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貨幣政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别報導
特别策劃 - 換腦Rewired
全球生物製藥彈性指數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群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標準訂閱
高端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數據新聞
FT研究院
FT商城
高端物業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貨幣政策
關注
「大退出」宜早不宜遲
FT專欄作家明肖:世界各國央行官員們都在自問:何時開始全面退出經濟刺激計劃?我認為,或許不是現在,但比你以為的要早。
2009年11月6日
央行應勇於戳破泡沫
FT專欄作家明肖:金融市場的某些領域已經在醞釀下一個泡沫,央行必須在新的泡沫引發災難之前將其戳破。
2009年11月3日
Lex專欄:該不該加息
上世紀90年代的例子表明,如果利率真的上調,可能引發一輪大規模的債券拋售,貨幣刺激政策創造的流動性可能再次蒸發。
2009年10月30日
挪威宣布加息25基點至1.5%
挪威央行稱,全球經濟出現「恢復增長的跡象」
2009年10月29日
秦曉:中國應轉向中性貨幣政策
中國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為本報撰文,認為藉助財政固定資產投資,推動經濟快速反彈,對中國並非好事,中國貨幣政策迫切需要從寬鬆轉向中性。
2009年10月27日
中國「迫切」需要收緊貨幣政策
中國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今日在本報撰文表示,貨幣政策不能忽視資產價格走勢,中國貨幣政策迫切需要從寬鬆轉向中性,而政府不應擔心經濟「輕度減速」。
2009年10月22日
下一場危機已進入倒計時
FT專欄作家沃爾夫岡•明肖:極低的名義利率誘使人們吸納各種各樣的風險資產,從而再度推高了各類資產的價格。這一次,泡沫可能破裂得更快。
2009年10月22日
是泡沫還是復甦?
Odey資產管理公司創始人克里斯平•奧迪:「這是泡沫還是復甦?」人們常常會問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有可能轉移投資者、消費者和政府的注意力。
2009年9月25日
應該採用負利率
FT專欄作家明肖:瑞典央行上周首開先河,將存款準備金利率降至零以下,是否應該這樣做?能否做到?答案都是肯定的。
2009年9月3日
Lex專欄:加息時代來臨?
以色列等國已經開始加息,但人們普遍認為,受危機影響較大國家的央行將傾向於在更長時期內實施低利率政策。
2009年8月25日
確保美聯儲獨立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哈伯德、哈佛法學院教授斯科特、布魯金斯學會主席桑頓:美聯儲的紓困行動,增加了自身風險,並損害了其獨立性。
2009年8月25日
慎思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時機
芝加哥大學教授克魯斯內爾:擺脫金融危機就像擺脫尷尬的社交聚會一樣:適宜地退出非常重要。各國央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做到避免通縮、提供貨幣融通以恢復經濟增長,同時不引發嚴重通脹。
2009年8月18日
經濟回暖 政策兩難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中國公布7月經濟運行數據。喜憂參半的數字,突現了中國宏觀政策進退兩難的局面。市場關注的是,寬鬆的宏觀政策是否需要調整?
2009年8月13日
Lex專欄:上山容易下山難?
面對資產泡沫和低效貸款,中國正叫停信貸增長。可以採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房地產貸款等,但更為傳統的貨幣收緊眼下則太過激進。
2009年8月11日
分析:中國要求銀行放緩貸款發放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已告大型國有銀行負責人,要求他們放緩新貸發放步伐
2009年8月10日
短線觀點:英國央行意欲何為?
英國央行宣布再度回購500億英鎊長期英國國債。不論理由何在,其含義都不太美妙。
2009年8月7日
經濟學家須正視群體狂熱
魯汶大學教授格勞威:宏觀經濟學家能估算個體理性行為者的舉動,但無法推測群體的狂熱。要讓宏觀經濟學貼近現實,經濟學家必須推測這種狂熱。
2009年7月24日
短線觀點:伯南克的治通脹藥方
儘管伯南克認為通脹不會很快成為一個大問題,但他已在嘗試開出應對通脹的良藥。這舒緩了美國債券市場情緒,儘管對股市沒什麼幫助。
2009年7月22日
Lex專欄:中國貨幣政策悄然收緊?
在未來至少半年內,中國央行可能會聽命推遲加息,或暫緩抑制貸款增長。在經濟明顯復甦之前,中國央行只會悄悄收緊銀根。
2009年7月17日
央行行長要敢講話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國家不是政客的財產。儘管央行行長始終應謹慎行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須一味沉默。如今,他們有責任打破沉默。
2009年7月13日
經濟決策權應當重新劃分
英國央行前副行長約翰•吉弗:布列敦森林體系瓦解後建立的宏觀經濟政策架構,將貨幣、財政和監管職能分離。為了讓世界經濟擺脫困境,我們必須為宏觀經濟政策設計新的框架,並界定政府和央行的角色。
2009年5月25日
通縮憂慮緩解 貨幣政策立場難改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市場主席李晶:4月份中國CPI和PPI繼續呈負增長,但隨著經濟出現復甦跡象,通縮憂慮似乎正在消退。在決策者認為經濟確已走上復甦道路之前,不大可能改變貨幣政策立場。
2009年5月11日
為何必須質疑央行政策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就貨幣政策來說,金融危機無疑是場災難。我們都以為,通過推行通脹目標制,終於找到了聖杯。現在才知道,這只是一個幻覺。
2009年5月8日
Lex專欄:世界在尋找曙光
關於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經濟擺脫危機,世界或許正在走到一起。人們在許多領域即使沒有達成共識,立場也是大致相同的
2009年3月24日
法國央行行長:歐央行也在「定量寬鬆」
諾亞稱,為了提振歐洲經濟,歐洲央行實際上已在實施類似於英國央行「定量寬鬆」的非常規貨幣政策。
2009年3月16日
熱門文章
1.
美國社會已喪失進行冷戰的條件
2.
中國34家科技公司被要求一個月內整改
3.
美元是問題還是答案?
4.
Lex專欄:壞帳銀行華融自身陷入困境
5.
拜登將宣布從阿富汗撤出全部美軍
6.
人民幣數位化將挑戰美元主導地位
7.
關於新冠疫苗混合接種的四個問題
8.
伊朗計劃提高濃縮鈾丰度至60%
9.
央行及中印消費者止住了金價下滑
10.
中美兩國奢侈品消費欲不減 路威酩軒Q1銷售額超預期
|‹
上一頁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