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推動習慣改變能幫助我們應對氣候危機嗎?

邰蒂:習慣不僅強大,而且是可塑的。新的研究顯示可以透過三個主要工具改變習慣,即「阻力」、「行動暗示」和「激勵」。
2021年9月20日

游出奢華:倫敦最好的酒店泳池

每次預訂酒店時,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有游泳池嗎?沒有什麼比穿著泳衣、浴袍,手拿泳鏡,踢踏著拖鞋走出房間去暢遊一番更奢侈的了。
2021年9月1日

再見,大規模通勤;你好,15分鐘社區

庫柏:通勤加劇了公民生活的衰落,而疫情後因人們遠距辦公,社區生活的魅力恢復。在各大城市的前通勤帶,遠距辦公正在創造出社區。
2021年11月7日

從東京到波爾多——未來辦公的雛形

隨著各地逐漸解除封鎖,大城市將恢復活力,但靈活辦公的員工們已經受到生活成本更低廉地區的吸引。
2021年11月7日

高技能崗位也會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嗎?

庫柏: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那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取代你。西方大都市中的高技能勞動者或許也將嚐到被取代的滋味。
2021年3月29日

新冠時期的幸福感

庫柏:人們很少敢於說出一個帶有負罪感的真相:我們之中的許多人在疫情期間更快樂了。
2021年3月22日

運動鞋品牌Allbirds進軍服裝界

Allbirds新推出的、採用創新環保材質的服飾系列,將檢驗人們是否願爲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支付更高價格。
2020年12月9日

英國巴寶莉櫃姐的綠植生活

胥一凝:英國巴寶莉櫃姐阿麗西雅,業餘時間經營綠植網店,生意興隆。她的特殊戶外運動是:撿垃圾。
2020年11月5日

新冠疫情爲我們打開「綠色生活」的大門

庫柏:疫情使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如果其中一些變化保持下來,有一天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快樂、更有生產力。
2020年4月28日

「健康生活」忽略了真正的重點

加內什:有著糟糕工作情緒或感情生活的人,很難指望透過控制睡眠、健身或者苦修等生活方式來抵消痛苦。
2020年2月13日

生活方式爲什麼重要?

王軍:健康和壽命與遺傳和基因存在相互關係。控制基因技術上尚不成熟。相比之下,生活方式卻是人們能夠掌控的。
2020年1月20日

與FT共進下午茶:青山周平

這位活躍在中國的日本設計師說,在這個速朽而孤獨的時代,建築的價值在於,承載人類的情感與記憶,讓原子化的個人得以重新連結。
2019年6月19日

第三文化兒童: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Amber Jin:妮娜和卡洛斯分別來自德國和墨西哥,他們在瑞典定居。他們同自己的孩子講德語和西班牙語,彼此間用英語交流,而孩子在幼稚園裏講英語和瑞典語。
2018年5月29日

經濟艙旅行五大妙招

隨著航空公司利潤下滑、削減成本,經濟艙乘客的旅程越來越遭罪。哪些招數可以讓經濟艙乘客的旅程不那麼難捱?
2017年10月5日

中國收緊在線影片內容審查

一份詳細清單列出數十個不能涉足的話題,包括同性戀等「非正常性關係」,以及「不良的家庭觀、婚戀觀、金錢觀」。
2017年7月3日

鄧永鏗:我喜歡探訪墓園

FT專欄作家鄧永鏗爵士答疑讀者:穿高跟鞋上班的公司規定合理嗎?你喜歡尋訪墓地嗎?美國不文明,你爲何還去?
2017年5月11日

高翔:MINI將永遠是一個城市小衆品牌

英國汽車製造商MINI頻頻涉足家居、娛樂、時尚甚至旅遊。在它看來,相比賣車,向城市中產描繪一種英倫範兒的生活方式,隱藏著更大商機。
2016年12月5日

中國中產新信仰:跑步

如今,跑步成了中國中產階級的新信仰。過去,馬拉松組織者在中國很難召集到足夠的參跑者。現在,在很多大城市,報名者甚至需要抽籤才能參加比賽。
2016年1月7日

中國人變胖背後的文化差異

FT駐上海記者沃德米爾:中國報紙稱,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肥胖國,但罪魁禍首不是速食,而是火鍋和烤肉等重油重鹽的食物。在當下的中國,貌似就連喫蔬菜都會讓人們長肉。
2015年7月9日

姬十三的慕課表:節儉並不等於環保

果殼網CEO姬十三:人類對能源和物質的需求隨著經濟發展而成長,依靠道德約束倡導大多數人都過上苦行僧的生活並不現實。作爲消費者能做的就是儘量選購更環保的商品,降低自己對環境的影響。
2015年4月3日

生活培訓班開始流行

FT中文網撰稿人鄭靜:廚藝、插花、成人芭蕾等提升生活品質的成人培訓班在中國大城市開始走紅。孩童培訓班的周圍,漸漸出現了成人培訓項目。
2015年4月1日

集裝箱中的「共享社區」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牛健一家去年搬離北京鬧市區,在市郊用定製集裝箱建起一個新家,稱之爲「可持續生活實驗室」,希望以此讓「共享社區」理念落地開花。
2015年1月30日

減肥是場持久戰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如今關於肥胖的科學研究仍不完善,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常常互相矛盾,與此相對,放棄鍛鍊和攝入過量的食物卻變得比任何時候都容易。
2014年12月5日

James Purefoy的週末

他是美劇《殺手信徒》裏的殺人惡魔,是BBC史詩劇《羅馬》中的Mark Antony。英國人James Purefoy的週末展現出倫敦閒適、溫情與文化的一面。
2014年4月18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