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會員 見他人之未見
博物館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報告
創投新模式:立足當下 改變未來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博物館
關注
大英博物館館長庫利南:「我的出發點是一切皆有可能」
新任館長談世界上最大的文化機構之一的轉型、去年的盜竊醜聞--以及帕臺農神廟大理石浮雕可能發生的情況。
6天前
帶孩子去博物館,有意義嗎?
劉遠舉:中國孩子很可憐,大人們去KTV、麻將館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但中國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理由,這個理由通常都是學習知識。
2024年11月12日
豪瑟沃斯畫廊:局外人致藝術家的情書
豪瑟沃斯畫廊從瑞士起步,逐漸發展爲全球知名的藝術機構。創辦人秉持「藝術家至上」的理念,始終堅持爲藝術家提供支援,尤其關注被主流忽視的藝術家和女性藝術家。
2024年11月1日
「八方絲路」策展人陸於平:「絲綢之路」是多元且有彈性的
子川:大英博物館此次特展,呈現了在公元500至1000年間,不同人羣、物品和文化圍繞絲綢之路的聯結與流動。
2024年9月27日
大都會博物館如何靠「普世」成爲世界最佳遊學地之一?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分享了博物館的包容理念和文化使命,講述了藝術是如何促進治癒、學習和變革的。透過展示多元的藝術作品,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鼓勵人們從更多視角理解世界,推動文化交流和個人反思。
2024年7月16日
不向政治觀點低頭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如何精緻地喚醒心靈?
科林·貝利博士帶紐約領摩根圖書館,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平衡,透過豐富的展覽激發學生對歷史和藝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2024年7月15日
巴黎蓬皮杜中心將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翻修
藝術家和文化界人士對爲了施工而關閉蓬皮杜中心五年的計劃表示憤慨。然而,翻修也將爲巧用這棟建築的廣闊空間提供機會。
2024年6月21日
以愛重塑博物館體驗:布洛德的新視野
從「對人性的愛」出發,洛杉磯布洛德藝術博物館館長喬安妮·海勒講述瞭如何將這一理念注入藝術管理和展示之中,以此成爲了全球博物館界的典範。
2024年4月2日
蘇納克駁斥英國重新加入歐盟的言論
英國首相還針對埃爾金大理石浮雕加大了對希臘總理的攻擊。
2023年11月30日
蘇納克在埃爾金石雕爭端中冷落希臘總理
唐寧街與米佐塔基斯的會晤因這些古代雕塑未來歸屬引發的軒然大波而取消。
2023年11月28日
底蘊與負擔:一座百年博物館的新挑戰
宋佩芬:位於華盛頓的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已經走過百年曆程。在勾劃未來的同時,如今博物館也需要面對因館藏的複雜歷史而引發的爭議。
2023年6月30日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吉爾德中心: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探索自然
宋佩芬:這個以科學、教育和創新爲使命的中心,希望透過對虛擬和真實情境的整合,加深參觀者的體驗和理解。
2023年6月25日
今年夏天歐洲和美國的頂級藝術展
從紐約的非洲攝影到巴塞爾展出的難得一見的巴斯奎特作品,接下來的幾個月將迎來一場視覺盛宴。
2023年6月5日
香港M+博物館:亞洲藝術的新視角
香港M+博物館的藏品重塑了關於亞洲藝術的傳統敘述方式。
2023年4月15日
的裏雅斯特,歐洲的復興之子
長期以來,這座義大利城市一直被認爲是哈布斯堡王朝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化廢墟,如今它又成了一個旅遊文化勝地
2023年3月10日
貝南青銅的萬里歸途
爲什麼這個王國被掠奪的寶藏的數字記錄標誌着收復歷史之戰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2022年11月6日
去博物館和雪糕合個影
鄭靜:女兒還沒到上海博物館看展,就已經定好了小目標:一定要再買根文創雪糕拍照打卡。
2022年8月26日
探訪英語世界第一個公共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
何越:雖然是短暫的走馬觀花,但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爲阿什莫林博物館的策展人比大英博物館更好地解釋了世界歷史。
2022年8月19日
威尼斯雙年展:面對藝術魅力與現實議題的天平
宋佩芬:當威尼斯雙年展開始著力展現對性別、種族、政治等議題的關注,我也開始擔心藝術本身是否會被忽視?
2022年4月29日
消失的展覽:「存有」與「虛無」之間
寧文:《消失的展覽》期待呈現一場「看不到」作品的展出。每件作品都與美術館的建築空間相融合,哪怕近在眼前,觀者也沒有意識到這就是作品。
2022年4月8日
專訪山姆•凱勒:博物館不是崇拜灰燼,而是傳遞火種
黎蓉:這位貝耶勒基金會博物館的館長、巴塞爾藝博會前總監表示,管理博物館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藝術的價值隨著時間而流動。
2022年3月25日
荷蘭國立博物館的反思性展覽
宋佩芬:荷蘭國立博物館推出系列展覽,反思荷蘭不爲人知、甚至相當黑暗的歷史。去年探討亞非奴隸交易,今年則是印尼的獨立運動。
2022年2月25日
專訪E.A.T.創辦人克里斯蒂娜•貝希樂爾
作爲恩加丁藝術論壇的創辦人之一,貝希樂爾分享在12年間如何凝聚先鋒思維、激發創造精神。
2022年2月18日
「物質與記憶」:重訪恩加丁藝術論壇
黎蓉:跨越疫情的阻隔,E.A.T.在線下重啓。來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們得以重聚,共同討論世界擺脫孤立和分裂的可能。
2022年2月17日
熱門文章
1.
一週新聞小測:2024年11月16日
2.
川普新政,中美如何應對?
3.
中國努力與川普政府班子的潛在人選取得聯繫
4.
習近平告訴拜登中國願與川普合作
5.
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做什麼?
6.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已做好應對川普上臺的準備
7.
川普對德國的敵意從何而來?
8.
川普的勝選或使G20倡議陷入混亂
9.
經濟增速放緩,中國股票市場能否「長牛」?
10.
拉美角力,美國不敵中國
1
2
3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