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

美歐敦促中國放棄IT產品強制認證計劃

谷歌事件後,外商與中國政府在資訊保安方面的衝突不斷擴大
2010年2月22日

交行成立5億美元私人股本基金

將重點投資於國內能源、醫療和基礎設施企業
2010年2月11日

中美關係誰「軟」誰「硬」?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採取強硬外交手段必須建立在對國家最高利益的精確計算之上。如果北京的目標是要歐巴馬取消對臺軍售,取消會見達賴,那就算錯了。
2010年6月6日

吳敬璉傳:中國的改革會好嗎?

《吳敬璉傳》連載之十三:在被問到30年改革中沒有做到的三項時,吳敬璉的答案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產權制度改革沒有到位和法治建設問題。」
2010年2月8日

越南允許辯論中鋁開採鋁土礦計劃

中鋁赴越南開採鋁土礦的計劃觸動了越南人敏感的神經,包括越南開國功臣武元甲在內的衆多人士對這一計劃提出了反對意見。
2010年2月5日

東南亞:中國的「後院」?

中國經濟和戰略實力所產生的吸引力,將東南亞國家緊密地吸引到自己周圍,但同時也激發了這個地區民衆的抗拒心理。這些民衆擔心,該地區會再次成爲中國的勢力範圍。
2010年2月4日

吉利:將力保沃爾沃豪華車形象

副總裁沈暉稱,沒有計劃把沃爾沃生產或研發基地遷到中國
2010年2月1日

英國思瑞克斯訴中國企業侵權勝訴

該公司首席執行長稱,判決結果增強「對中國法律體系的信心」
2010年2月1日

調查:中國企業抵禦網路攻擊能力最強

美一智庫發現,用戶認證等安全手段在中國使用最廣泛
2010年1月29日

分析:希臘如何牽手中國?

希臘試圖吸引中國投資者購買部分主權債務的努力,成形於去年11月的一次午餐會。分析人士預計中國會尋求「一項對等交易,獲取可觀的希臘資產」。
2010年1月27日

分析:中國投資模里西斯 稀釋印度影響力

中國計劃向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投資7億美元,爲中國在非洲的擴張服務。這種由政府主導的對外投資模式正在將印度從其傳統後院裏擠走。
2010年1月26日

中國缺少思想家麼?

讀者hakiliyo:不論谷歌是真悲情也好,商業運作也罷,它所主張的是一個更開放、更透明、更自由的網路環境。這本是我們的期待,卻讓一個外國公司說出來,不能不說是一種尷尬。
2010年1月15日

谷歌在拷問中國政府的良心

讀者rorshach:這的確是中國的內政,但這不是中國政府的內政。中國人的自由就非得跟西方的自由不同嗎?
2010年1月15日

Lex專欄:港股直通車爲何停駛?

「港股直通車」正式宣告終止,中國股市幾乎沒有反應。投資者早就認爲它已經「停駛」。比這個決定更令人喫驚的,是公開宣佈它這種做法。
2010年1月15日

非正常激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兩份廣州報紙選擇了同樣一段網友留言作爲註腳:百度一下,你就知道;Google一下,你知道得太多了。
2010年1月15日

全球化時代需要更多的思想者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未來中國貢獻給世界的不僅是電視機和硬實力,還必須擁有大腦和思想;未來中國輸出的不僅是出口的升級產品和對外投資,更應是有普遍認同性的思想觀念。
2010年1月14日

中國缺少思想家

讀者bywind_h讀了 《全球化時代需要更多的思想者》 
一文後認爲:在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主導的當今社會,只會催生出「行動家」卻不能誕生真正的思想家
2010年1月14日

短線觀點:中國進出口大增真是好事?

正是中國對他國商品的渴求,拉動了去年市場的復甦。這也是各國經濟復甦的推動因素之一。但如今,中國購買的全球影響卻日益引起爭議。
2010年1月12日

稀釋的美日同盟與中國民主化

中日美比較政策研究所所長趙京:解除了近代以來一直壓迫中國的軍事隱患,中國國際地位的崛起更顯出國內政治社會矛盾的嚴重性,中國的民主化更具有世界性意義。
2010年1月6日

分析:中國汽車製造商能否「變廢爲寶」?

一些最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購買西方一些最有名的汽車品牌與技術。但以吉利爲例,它生產的沃爾沃,還能保有原先這一品牌的內涵嗎?
2009年12月24日

日本羅森計劃將在華分店數量增加10倍

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該便利店向海外擴張
2009年12月22日

中國故事的理智與情感

0
2024年12月19日
|‹上一頁‹‹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