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不應妖魔化中國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裴敏欣:縮小西方與中國的認知鴻溝,需要雙方都付出努力。總體上說北京方面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允許媒體客觀報導,但西方在批評中國時應更講究策略,並儘量從中國視角看待問題。
2010年11月30日

中國崛起的障礙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的崛起常常顯得如此不可避免,以致人們很容易就會忽略橫亙在其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障礙。
2010年11月30日

亞洲國家向美國靠攏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語氣越強硬,其鄰國就越急於靠攏美國。難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稱,她感覺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
2010年11月25日

金正日的兩張王牌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北韓透露核設施以及砲擊南韓島嶼,旨在提升金正恩地位,並把美國拉回到談判桌前。對此,南韓和西方政府幾乎沒有「拆招」。
2010年11月25日

中國結束「韜光養晦」?

隨著中國在外交上表現得更加自信,亞洲其它國家日益擔心:中國正利用其經濟實力擴大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這種焦慮情緒給了美國重返亞洲的機會。
2010年11月17日

中國承諾幫助葡萄牙應對金融危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結束對葡萄牙訪問時表示,中國願採取切實措施,幫助葡萄牙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預計中國政府承諾的措施將包括購買葡萄牙國債。
2010年11月8日

中日美學者看中日撞船事件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管王雅平:中日撞船事件反映了中日外交關係決策機制的哪些特點?中、日、美三國學者最近接受《卡內基中國透視》採訪,談了各自的看法。
2010年10月25日

分析:印度與日本聯手遏制中國?

印度總理週一將與日本首相會談,討論地區安全事宜,其背景是鄰國對中國在領土邊界問題上變得更加自信感到焦慮。
2010年10月25日

從東海到南海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在最近的中日較量之中,中國強勢出擊,美國避其鋒芒,日本損失慘重。日本有人便期望與那些在南海島嶼主權問題上與中國有爭議的東南亞國家建立「統一戰線」。
2010年10月15日

中國取消會晤挪威漁業大臣

挪威漁業大臣原定將會晤中國漁業和食品安全部門的負責人
2010年10月13日

美國:南海糾紛屬於國際關注事務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此言突顯美中在亞洲安全問題上「談不攏」
2010年10月12日

南中國海的糾紛

FT專欄作家皮林:美國自崛起爲強國以來,從不羞於在海外追逐利益。按美國標準衡量,中國在地區影響力方面的雄心相當適度。但問題是,相對於中國,亞洲許多地方的人們仍然更加信賴美國。
2010年10月8日

中國和義大利計劃大幅提高雙邊貿易額

爲了歡迎中國總理,義大利用象徵共產黨的紅色燈光照亮羅馬競技場,突顯對溫家寶來訪的重視。中國和義大利週四宣佈,兩國都有雄心到2015年使雙邊貿易額增至1000億美元。
2010年10月8日

中朝外交的「巧」和「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北韓避免孤立、尋求經濟援助的目標,與中國對北韓的戰略定位和期望北韓半島穩定的大目標之間的利害關係是互相吻合、高度一致的。
2010年5月12日

中國開始任命得到梵蒂岡批准的主教

一連串任命顯示,中國與梵蒂岡之間的關係正在逐漸好轉
2010年5月10日

印度抗議中國簽證政策

新德里表示,中國駐印機構不再對持有克什米爾護照旅行者加蓋簽證
2009年10月2日

新地緣政治拼圖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接受多邊主義;中東向西方,尤其對美國發起挑戰;歐巴馬試圖制定全球新規則,歐洲影響力邊緣化。全球新格局輪廓開始浮現。
2009年10月1日
|‹上一頁‹‹1516171819202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