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趙紫陽同施濱海的談話記錄

本文爲1995年12月24日在北京富強衚衕6號趙紫陽居所中,趙紫陽同中國經濟時報原編委施濱海的談話記錄,在此次談話中,趙紫陽談及了自己與另一位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工作關係。
2015年1月15日

回憶趙紫陽同我談話前前後後

中國歷史研究者施濱海:今年1月17日是趙紫陽逝世10週年紀念。關於胡耀邦與趙紫陽的關係如何,特別是在胡耀邦被迫辭職前後,趙紫陽究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一直有不同看法。我希望透過對趙紫陽同我1995年談話的回憶,做一個歷史佐證。
2015年1月16日

爲什麼反憲政沒有未來?

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反憲政違背所有人的基本利益。反憲政者可能以爲自己是既得利益一部分,能分得體制內一杯羹,但沒有憲政,他們也可以是體制的犧牲品。
2015年1月5日

中國反腐不應區分親疏遠近

紐約大學孔傑榮:與前幾屆領導層相比,習近平反腐更認真、更持久,但只有不分高低、親疏、遠近的反腐,才能讓民衆相信,這場運動是出於公心,爲了公益。
2015年1月5日

上海對踩踏事件實施輿論管制

禁止媒體採訪遇難者家屬,審查相關照片,刪除批評性網帖
2015年1月5日

「樣板戲」的前世今生

FT中文網撰稿人李小龍:爲政治服務的「樣板戲」並未如人們所願被自然淘汰。最近「人民性」的要求再次被最高領導人強調。「樣板戲」與時俱進成爲「紅色經典」傳承劇目,在中國繼續上演著。
2014年12月31日

中共高官令計劃「接受調查」

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表明中共反腐運動的打擊範圍擴大
2014年12月23日

澳門,「一國兩制」的典範?

澳門大學社會學教授郝志東:在臺灣和香港問題頻頻時,澳門似乎讓北京有所安慰。但澳門經濟早與大陸一體,政治上難說「兩制」,社會民主更在退化,這是一國兩制的成功還是相反?
2014年12月22日

中國反腐爲何叫好不叫「座」?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2014年國際清廉指數排行榜顯示,中國的排名爲第100位。在中國這兩年加大反腐敗力度之後,榜上座次卻下跌了20位。
2014年12月17日

習近平改革駛入快車道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葛藝豪:習近平此次改革的重點雖非經濟,而是政治,但今年出臺的經改措施,說明中國經濟改革也已取得飛速進展。
2014年12月17日

一個違憲違法的基層選舉樣本

北大憲法學教授張千帆:河南新鄉用「政治素質差」、「搞宗派活動」等作爲限制村委選舉人資格的依據,既違憲也違法。強調依憲治國,就需要糾正這類政府違憲行爲。
2014年12月12日

思考黨國體制的「周永康陷阱」

中國歷史學家章立凡:是貪官破壞體制,還是體制造就貪官?執政黨的大小官員們,究竟有多少陷入了體制的「周永康陷阱」無力自拔?養成周老虎的官場生態纔是癥結。
2014年12月9日

周永康被開除黨籍並被逮捕

中國官方媒體罕見地在12月6日午夜零點發布了相關訊息,引起中國網民熱議
2014年12月6日

香港「佔中」讓北京面對抉擇

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面對香港日益激進的示威者,北京「等待抗議結束」的策略或許不再站得住腳,中國政府需要做出選擇:是堅持強硬立場,還是做出讓步?
2014年12月5日

中國首個「憲法日」呈現法治理解分歧

中共正在努力確定中國司法改革的方向和尺度,並承認司法制度要遏制濫權行爲,但有學者指出,中共所希望的,仍是一黨制框架下的司法改革。
2014年12月5日

在華外企如何應對中國反腐風暴?

優異資源集團坎貝爾、霍夫曼:隨著中國反腐敗監管繼續收緊,依舊想留在中國市場的外企,不僅需要加強內部治理並修訂市場進入方案,還應大大加強政治敏銳性。
2014年12月4日

中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FT駐華記者沃德米爾:中國一直不缺各式法令條規,最近又頒布了一堆有意思的新規,似乎在慶祝實行法治的新承諾。不過中國人的消極抵制也有多種形式,比如拒生孩子。
2014年12月2日

「張王會」與臺海關係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卜睿哲:張志軍與王鬱琦最近在北京的會談,反映了臺海兩岸關係的發展模式:雙方在短期內取得互信,同時擴大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領域。
2014年11月20日

中國效率vs美國黨爭

FT駐華記者米強:在美國共和黨贏得期中選舉後,被國會僵局搞得筋疲力盡的美國企業高階主管,很可能會希望看到美國政界表現出一點點像中國那樣的進取精神。
2014年11月20日

中共四次文藝座談會

FT中文網撰稿人王曉漁:中共有三次標誌性文藝會議: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1966年部隊文藝座談會,1984年作協四大。最近這一次座談會很可能是中共治下的第四個標誌性文藝會議。
2014年10月30日

勿讓改革再止步於意識形態之爭

中歐陸家嘴研究院劉勝軍:「階級鬥爭論」沉渣泛起,未必真是「文革」回潮,而是在改革面臨攻堅時刻,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維護利益、延宕改革的工具。
2014年10月29日

中國應該追求真正的法治

美國矽谷律師Rebecca Liao:中國的法制建設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過去,公民想挑戰政府行爲非常困難,現在則已成爲可能。但中國應追求沒有「社會主義」定語的法治。
2014年10月28日

司法腐敗是市場腐敗之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司法是保護公民權益、合法經營和合法收入的基礎。如果法律底線失守,市場劣幣驅逐良幣,遵循規則者被驅逐出場,最終只剩下無底線的玩家。
2014年10月21日

四中全會考驗中共依法治國決心

中共即將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重點關注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國。但對8700萬中共黨員而言,在法律之上,他們還需要服從一種更高權威——黨紀。
2014年10月17日
|‹上一頁‹‹2324252627282930313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