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迴歸基於常識的制度建設

中國經濟學者管清友:中國亟需從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轉變到以制度建設爲中心,未來發展源泉在於推進經濟市場化、社會政策的廣泛覆蓋、公平正義及國家制度建設。
2012年7月24日

希拉里暗諷中國政治模式

希拉里週一訪問蒙古以進一步促進亞洲地區民主,直接回擊了中國政府有關過多政治自由不利於穩定並將破壞經濟發展的觀點。
2012年7月10日

薩勃拉曼尼亞的預測

中國財經評論員徐以升:美國學者薩勃拉曼尼亞在《大預測》一書中稱,中國會在2030年主導世界,但真正關心中國命運的讀者,將會發現這難以企及。
2012年6月8日

中國成長仍有空間

FT專欄作家皮林:有人指出,對正在追趕的國家而言,成長主要涉及資源調集,而非資源利用效率。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但看跌中國的觀點不太可能很快得到驗證。
2012年5月28日

集中力量可以辦大事嗎?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集中力量可以辦成大好事,但多數時候辦事效率不高;集中力量也可能辦成大壞事,導致大災難,且難以挽回。
2012年5月22日

中國經濟轉型的顯微鏡觀察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張濤: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兩個排頭兵——代表資本的浙江和代表勞動力的廣東——已出現成長乏力症狀,它們的走向對中國經濟轉型有著啓示意義。
2012年4月19日

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機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從去年第四季度起,中國政府已察覺到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政策上進行了一些調整。我認爲,2012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大體上仍可保持在8%左右。
2012年4月16日

中國定調亞洲可持續發展

FT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徐瑾:博鰲論壇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均關注「可持續」成長,這也是新興經濟體夢魘之一。中國模式曾獲益於東亞「四小龍」榜樣作用,今天或到反哺之時。
2012年4月1日

中國現代化不可阻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和經濟領域一樣,中國在政治領域的弱點同樣暗示了尚未利用的潛力。無論西方一些人抱有什麼一廂情願的想法,都不可能將中國奇蹟變成海市蜃樓。
2012年3月31日

中國改革的新支點

中國媒體人陳季冰:最近一些中國領導人的表態及一些政治事件的解決模式,都營造出一種久違的革新氛圍。當下亟需的是尋找到一個新支點,撬動整體變革。
2012年3月28日

「中國模式」風光不再

張力奮:西方經濟體相繼爆發危機,讓「中國模式」在西方也獲得一些認可。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這種治國方式是否是中國的最佳選擇?答案是否定的。
2012年3月21日

地方政府競爭與債務風險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地方政府競爭曾被視爲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力量,這一機制今天或是最大的風險。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2年3月9日

西方過於自由了

香港恆隆地產董事長陳啓宗:美國和中國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調整。問題不在於是否應該擁有自由,而在於擁有多少自由。
2011年11月21日

中國能穩當超級大國嗎

美國在經濟競賽中正在輸給中國。20年內,這個亞洲強國將佔據主導地位。更糟的是,美國對這種局面將無能爲力。決定競賽結果的將是中國,而非美國。
2011年9月5日

擺在中國面前的挑戰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中國很清楚自己目前的成長模式不可持續的,爲此,中國必須推動國內需求、減少儲蓄和增加消費,以期實現經濟再平衡。
2011年10月10日

還是西方模式好

FT撰稿人馬丁•桑德布:最有說服力的統計數字不是經濟規模,而是人民的富足程度。美國人均年產出是47140美元,中國人均爲4260美元,巴西爲9390美元。
2011年8月29日

「中國模式」獨特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在是否存在「中國模式」這個命題上,人們形成了不同的陣營。如果以「中國模式」獨一無二爲由,拒絕更深層面的改革,將是危險的。
2011年7月27日

大幹快上令人憂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中國的經濟發展就像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速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大多數人被拋下,否則列車就有脫軌的危險。
2011年7月25日

中國特色還是中國模式?

美國美利堅大學研究生李華芳評黃亞生《「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在黃亞生看來,並不存在所謂「中國模式」。中國發展遵循普世原則,當背離這些原則時,就出現問題。
2011年7月25日

福山「悔改」了嗎?

近年來,一些擁護中國現行政治體制的人正越來越多引證美國學者福山的「觀點」。這位「歷史終結論」的提出者,真的倒戈爲「中國模式」的讚美者了嗎?
2011年7月8日

中國面臨三大挑戰

瑞銀高級經濟顧問瑪格納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擺脫了貧困。但在引領中國躋身中等收入國家的道路上,中共必須具備遠勝以往的靈活性。
2011年7月1日

中國重走日本老路?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直到1990年,日本都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經濟體。幾乎沒有人料到後來發生的事情。中國會重蹈日本覆轍嗎?
2011年6月17日

喧囂的中國拐點論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寧遠:劉易斯拐點也好,自動樓梯的比喻也好,也許曾經合適地描述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之中的某些階段,但都不足以判斷中國經濟的全面走勢。
2011年6月14日

當中國成爲世界第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中國地位的上升將改變人們對超級大國的定義,中國將成爲一個奇怪的超級大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裏面住著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富裕的人。
2011年6月9日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