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花旗至少五成獎金以現金支付

而英、德等國投銀已大幅調低現金支付比例,引發歐洲銀行業或將失去競爭力的擔憂
2014年1月27日

大投行盈利能力不及「第二梯隊」

麥肯錫報告顯示,世界前13家最大投行的效率和盈利能力都低於排名在其之後的200家
2013年11月21日

Lex專欄:戴蒙的困境

雖然摩根大通已計提鉅額訴訟撥備,但該行今後幾個季度的訴訟費用仍充滿變數。如果經濟不能改善、該行不能實現盈利,那麼首席執行長戴蒙下臺的日子就不遠了。
2013年10月12日

禍福自招的摩根大通

FT專欄作家加普:摩根大通成爲衆矢之的,儘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風水輪流轉,不過其首席執行長戴蒙也把該行變成一個本不該如此顯眼的靶子。
2013年10月11日

美國兩投行有意出售金屬倉儲業務

LME提議的新規有意調整庫存制度,縮短金屬交付等候時間,會降低倉儲業務吸引力
2013年7月15日

亞洲戰略未能解救全球銀行

對於在亞洲開展經營的企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來說,過去兩年非常艱難。各全球銀行的多項核心業務放緩,迫使它們對業務、管理與運營加以反思。
2013年3月15日

投行的亂世機遇

英國作家歐格:對銀行業來說,再也沒比現在更亂的時候了。但混亂就意味著機遇,眼下正是重塑、重組投行業的理想時機。該行業急需重樹自身在現代經濟中的角色。
2012年12月7日

馬克思當銀行家?

Oxford Investment Partners聯合創辦人斯特恩伯格:如果馬克思在世的話,他會在銀行工作,因爲銀行已經達到了「共產主義」的完美狀態。
2012年11月22日

投行沒有回頭路

巴克萊前CEO泰勒:在未來20年成功的金融機構,一定是那些徹底改造商業模式的機構。最近宣佈裁員1萬的瑞銀,可能正在發起一場大膽轉型。
2012年11月16日

英國投資銀行家嚮往新加坡

據調查,在英國工作的投資銀行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更願意到新加坡工作,這或預示著未來十年金融業重心將轉移到亞洲。
2012年8月28日

香港銀行家們:該充電了

香港投資銀行業的就業形勢很差,雖然目前還看不到外籍銀行家成批出走的跡象。失業者要在銀行業重新找到飯碗比較難,他們急需補充技能。
2012年7月6日

大型銀行收入分配「重員工、輕股東」

根據FT獲得的數據,金融危機後,全球大型銀行的員工成本與收入之比大幅上升,而股票分紅佔比大幅下降。但銀行業正重新檢視這種過於向員工傾斜的分配製度。
2012年6月6日

走向世界的德銀

安舒•賈恩將出任德意志銀行聯合CEO,這是德銀首次由非德語母語人士掌舵。他能否完成一次飛躍,在金融危機之後監管更嚴苛而回報率降低的時代,重塑德銀呢?
2012年5月14日

亞洲投行業乍暖還寒

對開展亞洲業務的投行來說,過去的一年是糟糕的。今年第一季度市況出現好轉,但各家業績仍喜憂參半。亞太地區投行收入佔全球市場份額僅爲五分之一左右。
2012年5月3日

Lex專欄:全能銀行過時了

證據顯示,銀行在缺乏專業知識或一定規模的領域開展業務,往往會損害股東價值,但各銀行仍樂此不疲。多數銀行是從他們所擅長的少數業務中賺得多數利潤。
2012年3月30日

投資銀行家赴伊拉克尋找商機

最初幾筆大買賣很可能是伊拉克三家電話營運商的首次公開發行
2011年11月28日

瑞銀英國曾內查「流氓交易」

瑞銀新任首席執行長表示將對這家瑞士銀行進行全面改革,可能包括將投行業務減半
2011年11月17日

摩根大通第三季度業績平平

該行投行業務收費下降31%,但表示中小企業貸款正顯著增加
2011年10月14日

投行業改革走向何方?

在雷曼倒閉三年後的今天,全球投行業前景可謂是本次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最近的一份投行業分析報告中警告稱,「投行業處於守勢,日漸衰落。」
2011年9月14日

Lex專欄:投行排名

一談到湯森路透排名,投資銀行家們就會開始哆嗦。它們對各自排名十分重視,但局外人需要知道一點,就是投行大佬們基本上是在小圈子裏相互較勁。
2011年7月4日

高盛再被私人股本集團「挖牆角」

美國私人股本集團TPG挖走了高盛中國籍交易撮合人Steve Sun。高盛連失干將,突顯出一個趨勢:華爾街投行正日益成爲私人股本集團物色中國僱員的基地。
2011年5月25日

前中金投行主管轉投淡馬錫

淡馬錫任命丁瑋爲中國區總裁,透露出這家新加坡投資集團有意擴大在華業務
2011年2月23日

香港證監會警告上市保薦人

在過去一年中發現大量上市申請存在重大錯漏,對投行發出嚴厲警告
2011年1月28日

FT社評:華爾街必須收斂

接受政府紓困兩年之後,依然沒有跡象表明紐約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務業已成功挽回他們在納稅人眼中的聲譽。他們如果想重新獲得合法性,就必須收縮規模。
2010年12月30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