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法治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報告
創投新模式:立足當下 改變未來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法治
關注
中國依法治國的阻力與目標
中國律師陳有西:依法治國是一個很龐雜的命題,理念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市場經濟要求法治,但中國多年未解決的是權治扭曲法治的問題。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上升爲執政黨意志是一種進步,但長遠努力是當權力和法律衝突時如何收斂權力,服從規則。
2014年10月27日
政法委不作爲「是對法治最大幫助」
以依法治國爲主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落幕,引發各界對改革政法委系統的期待。蘇州大學法學教授周永坤認爲,如政法委繼續存在,司法獨立就很難實現。
2014年10月23日
反腐需釐清黨紀與國法關係
《環球法律評論》雜誌副主編支振鋒:打擊職務貪腐應由司法部門、而非黨的紀律部門主導。短期內可將紀委納入司法體系,而長期看,紀委更應着眼於官員倫理的建設。
2014年10月22日
四中全會不會討論什麼?
中國法律學者大多認爲,要根除腐敗司法獨立至關重要。但有學者認爲四中全會不太可能把落實司法獨立拿到桌面討論。不過部分議題涉及減輕司法腐敗將有長遠意義。
2014年10月21日
中國不會複製西方式法治
優異資源集團坎貝爾、霍夫曼:中國的「依法治國」並不意味著照搬西方法治模式,而是指實行一種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對在華外企和投資者而言,積極分析和理解中國的「新常態」是生存和成功的先決條件。
2014年10月9日
讓改革不違法的可能途徑
蘇州大學法學副教授程雪陽:許多人認爲中國改革就是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的歷史,但時至今日,違法改革會讓民衆和司法系統無所適從,而改革不違法並非不可能。
2014年9月24日
從吳英案看地方政府信用失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地方政府和執法機構的信用質疑,成了吳英案最新的爭議焦點。法治信用缺失,造成的結果將是高昂的社會運轉成本和低下的經濟運轉效率。
2014年8月25日
推動政改是最好的紀念方式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當前中國面臨的諸多問題都在鄧小平1980年著名的政改講話中有所提及,推進其改革夙願,是告慰鄧小平的最好方式。
2014年8月22日
中國式醫患矛盾的法治死結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劉遠舉:湘潭產婦死後的亂象是典型中國式醫患矛盾,一面是社會觀念鬆懈法治機器,另一面惡法又讓法治充滿矛盾,整個國家的法治陷入死結。
2014年8月19日
讓周案推動中國司法「去政治化」
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楊俊鋒:強力反腐若僅停留於打老虎,其價值有限。檢視周永康多年的政法思維,即便是推進法制,司法去政治化,也將有益於真正法治的實現。
2014年8月7日
周永康案不應侷限於反腐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如果對周永康的調查停留於貪腐,不重審他作爲「政法王」治下的各種「被違法」案,就忽視了他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最大傷害。
2014年8月7日
香港「四大」心目中的「法治」是什麼?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香港「四大」對「佔中」的批評,混淆了「法治」與「以法治國」的區別。若遇類似GSK所受指控,它們希望審案的是中國內地法官呢,還是香港法官?
2014年7月11日
媒體札記:唐慧歸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唐慧女兒案」再起波瀾。兩被告死刑未覈准,被一些媒體解讀爲對「輿論審判」的糾偏,也有媒體站在唐慧一邊,認爲弱者無需是道德完人。
2014年6月13日
媒體札記:中國辯護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王功權事件8個月後相似一幕重現,浦志強因參與敏感政治事件研討會被拘,聲援之聲和對尋釁滋事罪的質疑之外,還有對其個人命運的猜測。
2014年5月7日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中國副總理張高麗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說,中國的改革進入深水區,「要堅持於法有據,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要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產權和權益。
2014年3月23日
三中全會與思想解放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判斷本屆三中全會能取得何種歷史地位,思想解放空間是主要觀察點。政府能否突破放權的心理障礙,去意識形態化纔是改革的關鍵。
2013年11月12日
當改革與法制矛盾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不論三中全會透過什麼樣的改革決議,它都可能與現存法律發生衝突。改革其實就要改法,中國古代叫「變法」。變法要有相應的知識和技巧,沒有準備,就變成打嘴仗了。
2013年11月12日
建立信用與法治纔是正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只有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走上信用與法治的軌道,纔不會出現市場化被審批制度逼退的情況。現在是中國建立底線遊戲規則的最佳時機。
2013年11月4日
媒體札記:四而潰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陳永洲事件再逆轉,央視拋出其供述影片,使爲其背書的知識分子和媒體人陷入尷尬,爭論焦點自然分野,對中國媒體倫理的討論更考驗公衆底線。
2013年10月29日
媒體札記:三而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記者被拘事件已在悄然降溫。新快報的聲援者,和年初獻詞風波中爲南方週末吶喊的應是同一批人,當初聲嘶力竭,最終還不是冷感收尾?
2013年10月25日
媒體質疑的權利和邊界
中國媒體人楊柏國:記者被拘事件讓媒體的質疑性報導成爲爭議焦點。在當下中國,保護媒體質疑的權利顯然利遠大於弊,但媒體也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013年11月11日
媒體札記:理中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當下中國,「理性中立客觀」的價值,因夏俊峯之子的「剽竊」風波變成必須站隊的逼問,甚至導致一些原本意氣相投的知識分子就此絕交。
2013年10月14日
中國刑事司法的十大誤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中國爲何錯案多?很多人歸因於刑訊逼供,但這只是表面原因。「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徒有虛名的相互制約等,是錯案的制度原因。
2013年11月29日
媒體札記:「小販必須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夏俊峯最終被執行死刑,輿論天怒人怨。導致情緒激化的背景之一是新近宣判的另外兩案:谷開來殺人死緩,貴州民警槍殺兩名村民獲刑8年。
2013年9月26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魯比奧:一個勤政能幹的參議員
3.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4.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5.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6.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7.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8.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9.
「機器人革命」迫使中國勞動力作出改變
10.
拜登經濟學:一個「畢業」總結(下)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