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法治

張扣扣案餘波:辯護詞引發的輿論之爭

劉遠舉:所謂法治,正是維持了控辯雙方對抗空間的存在。在這個空間中,雙方同時都可以有精彩的表現,循著程式正義去追求實質正義。
2019年7月21日

操場埋屍案與「正義遲來論」的退場

寇步雲:冤案平反之後,總有人念一句「正義可以遲到,但從來都不會缺席」,這一看似政治正確的口號,在公共領域一度很是流行。
2019年6月27日

誰是弱勢羣體?

楊麗君:在法律失去公正性、政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在權力和資本面前,任何一個社會羣體都會成爲弱勢羣體。
2019年4月17日

法治纔是核心技術

盛洪:科技競爭最終是制度競爭,一個企業或國家最重要的是煉「內功」,即自身的制度環境和科研組織的建立和改進。
2019年3月29日

我的新年期許:重溫改革精神

梁治平:在我看來,改革精神就是確立尊重和保障個人權利的「公」,建立作爲天下共信之物的「法」,和以還人民思想和實踐自由爲特徵的「解放」。
2019年2月21日

我的新年期許:重建誠信、倡興法治

張曙光:榆林礦權案暴露了中國社會誠信闕如、法治不彰。法治乃立國之基,誠信乃做人之本,我期望這「基」這「本」,能早日在神州真正確立。
2019年2月18日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普世價值觀

餘智:既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就需要有一個絕大多數國家都能接受的價值觀目標,該目標應該具有普適性與普世性。
2019年1月17日

從最高法院卷宗失蹤案看中國的「人治」與法治

劉裘蒂:中國未來改革開放的方向,必須要朝依法治國而深耕。對於依法治國目標,司法獨立和媒體監督的力量更重要。
2019年1月5日

用法治之戰化解華爲危機

盛洪:說孟晚舟案應是一場法治之戰,不僅指在加拿大或美國法庭上的訴辨對抗,還是指兩個法律體系之間的和平競爭。
2019年2月1日

法無正念,必成惡法

許章潤:法律須有靈魂,即支撐其規範體系的一套價值理念。秉持普世理念、不違人性、護持公義,方成善法,否則法律只會淪爲壓迫工具。
2018年11月28日

制度閉環與制度失敗

陳稻田:制度分拆開來就是制約和度量,都是規範人行爲的意思,強制力是制度第一要素;制度的失敗,關鍵在於沒有形成集體控制個人的制度閉環。
2018年11月23日

廣州,請帶頭回歸法治文明的底線

張千帆:和其在中國改革之初即留下的歷史記憶相比,廣州近期的某些做法似不符合公衆對這所美好城市的期待。
2018年11月15日

「知名法官」長成了「網紅大V」

許章潤:當局將扶植「政法網紅大V」作爲一項緊追任務,不由讓人想起十多年前某市要辦「一百個知名案件」,反映的都是官場喜大好功的政績觀。
2018年10月30日

憲法:效法天道

盛洪:什麼是憲法?憲法就是理性有限、私慾尚存的人類對天道的理解和描述;所謂「天道」,也可稱爲「自然法」。
2018年3月9日

只有用憲法,憲法纔有用

盛洪:憲法需要普遍地用才能起作用,用憲法的最好行動,就是對違反憲法的法律法規和行政檔案提出合憲性審查。
2018年3月5日

什麼樣的修憲不違憲?

張千帆:憲法本身有一個規範等級秩序,而不是條文的簡單堆積,有些條文比其它條文更基本、更重要,因而地位更高。
2018年2月27日

我們需要一個說理的社會

梁治平:法治中國的一個重要含義就是建設一個說理的社會,尊重說理,保護說理,對非理強制和暴力絕不容忍。
2018年2月12日

新年期許:是有天道這麼回事兒

盛洪:是有天道這麼回事兒,但需要我們起來行。不要期待天道自動發揮作用,一定是要透過人的努力發揮作用。
2018年2月9日

梁漱溟與孫冶方:中國憲法史上值得書寫的兩位人物

龔刃韌:梁漱溟和孫冶方之所以敢在中國幾次修憲過程中公開表達個人意見和說真話,與他們正直的品格有著直接關係。
2018年2月7日

重審顧雛軍案中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

劉遠舉:如果提振企業家信心只爲了經濟發展,把企業家的信心當做一個實現目的的工具,那麼這就是典型的工具理性。
2018年1月2日

「老大哥」對民主社會未必有害

馬戈利斯:我們無法從眼下這個互聯互通的世界退回過去,那我們爲什麼不將這種技術的潛力用於有益的目的?
2017年11月23日

江歌事件對映出轉型社會的人性、道德與法治困惑

李昊:中國需要在一個個案件中凝聚現代法治的基本共識,願我們在激昂呼喚公正時,能夠審視自己奉行的公正標準。
2017年11月16日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