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大棒的得與失
既然美國加徵關稅無法改善貿易逆差,那麼美國爲何還要再加關稅?首先美國經濟成長主要依靠國內消費和私人投資,淨出口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爲負。中國經濟成長依靠淨出口的程度高於美國,美國對消費的依賴程度高於中國。其次,美國國內消費中服務消費佔較大比重,當然,服務消費也與商品消費密不可分,不能完全分割服務消費中隱含的國內商品消費或進口商品消費。從2018年-2021年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的同比拉動的貢獻來看(數據來自WIND),期間對美國個人消費貢獻上升幅度最大的細分項主要是:醫療護理、交通運輸、食品服務和住宿、金融服務和保險、傢俱和家用設備耐久財、娛樂商品和車輛耐久財等,而食品、汽油燃料和服裝等,儘管這期間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但2021年之後均有明顯下降。其中個人消費中的醫療和交通服務消費與商品貿易密不可分,而藥品、傢俱及家用設備、車輛等耐久財是美國自中國進口額度較大的科目。
其次,美元是國際貿易的最大受益者。美國的貿易逆差持續了50餘年,逆差問題具有複雜性和長期性,不是加徵關稅能夠解決。此外,中國對美國資本項目逆差,貿易項目必須放在更廣泛的國際收支語境考慮。而1970』s時期,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將美元作爲國際原油的支付和計價貨幣,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沒有全球自由貿易,就沒有美元今天的國際貨幣體系地位。美國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貿易逆差、對歐洲的貿易逆差、以及對亞洲和北美的貿易逆差事實上鞏固了美元在全球資本項目中的地位,美元是自由貿易的最大收益者。
最後,美國財政收支嚴重失衡,關稅利於提高美國財政收入。2020年開始美國政府財支出開始突破6兆美元。2023財年美國財政支出爲6.13兆美元,而美國財政收入4.44兆美元,財政赤字規模高達1.7兆美元。平衡美國財政收支,尤其擴大財政收入,是美國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但究竟是提高消費稅還是提高關稅,是美國政府的一個技術性考量。川普第一任期加徵關稅後,美國財政收入中的關稅明顯提升。2018財年,美國關稅收入開始突破400億美元(413億美元),遠高於以往年份。此外,從美國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項消費相關的稅收來看,2018年美國消費稅949.9億美元,是美國關稅的2.3倍。而2021年美國消費稅爲752.7億美元,關稅已高達799.9億美元,美國關稅額度已經超過國內消費稅,可見川普第一任期加徵關稅後美國關稅對財政收入的提升作用顯著。2017年美國關稅佔美國GDP的比重爲0.18%,而2021年已經上升到0.35%。需要說明的是,爲了增加美國財政收入,同樣是稅負加給美國消費者,加消費稅推行的難度遠遠高於加徵關稅,這或是川普「迷戀」加關稅的主要原因所在。但關稅對美國財政收入的提振作用也會逐漸遞減,尤其是如果關稅的提升抑制了進口額度,那麼美國進口的減少也將降低美國關稅的稅基。
毫無疑問,自由貿易是一個多贏結局。川普政府只看到美國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看不到自由貿易下美元地位的不斷增強,也忽略了美國貿易逆差國和資本順差國「一幣兩面」的事實。無論如何,經歷過川普1.0時期長達四年的壓力測試,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具備應對川普2.0的經驗,市場對川普競選時針對中國的關稅及非關稅措施也有一定預期。此外,中國政府也已密集出臺系列的穩外貿措施,對跨境電商和企業出海也給與多方面支援。中國官方也在持續推進經貿關係的多元化,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東盟、歐盟、以及阿拉伯等國家的外交和經貿聯絡,以應對沖川普2.0時期的外貿衝擊,這些或相對利好跨境電商、自由貿易區、供應鏈、物流等主題,對中國具有出口競爭優勢的行業板塊有利。202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政府提出「全面擴大內需」。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夯實內循環基礎,激發內生成長活力,這纔是應對瞬息萬變國際政治經貿局勢最大的底牌。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本文編輯徐瑾 Jin.X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