強在北京受審時遭到粗暴推搡
2015年12月17日

浦案審判考驗憲法承諾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浦志強案是一個標準的憲法案例,何不將該案判成一個尊重言論自由、信守憲法承諾、彰顯政府誠信、提高司法權威的良好先例?
2015年12月15日

中國學者秦暉新作被迫下架

《走出帝制》一書主要跟蹤研究秦末至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的政治變遷
2015年12月3日

記者命運需要全社會的關懷

FT中文網公共政策評論員劉波:中國那些非因違法犯罪或違反職業倫理等原因而遭到壓制的記者,需要得到全社會的聲援,而不僅僅是新聞界或法律界。
2015年9月22日

靠鉗制輿論來穩定股市將適得其反

中國法律媒體人段宏慶:本輪股市大跌,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信心不足。是繼續透過一些活生生的反面案例,如傳喚記者、鉗制輿論,來加重這種信心流失,還是相反?這是當局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2015年8月27日

中國網路安全法草案的外揚與內抑

對外經貿大學檀有志:中國網路安全法草案試圖對外宣示網路空間主權,對內雖有言論自由風險,但從化解「九龍治網」頑疾來看,從「無憑無據」到「有法可依」已值得鼓勵。
2015年8月4日

中國網路安全法草案的外揚與內抑

對外經貿大學檀有志:中國網路安全法草案試圖對外宣示網路空間主權,對內雖有言論自由風險,但從化解「九龍治網」頑疾來看,從「無憑無據」到「有法可依」已值得鼓勵。
2015年8月4日

英國各界批評政府刁難艾未未簽證申請

英國駐華使館拒絕向這位異見人士發放6個月商務簽證,而只給他20天簽證
2015年7月31日

安倍晉三被批「閹割日本媒體」

日本媒體並未報導安倍在沖繩遭遇的抗議,批評者稱,這說明安倍成功「閹割」了日媒
2017年1月23日

是誰養活了誰?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無論是「喫飯砸鍋」還是納稅人養活黨政官員的說法,都不成立。但對於那些干涉公民權利的官員,並不存在誰養活誰的問題。他們傷害社會肌體,應儘快清除,還可節約維穩費用。
2015年6月23日

一位中國律師被捕引發的漣漪效應

自由之家資深研究員莎拉•庫克:中國律師浦志強今夏面臨審判,很可能因言獲罪。嚴懲一位始終在中國現有政治和法律框架下行事的律師,會發出令人不寒而慄的信號。
2015年6月17日

網路言論的自由與邊界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堅持言論自由並不表明我們認同劉清平辱罵儒家的立場,更不是縱容辱罵,而是因歷史上已經有太多次血的教訓,讓我們看到國家干預言論帶來的災難。
2015年6月16日

美最高法推翻一起Facebook言論定罪

美國最高法院稱,政府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有理性的」人會把埃羅尼斯的發言視爲威脅
2015年6月3日

人權組織批評中國國家安全法草案

稱其將言論自由和宗教活動界定爲刑事犯罪
2015年5月25日

以言定罪是法治大忌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浦志強案單薄的起訴書,是典型的以言定罪,不僅涉嫌違憲,且體現公檢對公民基本權利缺乏敬畏。糾正言論的錯誤,須透過更多的自由言論,而非強迫沉默。
2015年5月22日

中國網路:管控與獲益

中國一直在經濟成長和資訊管制之間艱難地維持平衡。但中國能夠一方面靠網路推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卻過濾掉隨之而來的自由嗎?有人認爲,二者不可兼得。也有人認爲,無論政治氣候和審查狀況怎樣,中國仍將從網路中收穫經濟利益。
2015年5月15日

中國記者高瑜被判7年有期徒刑

71歲的高瑜被控洩露國家機密罪,多家人權組織對判決結果和審判過程表示譴責
2015年4月17日

人民是由制度塑造的

南京曉莊學院邵建:中國若成「告密成風之國」,必須從制度找尋原因。人民告密,不是制度鼓勵,就是出於自身恐懼。如果養成告密風氣的制度不存在,告密便不再有市場。
2015年4月13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