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日本擬加大對東盟基礎設施投資

FT「投資參考」: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法》修正案使那些在政府支援下投資東盟的日本企業能與中國企業競爭。
2016年6月16日

女高階主管能否成爲金融業性別平衡變革力量?

對成長的要求及世代變化的推進,意味著網路金融行業需要採取更爲主動的女性友好型措施來維持其成長動力。
2016年6月16日

Lex專欄:追逐「獨角獸」的中國人壽

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因在錯誤的時機增持股票,盈利至今仍受到去年A股暴跌的影響。中國人壽近日投資了滴滴出行,但願這不會成爲險資追逐另一輪價值泡沫的證據。
2016年6月14日

「海岸投資」遭遇生存危機

「海岸投資」是中國的一家不良債務投資機構,在其本應受益於國內銀行著手處理不良貸款問題所帶來的機會之際,該公司卻陷入動盪,人員出走。
2016年6月13日

AT&T因說「謝謝你」遭花旗起訴

俗話說,說句「謝謝」沒什麼損失,可花旗集團(Citigroup)不這麼想。這家美國銀行正因爲這個詞起訴AT&T,理由是後者使用這個詞等於是侵犯了該行的商標權。
2016年6月13日

中國一家P2P平臺擬用白酒償付投資者

就在中國的國有銀行謀劃以債轉股來削減不良貸款的同時,一家陷入困境的P2P貸款平臺炮製出一個更加新穎的計劃:用很多中國人愛喝的白酒償還投資者。
2016年6月12日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神祕客一擲千金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餐館就餐成本在過去一年上漲了2.7%,這與整體經濟1.1%的通膨率相比也許顯得陡峭,但是相比同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共進午餐的扶搖直上的開銷,這點漲幅實在算不了什麼。
2016年6月11日

亞洲地區銀行欲挑戰全球銀行三巨擘

雄心勃勃的海外銀行紛紛撤出亞洲市場,亞洲在地的地區性銀行則加入競爭,但滙豐、花旗和渣打這全球銀行業三巨擘在亞洲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
2016年6月11日

優秀投資者懂得認輸

戴維斯:倫敦金融城有句老話:「長期投資」是出了錯的短期投資。在導致投資者草率冒險的所有因素中,最常見、最嚴重的是死不認輸,拒絕止損。
2016年6月11日

高盛吸引到逾25萬份求職申請

今年夏季,高盛(Goldman Sachs)吸引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求職申請超過25萬份。這一局面意味著,隨著銀行引入了更多善待僱員的政策,有關該產業「人才流失」的擔憂也許是誇大其詞。
2016年6月6日

麥肯錫50億美元祕密基金曝光

麥肯錫(McKinsey)成立了一家50億美元的神神祕祕的內部投資機構,管理其過去及現在合夥人的財富,令人質疑這可能存在利益衝突。麥肯錫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諮詢公司之一。
2016年6月6日

網路金融亂象:中國式「釣愚」潛規則

FT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中國網路金融新一輪整治正在開始。以創新之名,我們已看到太多騙局,具體到網路金融騙局,則更具有傻子不夠用的特點。
2016年6月2日

中國會出現銀行業危機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拉迪:中國債務水準、尤其是公司部門債務非同尋常的上升速度,令人擔心該國或許無法避免一場銀行業危機,進而減緩本國經濟成長,並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負面溢位效應。這種擔心有道理嗎?
2016年6月2日

直升機撒錢的表象與本質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直升機撒錢的表象令人困惑,但本質是依靠短期借款融資的赤字財政。我不認爲它是個餿主意,但鑑於實際利率這麼低,更好的辦法是依靠長期借款融資的赤字財政。
2016年6月2日

安邦撤回請求批准其收購信保人壽的申請

美國監管機構發出的疑問,促使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放棄申請批准其以15.7億美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Fidelity & Guaranty Life)。這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收購遭遇的最新一例監管障礙。
2016年6月1日

標普下調復星評級展望至負面

標準普爾(S&P)昨日將復星國際(Fosun International)的評級展望從BB-下調至負面,這表明就連各評級機構也無法就債務驅動的併購熱潮的風險形成共識。
2016年5月31日

蘇黎世保險前CEO沈文天自殺

蘇黎世保險(Zurich Insurance)前首席執行長沈文天(Martin Senn,上圖)在卸任不到六個月後自殺。三年前,該公司財務總監也曾自殺。
2016年5月31日

澳洲將拍賣沒收的比特幣

澳洲將出售政府沒收的價值1600萬澳元(合1100萬美元)的比特幣,這將是在美國以外首次舉行此類拍賣。目前市場對這種加密貨幣的需求飆升至近兩年的最高水準。
2016年5月30日

不用戴頭套就能搶銀行?

