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 FT中文網
媒體札記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媒體札記:三樁案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晉寧案件告破,但在過去兩天,公衆的關注被三樁性犯罪案件轉移,輿論反應夾雜著官民對峙、貧富分野,也引發了「人民內部矛盾」。
2012年5月28日

媒體札記:孔子和人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和美國開始了一年一度的人權論戰,爲這場論戰增添特色的是孔子。孔子學院教師簽證事件,讓那些夾雜愛恨的情緒藉此還魂。
2012年5月25日

媒體札記:任督二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在微博上稱有41名學員打通了任督二脈,那些「看熱鬧」的外地都市報,將此視爲製作戲謔標題、版式的好機會。
2012年5月24日

媒體札記:好人難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調查顯示77.9%的人痛感當前做好人的成本高,評論家們唏噓不已,而如果是公務員「做好事」,如深圳公務員擦皮鞋,反響就更復雜了。
2012年5月23日

媒體札記:漁民回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新華社通告中國被扣漁民獲釋返回的20個字,出現在了幾乎每一個今日出版的媒體上,市場化媒體則以各種途徑爲統一口徑加大音量。
2012年5月21日

媒體札記:簡樸秀與主旋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駱家輝「簡樸秀」爭議之後,《北京日報》又稱「唱響主旋律是中國媒體的社會責任」,各家媒體的微博在第一時間將此論推薦給網民。
2012年5月18日

媒體札記:「忘恩負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昨日微博傳出北韓扣留中國漁船索要贖金的訊息後,一些民間意見領袖不禁大罵。午後,此訊息以外交部發言人答問方式得到部分證實。
2012年5月17日

媒體札記:只爭朝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學習時報》稱中國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至少還需要10年」,《北京日報》官方微博要求駱家輝公佈財產則遭到網路取笑和反攻。
2012年5月16日

媒體札記:北京、重慶48小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48小時裏的棋局變幻,雖早已排定,但一招招騰車換帥,看起來依舊步步驚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全民全程直播的最高層人事變動。
2012年3月16日

媒體札記:一道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金正日去世訊息在中國引發的轟動程度不言而喻,而另一樁延後公開的新聞,則被民主主張者視爲更重要,那就是發生在烏坎的抗議事件。
2011年12月26日

媒體札記:你實名了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北京市微部落格發展管理若干規定》一經頒布,即成爲震動中國網路輿論的頭條新聞。反對者認爲微博實名制措施侵犯言論自由。
2011年12月19日

媒體札記:PM2.5的味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上週北京的陰霾天氣令一些民衆恐慌,對官方口徑的狐疑和怨氣再次匯聚。與此同時,一些持不同立場的媒體間再次發生口水戰。
2011年12月12日

媒體札記:倡導「好風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官方加大打擊網路謠言,被廣泛視爲「開明」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和奉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北京日報》也都呼籲媒體多做正面報導。
2011年12月5日

媒體札記:校車外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這本是相對平靜的一週,至少沒有出現足以震驚全國的惡性、負面事件。但難得的平靜還是在週六被打破了,因爲一則外交部網站上的稿件。
2011年11月28日

媒體札記:漢奸與五毛

FT專欄作家徐達內:由「孔和尚」公開斥責南方系媒體而起的罵戰具有延續性和娛樂性。有關公衆人物發言禮儀的討論結束後,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對峙纔是議題實質。
2011年11月21日

媒體札記:「窩囊」怪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發生在深圳的聯防隊員入室強姦、丈夫不敢做聲的事件,讓觀者五味雜陳。但「窩囊」怪誰的問題還沒解決,媒體倫理的糾結已迅速泛起。
2011年11月14日

媒體札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公共議題中,像「援歐」這樣的在「兩個輿論場」中觀點基本一致的,已屬少見,更多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如北京空氣質量之辯。
2011年11月7日

媒體札記:文化強國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宣傳官員調動媒體推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改革攻勢。在「文化強國」號角下,與「限娛令」並行的另一個戰線正是整治網路謠言。
2011年10月31日

媒體札記:小悅悅之殤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那個名叫小悅悅的女童遭遇悲劇之後,中國社會湧動了一場混雜痛苦自責、憤世嫉俗、哀聲嘆氣、拍案而起的大規模全民檢討。
2011年10月21日

媒體札記:革命百年之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一週以來中國社會對辛亥百年的回顧中,取向差異不僅體現在官方與網路輿論場之間,也體現在由民間意見領袖掌握麥克風的媒體管道中。
2011年10月14日

媒體札記:紀念喬布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五大門戶將美國民衆「佔領華爾街」抗議金融資本家運動的進展暫且擱下,把最醒目的位置留給「25年來最成功的CEO」。
2011年10月8日

媒體札記:地窖與天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一週裏「糟糕事」頻發。與列車斗毆相比,另一樁命案更具備抓住中國受衆的暢銷元素——因爲除了暴力之外,它還有性,以及百試不爽的主角:公務員。
2011年9月30日

媒體札記:你爸爸是誰?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有微博調侃:「老子是兒子的通行證,兒子是老子的墓誌銘。」「X二代」仗勢欺人的故事在各地流傳,例如馬文聰,例如「京城四少」。
2011年9月23日

媒體札記:五毛黨和八毛黨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縫肛門」餘波仍在,深圳又陷入「八毛門」。人民日報直問《醫生爲何總被質疑》,稱媒體在娛樂中賺足眼球,醫生成爲「沉默的羔羊」。
2011年9月16日
|‹上一頁‹‹1718192021222324252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