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德國將在2022年退出核電

德國將在2022年前關閉本國的17座核電站,目前這些核電站佔到德國發電總量的四分之一。這一決定是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月份發生核燃料部分熔燬之後作出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承諾,德國將在2020年前把來自可再生來源的發電量增加一倍,達到35%。
2011年5月31日

未來的物理學

可持續公司總裁約翰•艾爾金頓:對沖基金界明星人物戴維·哈丁不久前向劍橋大學捐贈 2千萬英鎊,一個原因就是爲了彌補公司從學術界「挖走」的那些物理學家們。
2011年4月8日

政策超調與中國經濟失速風險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海影: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是威力巨大、操作笨拙的工具,央行將存準率提至歷史高位,加劇了中國的「金融抑制」,引發經濟失速風險。
2011年5月31日

驕狂的水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長江中下游旱情告急,這讓中國水利發電之爭白熱化,以三峽工程爲首的水利工程再次受到質疑。
2011年5月31日

大旱推高通膨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實證研究顯示,如果年底食品價格上漲20%,今年的通膨率將上升至5.8%,通膨的峯值將在年底出現,達到7.8%左右的水準。
2011年5月30日

如果水價漲五倍

投行人士張化橋:中國要麼儘快、主動地把水價提高五倍或者十倍,要麼若干年後被迫這樣做。主動做比較好,因爲我們可以爭取到緩衝餘地來保留青山綠水。
2011年5月30日

歐盟企業:中國對手日益強大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歐洲企業認爲,中國企業除了繼續在國內獲得更多的政府補貼和支援之外,在產品質量、設計和技術開發等市場領域首次取得了進步。
2011年5月26日

中國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

中國當局將加大三峽大壩的洩水量,以應對華南地區的旱情。乾旱已經給中國曆來水資源最豐沛地區的飲水、作物、航運和發電等方面帶來了壓力。
2011年5月26日

英特爾將設中國區董事長

英特爾(Intel)將派遣最資深的高階主管之一——馬宏升(Sean Maloney)前往北京,出任中國業務董事長。這突顯出中國市場已崛起成爲跨國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2011年5月25日

試駕電動汽車,真穩!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電動汽車太小,太慢,且行駛里程有限。如今,氣候變化、高油價以及中國汽車需求激增等因素,正在推動汽車業的變革。
2011年5月25日

中國特色的環保官司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沒出現汙染的高鐵被叫停,出了大麻煩的電池廠卻很晚才被查處,說明中國的環保體制需要在資訊化基礎上完善,加強日常監管。
2011年5月23日

反思「資產負債表效率」

FT專欄作家普倫德:理論上,「揹債」將鼓勵經理們更賣力地經營資產,可實際上,這種所謂的紀律與其說是針對管理層的約束,不如說是承擔更多風險的激勵。
2011年5月17日

人類不應放棄核電

突破研究所總裁諾德豪斯與董事長謝倫伯格:即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球能源需求也會很快翻番,甚至達到目前的三倍。
2011年5月16日

大佛腳下思考「幸福」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季冰:16年一彈指間,我不知道蘇南是否已實現了胡福明心目中的「現代化」,但16年前人們執著追求的「幸福」,已給今天留下沉重代價。
2011年5月13日

只有能源網路能拯救世界

沃頓商學院傑里米•裏夫金:我們將成立一個「能源網路」,讓億萬人能夠在家中、辦公室和工廠裏製造和儲存綠色能源,爲生產生活供電。多餘的電力則可以與他人分享。
2011年5月13日

俄總統承諾改善投資環境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的一位高級助手稱,在資金外逃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俄羅斯未能改善其投資環境。
2011年5月6日

標普調降日本評級展望至「負面」

標普預計日本震後重建費用將達到2兆至5兆日元,將推高政府債務佔GDP比例
2011年4月27日

博鰲微博 百家觀點

潘石屹:過去五年房地產業發展太快 戴相龍:國際化不同於僅僅「走出去」 陳淮:要調房價先要調整城市結構
2011年4月15日

胡祖六:私募股權可助中國企業走向海外

在博鰲論壇私募股權分論壇上胡祖六表示:中國國有企業的國外投資遇到了很多挫折,在目標選擇、投資談判和後續管理上都有不足。PE可以協助中國更好地走出去。
2011年4月15日

黃亞生:「金磚五國」不代表經濟多元化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黃亞生認爲,金磚五國中,其餘四國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相加還不及中國,因此所謂經濟多元化更多集中在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的成長很大程度由中國驅動,缺乏自主成長動力。
2011年4月15日

北京關注中國物價飆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一季度經濟數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0%,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5.4%。近幾個月,中國食品價格持續攀升引發政府擔憂,但許多經濟學家預計,只要人民對政府有信心,供應充分滿足實際需求,那麼中國就不可能發生惡性通膨。
2011年4月15日

「金磚峯會」難有實質內容

從過去兩屆金磚峯會可看出,海南五國峯會仍會就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說些陳詞濫調。成員國間,也看不出有什麼共同利益。
2011年4月14日

消滅通膨要靠財政

讀者sts21c:歷史上任何通膨都是由財政引發,貨幣不過是幫兇。現在的中國,看起來財政或政府與通膨的直接關聯不大,事實上通膨卻是政府「保成長」思路導致的。
2011年4月11日

「又漲了三四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加息之後,油價上調接踵而至。此訊息成爲各大門戶網站頭條。在紙媒上,認爲油價還將繼續上漲的預測佔據了絕對上風。
2011年4月7日

開闢鐵礦石定價新管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黃傑夫:在全球鐵礦石定價變得更及時透明之際,中國不妨探索以人民幣定價的鐵礦石期貨和掉期交易。這是保護中國鐵礦石用戶的最有效辦法。
2011年3月29日

日本核危機升級擔憂加劇

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渦輪機房的積水中檢測到超出正常水準10萬倍的核輻射,可能妨礙搶修工作。這表明,日本政府和電站營運商仍面臨嚴峻挑戰。
2011年3月28日

加州核洩漏的教訓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現在美國正在醞釀核電復興,這個時候,它不僅應該看看日本的福島事故,還應該看看1959年加州核洩露的慘痛教訓。
2011年3月25日

日本央行如何抗震救災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馬拉貝:日本地震突顯央行的優勢。由於日本央行主動投放貨幣,儘管股市劇烈波動,但日本的支付體系一直保持正常運轉。
2011年3月23日

中國能源安全的軟肋

紐約Rhodium諮詢集團合夥人豪瑟:中國近期由於短期因素而做出的核能決定,不太可能改變其長期能源發展道路。中國對於石油的依賴,是件更爲緊迫的事。
2011年3月22日

海嘯啓示:別和大自然較勁

3月11日海嘯排山倒海般襲來時,日本東北地區的防波堤不堪一擊。對此,大船渡市市長戶田公明領悟到,人類必須適應自然。
2011年3月21日

日本供應鏈問題浮現

通用汽車、福斯汽車、索尼愛立信等跨國公司開始感受到日本供應鏈斷裂、零組件短缺帶來的影響。分析師認爲,高科技、汽車和鋼鐵行業將最先受到衝擊。
2011年3月18日
|‹上一頁‹‹8384858687888990919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