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的「責任大國」之路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國際局勢不斷演進,將促使中國擔當起「負責任的利益相關方」的角色。從現狀看,中國或許還未做好準備,但如果能在國際事務上擁有更大發言權,就有可能促成更爲積極的結果。
2013年4月22日

探索中國對外戰略新思維

北京大學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中外戰略對話研究中心主任王敏:中國突然走到世界前臺,行爲舉止還不完全適應。雖頻頻伸出橄欖枝,卻難以換來國際社會的普遍信任,亟需新的戰略思維。中國具備發展中大國、經濟大國和地區大國多重身份,應維護中美、中俄三方大國關係。中國要大而不驕、強而不霸。
2013年3月28日

東西方應學會分享權力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全球化和歐美以外地區的崛起顛覆了舊秩序,戰後的國際治理體系已經破敗不堪,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繁榮與安全,取決於它們能否找到分享權力的方法。
2013年3月28日

達佛斯應該討論的真問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錢斯:本屆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彈性與動力」,但它更應該討論「新世界秩序」,即從所謂的「發達國家」控制的舊世界秩序,向新的多極化世界的轉型。
2014年1月23日

亞洲崛起動搖「美國治下的和平」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出版的報告《2030年全球趨勢》稱,隨著其他國家的迅速崛起,美國獨霸的『單級時代』已經結束。2030年中國將成爲世界最大經濟體,但美國將依然是國際體系中「首屈一指的國家」。
2012年12月11日

「好人」、「壞人」之辯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好人是有所爲有所不爲的人,而壞人大都屬無所不爲的人。這一劃分標準雖籠統卻很實用,且有些中國古老哲學回光返照的意味。
2012年11月12日

巴西對外政策不應再「騎牆」

FT巴西分社社長李若瑟:巴西若想成爲全球大國,就不可能再與每個國家都作朋友,它將不得不更明確地表明自己的立場。
2012年2月16日

大國衝突並非不可避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張鈺函、時琳:美國一些學者認爲,大國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權力最大化及地區霸權,因而大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衝突。但從這次習近平的訪美之行來看,大國衝突不可避免論很可能已不能適用於未來的中美關係。
2012年2月17日

以世界立場重樹中國大國地位

中國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於軾:從幾方面衡量,中國距世界大國還很遠,要在世界舞臺上有發言權,受別人尊重,就要以全球眼光公正全面地考慮問題。
2012年2月1日

外交政策已壽終正寢?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學教授澤利科:國內政策與外交政策對立的局面已是明日黃花。外交政策不必退縮,相反,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協調「國內」政策上。
2011年8月23日

中國外交的「棱鏡」

中國政府應當重新審視自己對「屈辱」歷史的描述,而西方也應努力瞭解中國藉以看待世界的歷史和政治「棱鏡」,以便更從容地應對中國的崛起。
2011年7月1日

中美之間的維穩競賽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白鶴鳴:中美「共治」已經成了一場維穩競賽,中國在飛速發展後能否保持原有政治框架不變,將成爲競賽焦點。
2011年6月21日

中西對壘之外的衝突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強國,常常聯手挑戰西方霸權,但新興國家之間的矛盾,往往比它們與西方之間的矛盾更深。
2011年6月20日

秦曉:中國崛起與全球「新均衡」

招商局集團前董事長秦曉:未來十年,冷戰後形成的美國獨霸態勢將演變爲一個具有中國因素的「新均衡」,其形成和穩定運行將取決於中美能否改善雙方正在建設的「合作伙伴」關係,並將之提升到全球治理層面。
2011年5月30日

中國應吸取俾斯麥的教訓

朗富德總裁廖文:爲避免重蹈第二帝國的覆轍,中國必須意識到、且要公開承認,自己已不再是個發展中國家,而是一個承擔著責任的全球強國。中國將需要對自己的行爲加以解釋,並將其它國家的利益納入其政策考慮。
2010年4月20日

誰是中國的榜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當今的中國更像是1890年的美國,還是1980年的日本?關鍵仍然在於:中國經濟還能迅猛發展多久?
2010年3月18日

中美關係誰「軟」誰「硬」?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採取強硬外交手段必須建立在對國家最高利益的精確計算之上。如果北京的目標是要歐巴馬取消對臺軍售,取消會見達賴,那就算錯了。
2010年6月6日

21世紀的挑戰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面對21世紀的各項全球挑戰,與此同時,21世紀的多邊主義與這個世紀本身一樣,可能會比我們所習慣的情形更加多變甚至混亂。
2010年1月11日

全球力量格局向東傾斜的十年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過去500年間,西方一直佔據世界統治地位,但最近十年,這種局面開始改變。美國超級權力的幻象不止一次地破滅,而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2009年12月31日

給歐巴馬上一堂歷史課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肯尼迪:統治就是選擇。當年羅馬帝國總能務實地決定,哪些仗該打,哪些地方應該知難而退。如今,美國該不該打、又能否打贏阿富汗戰爭?這個問題值得歐巴馬深思。
2009年12月29日

2009年全球五件大事

英國《金融時報》吉迪恩•拉赫曼:從伊朗大選到向阿富汗增兵,從G20亮相到哥本哈根峯會的失敗,在全球問題的錯綜複雜性和美國權力的限度方面,2009年爲我們上了長長的一課。
2009年12月28日

這本應是歐巴馬之年……

FT總編巴貝爾:2009年充滿了令人興奮和令人沮喪的大事,從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到發達經濟體金融體系的瀕臨崩潰;從歐盟任命歐盟主席和外交部長到不盡人意的哥本哈根氣候峯會……
2009年12月29日

美國撤出東亞就對中國有利嗎?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丁果:中國應一方面要求美國不要直接挑戰中國主權,另一方面要求其積極介入諸如北韓核武等問題的和平解決。
2009年11月2日

中美亞洲之爭

凱文•布朗:中國拒美國於亞洲一體化門外?
2009年10月30日
|‹上一頁‹‹4567891011121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