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高盛是初級銀行家需要的「火之洗禮」

科特里爾:我剛入職高盛時的通宵工作經歷以後將爲我打開一扇扇大門,我的努力也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2021年3月30日

銀行爲何會被Bill Hwang拖下水?

投行裏的主經紀商部門認爲與Bill Hwang做生意能帶來巨大機會,這抵消了對後者名譽和歷史的擔憂,最終貪婪戰勝了恐懼。
2021年3月30日

高盛CEO承諾不讓員工週六加班

上月,一份高盛初級分析師抱怨該行超高工作強度的幻燈片引發廣泛關注。該行CEO蘇德巍承諾著手改善。
2021年3月23日

爲什麼大銀行走向全球如此艱難

與其他行業一樣,銀行也很難從全球化中獲利。
2021年1月12日

全球投行實現創紀錄費用收入

隨著企業競相籌集資金以求挺過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今年從爲客戶承銷債券和股票發行賺取高額費用。
2020年12月30日

跨國銀行加大在新加坡的招聘力度

出於對香港國安法的擔憂,一些跨國金融集團加大了在新加坡的招聘力度,將一些重要職位從香港挪到新加坡。
2020年12月21日

摩根大通CEO預計今年尾業績成長強勁

市場波動和央行干預讓華爾街收入頗豐。摩根大通掌門人戴蒙預測,今年第四季度該行交易和投行業務收入將成長約20%乃至更多。
2020年12月9日

摩根士丹利:鉅額收購是否會拉大與高盛的差距?

金融危機後,摩根士丹利改革業務部門取得成效,今年更大手筆收購ETrade和億廷繁世,加大押注財富管理業務,降低投行業務比重。
2020年10月27日

中國與華爾街加強聯繫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加大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以加快國內市場改革,並使華爾街機構有更大動力遊說美國政府緩和兩國關係。
2020年10月27日

稅務擔憂促使倫敦金融城銀行召回滯留海外員工

由於擔心員工滯留海外工作帶來潛在的稅務負擔,倫敦金融城各大銀行正要求員工返回英國,但可以不到辦公室上班。
2020年10月12日

螞蟻集團上市將給投行帶來豐厚收入

這家中國支付公司在滬港兩地上市,將給花旗、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銀行總共帶來至少3億美元手續費收入。
2020年8月27日

企業籌資潮爲華爾街銀行帶來鉅額收入

隨著企業競相籌資以度過新冠危機,今年前六個月投行業務的費用收入飆升至創紀錄的570億美元,同比成長9%。
2020年6月30日

面對嘲笑的高盛

古思裏:高盛對它在華爾街地位的喪失沒有什麼可抱怨的,現在它應該在對手的嘲笑聲中發奮努力。
2020年2月21日

高盛消費者業務仍只貢獻少量利潤

高盛披露的數據顯示,其消費者業務部門對集團2019年頭9個月稅前利潤的貢獻僅爲3%,凸顯該集團仍然嚴重依賴於傳統業務。
2020年1月8日

美歐投行在研究報告中避談香港動亂

華爾街和歐洲一些大投行的分析師,正避免在研究報告中提及香港抗議活動,以免惹惱中國政府、錯失中國內地交易機會。
2019年12月12日

全球投行裁員近3萬人

由於受到降息潮、低交易量以及自動化的衝擊,全球多家投資銀行宣佈了裁員,裁員總數將近3萬人。
2019年8月12日

從德銀裁員方式看投行工作現實

加普:德銀只給被裁員工3小時在辦公室收拾個人物品,而這已被認爲是人性展示。投行與其高薪僱員之間的疏遠由此表露無遺。
2019年7月16日

投資銀行家高報酬之謎

併購顧問們做了什麼值得如此高的報酬?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他們變得羞赧,含糊地談論起說服的藝術,而非價值理論。
2018年7月10日

高盛的「身份危機」

加普:監管要求和經濟因素迫使高盛嘗試在投行業務之外增加傳統銀行業務,但這讓它變得越來越像一家普通銀行。
2017年10月24日

想在亞洲稱雄的高盛必須面對激烈競爭

高盛始終想當第一,但亞洲股權資本市場日益由它爭取不到的中國業務主導。它的抱負是過度自信還是對未來的精明押注?
2017年9月5日

外資銀行走出香港中環

在中資企業蜂擁而入香港中環、甚至買下整棟辦公樓的同時,跨國集團卻在收縮,並紛紛遷至租金低得多的地段。
2017年2月27日

銀行業再次變得炫酷?

阿格紐:儘管投行文化出名地殘酷,前一陣子有訊息稱,高盛吸引了25萬份來自在校生和畢業生的夏季工作申請。
2016年7月14日

資產負債表未必可信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從資產負債表和資本充足率計算獲得的表面信息,未能充分道出全球金融體系的複雜性和依賴性。市場參與者對銀行感到緊張,合情合理。
2016年2月24日

歐洲投行:前行不易,撤退亦難

FT專欄作家加普:歐洲投行業如今都在撤退。跨國投資銀行確實是一項昂貴的業務,但挑戰在於:如何在削減某些業務的同時儘可能不損害其他業務。
2015年12月4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