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風險

牛市不需「國家戰略」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A股走高導致國內外投資者的態度出現反差。A股低位反彈源自流動性寬鬆和改革預期,但面臨較大風險時,政府與投資者應該防範股市風險與泡沫的積聚。
2015年6月17日

中國爲規避風險在拉美分散投資

由於擔心投資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國的財務風險,中國正在加大對祕魯、智利、巴西、哥倫比亞等國的投資。不過,這些投資依然面臨很多問題。
2015年5月12日

去槓桿中的底線思維與雙軌經驗

陶然、劉明興:中國新一輪改革政策協同不足,不僅是因對風險判斷仍存在數據陷阱,還因改革者缺乏底線思維的最壞準備。回顧歷史,去槓桿勢在必行的條件下,80年代的「雙軌制」經驗值得重新評估。
2015年1月27日

2015:中國經濟五大風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平安第一的原則在生活或投資都適用,今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風險,國際、政府、企業、機構等四大風險最終會傳導到居民端。
2015年1月27日

滙豐董事長:員工避險情緒過重

範智廉的言論顯示,銀行業普遍擔憂監管對業務的影響
2014年8月5日

中國影子銀行風險被高估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中國影子銀行真正高風險的部分佔GDP比重並不高,只有在這些資產表現異常糟糕,政府又管理不力的情況下,纔會對銀行體系構成威脅。
2014年7月21日

「安全第一」的風險

FT專欄作家強森:繁文縟節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規避風險和避免受責的結果。人們越來越無法忍受任何錯誤和過失,也因此變得越發神經脆弱和畏首畏尾。
2014年6月6日

資產價格上漲不足爲懼

FT專欄作家明肖:正如托爾斯泰所述「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不同泡沫造成災難的方式也不一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泡沫都很要命。
2014年1月7日

高風險信貸工具再度盛行

「以債償債」等曾在金融危機前大行其道的複雜債務結構重現,令人擔心市場可能過熱
2013年10月23日

世界需要冒險的銀行家

金融學教授佩蒂斯:歷史表明,沒有一個成長中的經濟體能夠維持穩定的金融體系。往往是那些金融體系願意資助冒險企業家的社會,長期創造積累的財富才最多。
2013年4月1日

Lex專欄:評估風險加權資產的藝術

任何資本充足率制度都須確保銀行在危機中擁有充足資本,並讓外界對這一資本抱有信心。但迫使銀行持有越來越多資本,從而削弱放貸能力,並非答案。
2013年2月28日

瑞銀對自身風險缺乏監控

FT專欄作家加普:瑞銀高階主管們對下面發生了什麼幾乎一無所知,與其說它是一家腐敗或欺詐性的銀行,不如說它是一家無知而疏忽大意的銀行。
2012年12月28日

心理調查:企業家在規避風險

研究顯示,企業創辦人往往比普通人更易表現出謹慎的行爲特徵
2012年11月19日

管好華爾街

FT專欄作家約翰•凱:要解決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是限制其在系統中的重要性。如果政治家不準備壓制華爾街,監管改革無從談起。
2012年9月26日

金融監管應簡單易行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馬拉貝:在限制槓桿方面不用把時間浪費在過於複雜的風險加權上面。過於複雜的銀行應被分拆。在金融監管領域,簡單就好。
2012年9月10日

人類學家教我們理解風險

FT專欄作家邰蒂:人類學家認爲,關於兩大關鍵變數的假設決定風險控制:組織內是否存在操控全域性的個人?組織的權力結構是否是有益的?
2012年8月10日

語言文化差異的「風險」

FT撰稿人布勞頓:即使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相同的人,對「風險」一詞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差異,而不同國家的人對風險的看法就更不同了。
2012年6月12日

誰說美國國債無風險?

FT專欄作家邰蒂: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再是「無風險」基準,我們可能正步入一個根本不存在真正「無風險」收益率的世界。
2011年9月7日

中國著手遏制理財亂象

在過去三年中海量放貸的中國各家銀行爲滿足監管要求正大量攬儲,導致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爆炸式成長,引發監管部門對於銀行業流動性和系統風險的擔憂。
2011年6月30日

IMF:全球最大銀行應向政府投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爲,銀行應當繳付額外費用以換取金融危機期間的官方支援
2011年4月7日

如果水變成了酒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如果你杯子裏的水變成了酒,在宣佈出現奇蹟之前,你應考慮一些更平常的解釋。風險模型也是一樣。高盛的風險管理模型也未必能正確世界。
2011年3月21日

風險值多少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同樣的風險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代價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2011年3月9日

別迷信金融模型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巴塞爾委員會最近發佈的形形色色的報告,或投行發佈的2011年預測,仍嚴重依賴愈益複雜的模型構建形式。
2010年12月30日

劉明康警告中國銀行業風險

中國銀監會主席稱,「銀行系統性的風險暴露隱患不容忽視」。這一警告與大多數國有銀行最近幾周在中期報告中披露的樂觀前景形成對比。
2010年9月9日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