FT專欄作家邰蒂:三個月前,孟加拉央行被盜走1億美元,這是史上最大銀行盜竊案。這些21世紀的罪犯利用SWIFT接入碼,誘導美聯準將資金轉入他們的賬戶。
2016年5月30日

營改增改革應避免「滿身補丁」

周浩:營改增已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中國是少數在金融業推行增值稅的國家,多數銀行已開始叫苦。服務業營改增,核心問題是如何對服務進行定價。
2016年5月29日

首屆中英創投峯會在倫敦落幕

5月27日,2016第三屆「聖瑪麗杯」英國創業與投資大賽總決賽暨首屆中英創投峯會在倫敦落幕,獲得總決賽前三名的創業項目分別爲:冠軍是來自英國的Dolphin London(海豚倫敦,見上圖)的英中跨境電商交易平臺,亞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Waterscope的水質檢測全新技術、季軍是來自英國的Quantize Analytics Ltd的線上招聘數據分析平臺,而來自中國賽區的前三強則獲得了「星星創意」獎,所有項目都將有機會接受來自中英兩國創投公司的支援,讓理想即刻變成現實。
2016年5月27日

銀行業「瘦身」應先「瘦」財報

過去20年裏,銀行財務報告的頁數膨脹得驚人。但複雜難懂的披露並不一定有助於投資者瞭解銀行。銀行需要更激進、但更切中要害的資訊披露。
2016年5月30日

MSCI明晟接納A股還有多大懸念?

瀚亞投資Ken Wong:我們預計今夏MSCI明晟有50%的可能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目前兩大技術障礙已基本排除,但A股市場缺乏透明度的問題依然存在。
2016年5月26日

中國小型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激增

中國金融業最低端機構的不良貸款正在急劇成長,部分小型商業銀行的財報顯示,其貸款賬簿中關注類貸款的佔比達到20%或以上。
2016年5月26日

巴菲特模式:廣受崇拜卻無人能效仿

FT專欄作家凱:巴菲特的天賦不體現在善於挑選股票,而是體現在他對企業本質有無比清晰的認識,並成立了一種基於這種認識的商業模式。
2016年5月24日

中資銀行引領「綠色」債券發行熱潮

中資銀行爲環保項目借入的資金大幅增加,推動新興市場發行者對所謂「綠色」債券市場的利用首次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
2016年5月24日

後營改增時代:應重塑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

朱爲羣:中國財政改革需釐清各級地方政府間的財政關係,處理思路從「自上而下」轉爲「由下而上」。基層政府事權與財政資源相匹配,上層政府財政關係才能妥善處理。
2016年5月24日

盛大成Lending Club最大股東

中國投資集團盛大(Shanda)已成爲Lending Club的最大股東。這家網貸機構剛剛遭受一場貸款不當銷售醜聞和其有魅力的創辦人離開的沉重打擊。
2016年5月23日

中國加大清理銀行壞賬力度

【 更正聲明:本文最初版英文原文首段提到的「debt-for-equity scheme」(債轉股計劃),實際上應爲「loan-for-bonds swap」(債券置換貸款),現根據更正後的英文原文對譯文作出相應的更正,以下斜體段落爲更正版譯文 】
2016年5月22日

投資與賭博有界限嗎?

作家庫哈爾斯基:運氣與技巧、賭博與投資的界限,並不是由行業或行爲決定的,而是由行爲人以及對手是誰決定的。
2016年5月22日

中國重啓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

中國正重啓不良貸款證券化市場,本月的兩筆證券化交易規模達5.34億元人民幣(合8160萬美元) 。8年前,中國監管機構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關閉了這個市場。
2016年5月20日
|‹上一頁‹‹371372373374375376377378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