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法治

從《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看技術化改革的困境

段宏慶:中國法治的漸進式改革已經走到了最後的困境,整體制度如果不變革,技術化改進再怎麼精良也無濟於事。
2017年8月15日

部門僭權,憲法高懸

盛洪:我對「民政部等九部門印發意見,明確社會智庫實行雙重管理」的訊息感到驚訝,這不是行政部門僭越立法權嗎?
2017年6月12日

同性婚姻憲法解釋彰顯臺灣法治

孔傑榮:身爲中華文明一支的臺灣,爲人權、司法獨立、三權分立、憲政等所謂「西方價值觀」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保護。
2017年6月8日

社會急需保護,誰來保護社會?

楊麗君: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需要由政府透過制度和法律來確立,各種獨立自治的社會組織也能起到保衛社會的功能。
2017年3月31日

「辱母殺人案」暴露的真問題是什麼?

劉勝軍:於歡案背後是洶湧如潮的地下融資。破產文化的缺位,法治思維的缺失和不合理的金融制度,是本案的「真凶」。
2017年3月30日

以法治思維看待「辱母殺人案」

李昊:法治既意味著司法機關應積極履行打擊犯罪行爲、保護公民權利的職責,也意味著公民應遵循法定程式主張權利。
2017年3月28日

從麗江法官一事看中國法治困境

常紅曉:法官作爲特殊職業羣體應忠誠於憲法和法律,法律之外,其職業行爲不應受干預,這是法治國家的要求。
2017年2月28日

孔傑榮:改革開放初期中外法律交流親歷記

孔傑榮:1979-1981年是中國法治的歷史性時刻。我願意提供一個簡短的回憶錄,與大家分享參與這段歷史的經歷。
2017年1月6日

關於「政治正確」的一點常識

劉波:在基本權利已經得到保障的社會,講「政治正確」,可以讓各個族羣都過得更有尊嚴、更體面、更舒適一些。
2017年2月13日

茶園漫天的流螢飛舞

龍應臺:張思之到了九十歲還能屢敗屢戰,他其實可以有個別名叫西西,與經年在穹蒼打工的西西弗斯相濡以沫。
2016年11月2日

中國庭審改革的一絲曙光

孔傑榮、沃泰姆:中國啓動了一個庭審公開網,越來越多的庭審可以高畫質在線觀看,這對不透明的司法意味著什麼?
2016年10月24日

把權力之虎關進位度之籠需要一把鎖

蔣豪:違憲審查機關乃虎籠之鎖,應由其裁決權力老虎是否在制度的籠子裏運行,人們的基本權利是否受到了侵害。
2016年8月23日

法治角度看,爲何不應同情土耳其政變?

李昊:土政變是反民主、反法治暴力活動,一些同情政變的輿論反映了民主意識的匱乏,以及對宗教、世俗化問題的認識偏差。
2016年7月25日

雷洋悲劇背後的性行爲秩序邏輯

毛壽龍:我更相信雷洋是路過,而不是去嫖娼了,但他的出事,的確是依靠原始道德秩序提供正當性的國家秩序邏輯的結果。
2016年7月7日

從雷洋案開始,讓第三方權威機制進場

笑蜀:在正常國家,一旦爆發社會和政治衝突,程式化的第三方權威機制會自動啓動,保證公平公正地處理。雷洋案也有第三方權威機制來應對,保證不枉不縱。
2016年6月3日

減少社會不平等,須先實現程式公正

天則經濟研究所王軍:中國的不平等更大程度上是程式不公和機會不等的結果,是法治不健全的產物,這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不平等原因方面的最大區別。
2016年5月17日

雷洋事件能否成爲法治國家之始?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人才讓多吉:雷洋事件的重點不是是否嫖娼。從尊重死者、體恤生者、保護衆者出發,我們應該探究如何從制度上減少雷洋式的不明死亡事件。
2016年5月13日

從求富到安全:中國需要的目標大轉移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在國家建設獲得巨大進步之後,當前的中國應該更關心老百姓的安全,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而解決老百姓安全問題的核心是法治和憲政。
2016年4月19日

公共律師在轉型社會中的角色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我們希望公共律師不僅僅是技術類的專業人士,而是成爲各自社羣中的領袖人物,引導社會實現最高價值,推動政治法律體制不斷進步。
2016年2月1日

浦志強案:黨治,而非法治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浦志強案是中國司法現實的最新例證——雖然一般性的立法和司法政策層面出現了一些進步,但在實踐中,政治犯仍面臨著不公的審判。
2015年12月31日

權利是爭取來的

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蔣豪:在公廁裏維護自己不吸二手菸權利的經歷,使我意識到,爲權利而鬥爭,權利才能永存。「死磕」、「較真」,纔是律師的職責所在。
2015年12月15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