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媒體札記:中國辯護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王功權事件8個月後相似一幕重現,浦志強因參與敏感政治事件研討會被拘,聲援之聲和對尋釁滋事罪的質疑之外,還有對其個人命運的猜測。
2014年5月7日

中國「和諧社會」的政治變異及後果

中國獨立學者閻克文:將「和諧社會」具體爲操作層面的政治目標,至善論的烏托邦,也遲早可能變異爲至惡的利維坦。和諧與維穩相伴而生,本身就是和諧政策的破產。
2014年5月9日

中紀委擴權的理想與現實

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林:本輪密集反腐凸顯中紀委權力擴張,但擴權的著力點落在對地方黨組織的監控,對紀委的「自我監督」困境卻鮮有突破。
2014年4月25日

中共紀委的沿革歷程

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過勇:本文試圖從實證角度考察過去30年中共紀委在職能和權力上的變遷,探討紀委在中國當前反腐敗體制中的現實地位。
2014年4月23日

媒體札記:情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羅昌平被成功復刻。記者微博實名舉報副部級官員,贏得中紀委出手。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被調查,再次推高「反腐還得靠情婦」的譏笑聲。
2014年4月18日

媒體札記:政治與生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國安委第一次會議強調「國家總體安全觀」,民衆的焦慮卻集中在蘭州水汙染、茂名PX及化州殯儀館等與自身休慼相關的生態安全事件上。
2014年4月16日

媒體札記:好大一棵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尺度有異,悼念共志,中國輿論場上對胡耀邦的緬懷浪潮比去年忌辰之際更進一步。而最重要的紀念,莫過於另一位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祭掃。
2014年4月15日

《極權的誘惑》再版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猶記寫作這本書時的情緒,除去憤怒、困惑,還有一種觸碰禁忌的快感。那是二零零九年的冬日,我在劍橋遊學。
2014年3月28日

「到訪式扶貧」可以休矣

FT中文網撰稿人陶舜:慣例上,扶貧是個技術活,是經濟行爲應講究市場思維。但在中國政治因素影響過大,尤其是領導人動輒「到訪」讓扶貧頗爲尷尬,蘭考就是一例。
2014年3月27日

烏克蘭轉型困局對中國的啓示

天則所特約研究員楊俊鋒:烏克蘭脫離共產主義陣營後的轉型步履蹣跚。它讓人們看到,一個分化嚴重的社會的轉型面對巨大風險,而設計可行的民主方案要比打破集權難得多。
2014年3月19日

習近平反腐能走多遠?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魏德安:習近平此次反腐鬥爭在程度和範圍上的深廣,以及其中政治因素的比例之重,使之區別於後毛澤東時代的所有反腐鬥爭。但這場戰役最終的結果,還要看習近平後續的作爲。
2014年3月18日

中國人大工農代表的「真相」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中國對工農代表的統計似乎把在企業、產業和農村工作的代表都算在內。但一名村幹部同時是企業負責人,他作爲代表會替誰說話?
2014年3月17日

集權是中國實現憲制的必要條件?

讀者丁一本:秋風的《中國正在經歷憲制變革》一文中的的悖論是,通往分權結果的手段必須由集權之路鋪就。但權力高度集中無法走向憲制,相反可能導致利維坦的出現。
2014年3月13日

中國正在經歷憲制變革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中共中央三個領導小組的成立,標誌着中國實際憲制的重大變化:習近平的權力接近美國、至少是法國的總統。這一權力結構讓習李逐漸具備了設計、實施全面改革的能力。
2014年3月11日

十字路口的中國人大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中國人大成立60年,民衆呼籲其不再做「橡皮圖章」,但要真正讓人大成爲人民權力代表,定會觸及「中共透過人大讓黨的政策合法化」問題。
2014年3月11日

我爲什麼喜歡雷人提案

FT中文網撰稿人陶舜:作爲新聞人,我喜歡雷人提案,因爲對於「兩會」,普通人能吐槽的也只有政治花絮了。不改變雷人的委員代表遴選機制,又怎能減少雷人提案?
2014年3月7日

黨政一體下的中國「兩會」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權力結構發生顯著調整,政府權力向執政黨收歸。今年「兩會」,無疑會因此帶上更強的「黨性」。
2014年3月7日

治霾的經濟與體制邏輯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劉遠舉:開大排量車又問責霧霾之舉,源自個體面對「公地悲劇」的無力感。要擺脫「公地悲劇」,就必須讓治理汙染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一致,但這個過程在中國遭遇了體制的阻礙。
2014年3月2日

解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中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表述,文字上確有進步,但未擺脫傳統的國家主義禁錮,實則繼承了毛澤東時期國家、集體、個人關係描述。
2014年2月24日

習近平的第三條道路

中國資深媒體人笑蜀:習近平走的是一條不左不右、不中不西、既古且洋的道路,它高度實用主義,底線是保衛政權。它試圖迎合社會最大面,卻面臨與社會需求的脫節。
2014年6月26日

「蝴蝶效應」與反腐前景

中國歷史學家章立凡:沒有憲政的「籠子」,靠內部自查自糾難以禁錮老虎。殷鑑不遠,65年前蔣經國「打虎」滬上,也曾雄心萬丈,牽扯到自家親戚,亦難免黯然收兵。
2014年2月17日

分析中國公務員工資不能僅看數字

讀者張春:中國公務員到底應拿多高薪水,不能僅從數字上來分析論證。中國目前趨向於精英政治,公務員薪酬也不是絕對不公,且存在忙閒不均的問題,均應考慮在內。
2014年2月12日

東莞掃黃?

FT中文網撰稿人陶舜:中國「掃黃」依舊難改被政治和宣傳異化的命運。央視在東莞掃黃第一波報導中喊話:「法治中國沒有掃不了的黃!」問題是,真的是在掃黃麼?
2014年2月14日

中國需要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即便2016年中國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也不能說這一問題已沒有意義。中國經濟正在下行,所以開放和打破壟斷更爲重要。
2014年2月10日
|‹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