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教育

「虎媽」蔡美兒談「美國華人」身份

劉裘蒂:蔡美兒認爲自己是美國華人,兼具兩國文化特徵。她說,作爲外來人會痛苦,但擁抱這個經歷,能得到更多力量。
2019年5月31日

參與童年者,請對孩子持最大同情

徐海娜:現實中的兒童處在成年人各種以教育之名的控制之下。參與他人童年者,只有對兒童持有最大的同情,才能真正建立和兒童的積極互動關係,使教育真實有效地發生。
2019年5月30日

博士學位還是工作?

布萊克:讀博還是工作?要回答這個問題,瞭解自己的根本動機很重要。吸引你的到底是什麼?
2019年5月27日

「熊貓媽」育兒心得:放鬆

在虎媽們奔忙的當下,有三個成功女兒的「熊貓媽」武伊齊茨基寫書介紹育兒技巧,其主要哲學可歸納爲「放鬆」。
2019年5月23日

中國生源申請美國名校將更難

肖經棟:校友子女、體育特長生和提前錄取被視爲美國名校「不公三要素」,目前在中國影響不大,但未來就不一定了。
2019年5月22日

美國名校「逆境評分」影響亞洲生源嗎?

劉裘蒂:美國將在SAT考試中照顧「逆境家庭「學生。耶魯本科招生主任昆蘭說,目前「逆境評分」只針對美國生源。
2019年5月21日

體育課真能讓孩子愛上運動嗎?

徐海娜:中國的教育體系一向重視體育,但學校裏的體育課是否真能培養起孩子對運動的熱情,卻要打個問號。
2019年5月16日

深圳高考移民背後的中產價值觀笑話

劉遠舉:不管是高考公平問題,還是加班問題,只能看到中國人透過跑贏同伴實現自救,看不到協同一致的公共態度。
2019年5月15日

巴黎政治大學校長:看重對世界有好奇心的學生

彌雍表示,社會科學最重要的意義是培養有見地、能夠積極參與並改變社會的公民。巴政在錄取時看重學生的好奇心、對世界的興趣,與參與感。
2019年5月15日

學習外語戳破國界氣泡

學習外語能夠爲你打破最大的「過濾氣泡」,讓你接觸不同的視角,保持對世界的開放。
2019年5月8日

梁靜:創業的女性有得也有失

松鼠AI合夥人梁靜坦然面對自己生活與工作中的「不平衡」。成長於一家兩代女性創業的創業世家,她對事業、家庭,和人生價值有著不一樣的理解。
2019年5月6日

當美國名校募捐文化遭遇中國富豪

肖經棟:美國名校有成熟的募捐體系,但在中國鮮有募捐活動。中國富豪透過中介捐贈不僅顯得功利,且易受騙。
2019年5月6日

平等的科舉,爲什麼導致落後

徐瑾:科舉文化,是中國歷史的密碼。科舉最大優點是平等,但是這種平等,並非沒有代價。科舉對所有人,展示了飛黃騰達的可能性,同時也使得社會邁向了封閉單調。
2019年5月9日

花鉅款讓女兒上美國名校的中國家庭喊冤

山東步長製藥實際控制人的家庭表示,當初他們以爲650萬美元是給史丹佛大學的普通捐款,與他們的女兒被該校錄取無關。
2019年5月5日

《特權窮人》:精英大學中的貧困生

《特權窮人》一書描繪了「雙重劣勢者」與「特權窮人」的心酸大學生活,也讓人一瞥極富和中產學生的狀況。
2019年4月26日

我家的美國大學巡遊

馬斯特斯:不久前,我們全家完成了美國人的一件人生大事:大學巡遊。美國大學招生流程複雜、競爭激烈,大學巡遊絕非罕事。
2019年4月25日

從河南小村到哈佛的不尋常之路

段孟宇:中國超過一億留守和流動兒童中,不乏比我天資更好更努力的人。如果他們得到和我一樣的教育機會,我堅信他們也一定可以做出很多精彩的事情。
2019年4月24日

預防青少年自殺,要先解決兩個問題

徐海娜: 我想談兩方面感受,一個關於人生價值和意義,另一個關於如何有效與青少年溝通。父母子女一場是相扶相攜,不要「相愛相殺」。
2019年4月21日

「小升初」裏的經濟學:跨期選擇

李靜:小升初只是孩子教育發展的一個時間點,但父母過高的預期和短視行爲,如同經濟學跨期理論中對跨期因素的過高折現率,卻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在的傷害。
2019年4月18日

中國缺乏的不是自由精神,而是保障自由的制度安排

黃屏:若說中國的先賢沒有踐行和要求過人間的以自覺自律爲底色的各類自由,是極其不公正的,只是他們不以「自由」這個現代辭彙來指代罷了。
2019年4月17日

羅德獎學金:歷史最悠久的獎學金有什麼特別?

已有116年曆史的羅德獎學金今年將進行第五屆中國「羅德學者」的評選,羅德基金會首席執行長柯理思博士接受FT中文網的專訪,聊了聊羅德獎學金的前前後後。
2019年4月16日

國際學校公佈大學錄取結果的利弊

肖經棟:中國國際學校大多選擇公佈錄取結果,這有助於招生和保持透明度。但也有學校希望強調教育過程而非結果。
2019年4月10日

創新者是天生的嗎?

王軍:美國經濟學家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創新者的微觀視角:創新者是些什麼人、他們的家庭出身要緊嗎等等。
2019年4月10日

爲什麼跟父母談論理想那麼難?

劉韻瑩:很多事情無關原則,我們與父母的劍拔弩張恰恰源於對這段親情關係的無力感。
2019年4月8日
|‹上一頁‹‹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