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頑強的深圳城中村

受到低廉租金的吸引,深圳的1200萬人口中,約一半住在城中村,雖然政府早有拆遷改造計劃,卻一直進展不順。
2018年8月21日

中國的「未來城市」模式能否得到推廣?

李婧:中國雄安新區的綠色試驗幾乎肯定會成功。但是這種落實力度可能也會成爲其模式推廣的最大障礙。
2018年7月3日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四:一座城市的「計劃生育」

黎巖:北京正在經歷一場如同30年前計劃生育政策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在行政命令下對所有要素的全方位減少。
2017年9月18日

雄安新區突顯中國城鎮化雄心

中國政府設立雄安新區的規劃,讓地處河北省的相關地區成爲焦點,也讓外界得以一瞥中國迅猛的城市開發進程。
2017年5月27日

中國興起「共居社區」

「要住在這裏,你應當不到45歲,而且沒有孩子,必須喜歡交朋友。」冷酷無情的大都市生活和居高不下的房價,在中國催生出一種新興的羣居方式。
2016年4月12日

高城市化率與經濟發達並無必然聯繫

安邦諮詢:城市化率超過50%後,社會可能會進入風險高發期。中國需注意高城市化率風險,要注重城市發展內涵,避免在中國出現「貧窮的高城市化率」。
2016年3月2日

見證中國鉅變的父女

吳建飛和吳佳瑤這一對父女的生活,就像是中國經濟變遷的序幕和尾聲。他們兩人分別以自己的方式,成爲建設中國經濟奇蹟的農民工大軍的步兵。
2015年10月8日

一個中國農民工的故事

億萬農民工進城創造了中國經濟的奇蹟。但「進城大軍」中的很多人,如今卻在體味和本文主人公相似的心路歷程:辛酸的經歷讓他們對自己的進城務工之路感到迷茫,甚至開始考慮離開已擁擠不堪的大城市。他們的何去何從,也在深刻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2015年11月25日

中國需要推進結構性改革

FT社評:面對「劉易斯拐點」,中國更好的出路是,推進結構性改革,比如讓更多國企接受市場的約束和放開金融業。這場改革還應該有助於增加居民消費所佔的比重,讓經濟成長恢復平衡。
2015年5月14日

當中國遭遇「劉易斯拐點」

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日益枯竭,中國正面臨經濟學家所說的「劉易斯拐點」。當「人口紅利」轉爲「人口赤字」,中國經濟格局將發生根本性改變,已持續30多年的「中國奇蹟」或將變換步調;而當下經濟結構中的種種扭曲,卻有望因此實現再平衡。
2015年11月25日

東盟受益中國製造業外遷

調查顯示,在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大約三分之一的製造商都計劃把生產產能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爲低廉的地區,如東南亞、孟加拉、印度和斯里蘭卡。
2015年5月14日

經濟學家:中國勞動力人口已經見頂

自1978年以來,中國已有2.78億農民工進城打工,但這一進程現在已近完成
2015年5月5日

結束篇:我們都來自農村

FT中文網記者魏城:不要忘記,相比起數千年的農村文明,人類的城市文明只有短短200多年的歷史,中國城市化的歷史更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本人或我們不遠的祖先都來自農村。
2015年5月15日

之八:農民工出身的老闆

FT中文網記者魏城:如果說農民「的哥」算是進城農民的中層,那農民工出身的老闆肯定屬於進城農民的上層了,至少是他們中間最爲成功地實現了自身城市化的精英。
2015年5月15日

之七:農民「的哥」

FT中文網記者魏城:如今,中國許多城市的計程車司機,大多都是進城打工的農民,由於收入相對較高,工作時又無人監管,農民「的哥」也許屬於進城農民的中層,但幹這一行非常辛苦:份兒錢過高、工作時間過長,究其實,不過是把城裏人不願意乾的活接過來罷了。
2015年5月15日

之六:堵不住的洪流

FT中文網記者魏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最新一波城市化浪潮,從來不是決策層自上而下地推動的,而是追求更好生活的農民自下而上地促成的。
2015年5月15日

之五:戶籍與土地

FT中文網記者魏城:戶籍制度和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是造成農民工「候鳥」現象背後的兩大制度性因素。不少中國學者對其深惡痛絕,呼籲立即、徹底廢除之。但也有人旗幟鮮明地主張緩行,認爲匆忙廢除弊大於利。
2015年5月15日

之四:「現代化之禍」?

FT中文網記者魏城:我們聽到了太多的關於加快中國城市化進程之益處的說法,所以,當我最初聽到中國學者溫鐵軍對中國城市化現狀的質疑時,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確感到有些震驚。
2015年5月15日

之三:「特」不起來的特區

FT中文網記者魏城:海南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也曾經是大陸移民的熱門流入地:移民中不僅有農民工,還有大量城市精英,但如今海南卻變成了移民流出地:流出去的不僅有去大陸打工的海南農民,還有本島城市青年和大陸迴流人才。歷史發展和經濟規律的弔詭,令人唏噓。
2015年5月15日

之二:故鄉可望不可歸

FT中文網記者魏城:在中國,儘管城市的生活水準遠遠高於農村,儘管進城農民在城裏經商、務工、甚至撿破爛的收入都會超過在家務農,但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卻是他們原先難以想像的。可他們爲什麼還要滯留他鄉呢?
2015年5月15日

之一:異鄉不再有蟲鳴

FT中文網記者魏城:如果說珠江三角洲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縮影,那廣東東莞大概是中國人口大流動、大融合的一個縮影。但在這個舉世聞名的「世界加工基地」,所謂的「外來工」卻找不到歸屬感。
2015年5月15日

引子:中國城市化「走勢圖」

FT中文網記者魏城:你能想像嗎:在中國,持續了數千年的農耕文明、村落文明,就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裏,加速轉向工業文明、城市文明?而那些肩挑背扛、不斷湧入城裏的鄉下人,就是這一巨大社會變革使命的負載者?
2015年5月15日

絲綢價格飆升至15年高位

原因是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導致桑樹種植面積減少,影響到養蠶業
2010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