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法治

政法委不作爲「是對法治最大幫助」

以依法治國爲主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落幕,引發各界對改革政法委系統的期待。蘇州大學法學教授周永坤認爲,如政法委繼續存在,司法獨立就很難實現。
2014年10月23日

反腐需釐清黨紀與國法關係

《環球法律評論》雜誌副主編支振鋒:打擊職務貪腐應由司法部門、而非黨的紀律部門主導。短期內可將紀委納入司法體系,而長期看,紀委更應着眼於官員倫理的建設。
2014年10月22日

四中全會不會討論什麼?

中國法律學者大多認爲,要根除腐敗司法獨立至關重要。但有學者認爲四中全會不太可能把落實司法獨立拿到桌面討論。不過部分議題涉及減輕司法腐敗將有長遠意義。
2014年10月21日

中國不會複製西方式法治

優異資源集團坎貝爾、霍夫曼:中國的「依法治國」並不意味著照搬西方法治模式,而是指實行一種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對在華外企和投資者而言,積極分析和理解中國的「新常態」是生存和成功的先決條件。
2014年10月9日

讓改革不違法的可能途徑

蘇州大學法學副教授程雪陽:許多人認爲中國改革就是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的歷史,但時至今日,違法改革會讓民衆和司法系統無所適從,而改革不違法並非不可能。
2014年9月24日

從吳英案看地方政府信用失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地方政府和執法機構的信用質疑,成了吳英案最新的爭議焦點。法治信用缺失,造成的結果將是高昂的社會運轉成本和低下的經濟運轉效率。
2014年8月25日

推動政改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當前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都在鄧小平1980年著名的政改講話中有所提及,推進其改革夙願,是告慰鄧小平的最好方式。
2014年8月22日

中國式醫患矛盾的法治死結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劉遠舉:湘潭產婦死後的亂象是典型中國式醫患矛盾,一面是社會觀念鬆懈法治機器,另一面惡法又讓法治充滿矛盾,整個國家的法治陷入死結。
2014年8月19日

讓周案推動中國司法「去政治化」

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楊俊鋒:強力反腐若僅停留於打老虎,其價值有限。檢視周永康多年的政法思維,即便是推進法制,司法去政治化,也將有益於真正法治的實現。
2014年8月7日

周永康案不應侷限於反腐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如果對周永康的調查停留於貪腐,不重審他作爲「政法王」治下的各種「被違法」案,就忽視了他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最大傷害。
2014年8月7日

香港「四大」心目中的「法治」是什麼?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香港「四大」對「佔中」的批評,混淆了「法治」與「以法治國」的區別。若遇類似GSK所受指控,它們希望審案的是中國內地法官呢,還是香港法官?
2014年7月11日

媒體札記:唐慧歸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唐慧女兒案」再起波瀾。兩被告死刑未覈准,被一些媒體解讀爲對「輿論審判」的糾偏,也有媒體站在唐慧一邊,認爲弱者無需是道德完人。
2014年6月13日

媒體札記:中國辯護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王功權事件8個月後相似一幕重現,浦志強因參與敏感政治事件研討會被拘,聲援之聲和對尋釁滋事罪的質疑之外,還有對其個人命運的猜測。
2014年5月7日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中國副總理張高麗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說,中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要堅持於法有據,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要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產權和權益。
2014年3月23日

三中全會與思想解放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判斷本屆三中全會能取得何種歷史地位,思想解放空間是主要觀察點。政府能否突破放權的心理障礙,去意識形態化纔是改革的關鍵。
2013年11月12日

當改革與法制矛盾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不論三中全會透過什麼樣的改革決議,它都可能與現存法律發生衝突。改革其實就要改法,中國古代叫「變法」。變法要有相應的知識和技巧,沒有準備,就變成打嘴仗了。
2013年11月12日

建立信用與法治纔是正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只有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走上信用與法治的軌道,纔不會出現市場化被審批制度逼退的情況。現在是中國建立底線遊戲規則的最佳時機。
2013年11月4日

媒體札記:四而潰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陳永洲事件再逆轉,央視拋出其供述影片,使爲其背書的知識分子和媒體人陷入尷尬,爭論焦點自然分野,對中國媒體倫理的討論更考驗公衆底線。
2013年10月29日

媒體札記:三而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記者被拘事件已在悄然降溫。新快報的聲援者,和年初獻詞風波中爲南方週末吶喊的應是同一批人,當初聲嘶力竭,最終還不是冷感收尾?
2013年10月25日

媒體質疑的權利和邊界

中國媒體人楊柏國:記者被拘事件讓媒體的質疑性報導成爲爭議焦點。在當下中國,保護媒體質疑的權利顯然利遠大於弊,但媒體也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013年11月11日

媒體札記:理中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當下中國,「理性中立客觀」的價值,因夏俊峯之子的「剽竊」風波變成必須站隊的逼問,甚至導致一些原本意氣相投的知識分子就此絕交。
2013年10月14日

中國刑事司法的十大誤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中國爲何錯案多?很多人歸因於刑訊逼供,但這只是表面原因。「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徒有虛名的相互制約等,是錯案的制度原因。
2013年11月29日

媒體札記:「小販必須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夏俊峯最終被執行死刑,輿論天怒人怨。導致情緒激化的背景之一是新近宣判的另外兩案:谷開來殺人死緩,貴州民警槍殺兩名村民獲刑8年。
2013年9月26日

媒體札記:土豪與小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廟堂庭審後,丁書苗雖伏法,「房姐」卻沒那麼容易打敗。當貪官奸商難伏法的怨氣未消,夏俊峯的死刑複覈又揭開了城管與小販的流血傷疤。
2013年9月25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