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德國汽車業

德國汽車工業能否恢復昔日榮光?

袁傑:正處於十字路口的德國汽車業要恢復昔日榮光並非易事。關鍵是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增強企業競爭力。

正處於十字路口的德國汽車行業既不願喪失競爭力,也不願趨於平庸,但要恢復昔日榮光並非易事。關鍵是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增強企業競爭力。

1.三種情景

德國曾經的經濟引擎——汽車工業現正深陷危機。在探討德國汽車工業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時,《柏林晨報》最近載文報導了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IfA)概述的下列三種情景。該研究所還推算出三種情景在就業和財務方面的後果:

第一種情景是喪失競爭力。據稱,這是後果最爲嚴重的情景。「根據汽車經濟研究所的計算,與2023年相比,到2030年,德國汽車行業的員工人數將從200萬降至75.5萬。德國汽車製造商(包括其供應商)的總營業額將減少一半以上,從8950億歐元(2023年)減少到4170億歐元(2030年)。」據稱,這對國庫和社會系統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支付給員工的報酬將下降到430億歐元(比2023年下降64%),而來自汽車行業的稅收將下降到390億歐元(下降53%)。

當然,據分析,只有當德國汽車製造商繼續在電動汽車領域落後若干年,且燃油車(大衆、BMW和其他汽車製造商至今仍在靠其賺大錢)的需求不再如預期那樣迅速成長,加之德國在數年內無法成功地改善其工業基地的條件,亦即能源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投資條件相對缺乏吸引力的情況下,纔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景。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CAR)主任 迪爾克•沃施萊格(Dirk Wollschläger) 還指出:「這將會導致福利大量流失,並將會動搖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根基。」不過,沃施萊格和其他汽車專家都認爲這種情況與實際不符。

第二種情景是德國汽車製造商趨於平庸。據稱,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景,特別是當中國競爭對手的電動汽車成功地在歐洲站穩腳跟時。

2023年,德國最暢銷的10款電動汽車中仍然沒有中國車型。上汽MG4以不到1.3萬輛的銷量緊隨其後,排名第11位。德國汽車研究中心的汽車專家貝婭特麗克絲•基姆(Beatrix Keim)還認爲,提高市場份額是非常現實的:「車輛質量過硬,在中國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因此久經考驗。如果中國的汽車製造商能夠在道路上提供更多的服務,那麼人們對中國汽車公司的信心就會增強,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她認爲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可能會是10%-20%。

據稱,原則上,德國製造商也必須適應這種情況下的變化。而結果是關閉工廠和裁員。作爲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可能會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而在高階市場,即BMW或賓士,裁員的幅度可能會小一些。在這種「趨於平庸」的情況下,汽車經濟研究所預計德國汽車業將會損失三分之一的工作崗位,來自汽車行業的稅收則減少約四分之一。

第三種情景是大衆、BMW和其他汽車製造商能夠恢復昔日榮光。

一旦德國成功地持續改善了其作爲工業基地的運營條件,且結構改革取得成功,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景。畢竟德國汽車製造商的產品種類和價格都很有吸引力。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德國汽車行業目前仍在與產能過剩作鬥爭。特別是福斯汽車,現有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很低,最近僅爲60%。福斯汽車首席財務長阿莫•阿爾特利茨(Amo Altlitz)就表示,與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相比,福斯汽車在歐洲的年銷量減少了約50萬輛,這一數字相當於兩個工廠的產量。因而,第一步就是要縮小規模,以求贏利。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沃施萊格還尖銳地指出:「福斯汽車必須解決薪酬問題」。他還稱,大衆必須減少可作爲標準配置預訂的大量選裝件,即減少車型的複雜性。這不僅能節省生產成本,還能節省銷售、市場和材料管理方面的成本。

據報道,在對上述最佳方案進行推算時,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還考慮到了目前的起始狀況:與2023年相比,這裏汽車行業的就業人數將略有減少, 到2030年將減少8萬人(約3.7%)。稅收收入將減少7.5%,到2030年降至770億歐元。

2.關鍵所在

就出路而言,眼下正深陷危機的大衆、BMW和其他汽車製造商未來既不願喪失競爭力,也不願趨於平庸,其力爭的目標必定是恢復昔日榮光。

而達成目標的關鍵就是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提升企業競爭力:

其一就是對待電動汽車的態度問題。上述情景分析報告曾提到,大衆、BMW和其他汽車製造商至今仍在靠燃油車賺大錢。而正如筆者所指出的那樣,德國汽車工業深陷危機,業界和政界對此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見《德國汽車工業深陷危機》,FT中文網 2024年9月6日)。

汽車專家兼分析師弗蘭克•施沃佩(Frank Schwope)就認爲,在電動汽車方面,德國汽車製造商 「明顯失敗」。「製造商們寧願長年累月地榨乾燃油車的價值,而不是集中精力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與此同時,施沃佩還注意到電動汽車的不確定性,這不僅體現在消費者身上,也體現在公司管理層身上。

而就政界而言,施沃佩則聲稱:「讓汽車製造商感到困擾的是缺乏明確性以及政界的反反覆覆。因而不得不保持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雙重結構。這就導致成本增加。」他還尖銳地指出,布魯塞爾和柏林在逐步淘汰燃油車方面沒有發出「明確的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德國「交通燈」政府前不久已解體,明年2月23日將迎來提前舉行的聯邦大選。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即將上臺執政。

而早在今年歐洲議會選舉前推出的競選綱領中,聯盟黨就已再次明確要求撤銷歐盟2035年燃油車禁令。綱領稱:「我們希望廢除燃油機禁令,以保護德國先進的內燃機技術,並用對技術持開放的態度來進一步發展這一技術。」

巴伐利亞州州長、基社盟主席馬庫斯•索德爾(Markus Söder)強調稱,這一立場 「絕對至關重要,也是對全球汽車貿易所面臨挑戰的回應」。

針對正處於十字路口的德國汽車行業,德國電視二臺網站2024年11月12日則載文探討了德國長期堅持使用內燃機的弊端。文章指出:「現實的硬著陸是痛苦的。工廠的關閉和裁員,甚至是知名供應商的裁員,應該讓最後一個懷疑論者也意識到這一點: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只使用內燃機,這是誤判了形勢。」

該文還引用普華永道汽車行業部費利克斯•庫納特(Felix Kuhnert)的話稱:「如果現在不採取果斷行動,幾個月後,我們談論的將不再是裁員,而是汽車行業的破產。沒有人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更值得關注的是,川普已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爲此,上文還提到美國新總統川普徵收的關稅可能會對汽車製造商造成雙重打擊:「首先是汽車本身,其次是供應鏈。」因而,德國汽車行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爲此,德國汽車研究中心創辦人費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就聲稱,要擺脫危機,就必須有明確的前景,爲製造商提供長期的框架條件,爲電動汽車的購買者提供購買激勵措施,並且像中國多年來的情況那樣,對電池電動汽車作出明確的承諾。

這位有德國「汽車教父」之稱的著名汽車經濟專家還表示,我們需要全新的戰略,全新的政策。他稱,這是德國重新站起來的唯一途徑,從而爲德國汽車工業指明瞭發展方向。

其二是成本削減問題。在上述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進行的情景分析中,福斯汽車首席財務長阿爾特利茨提到了因產能利用率低而要縮小規模,以求贏利,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沃施萊格則言及薪酬問題,這均涉及到削減成本問題。

而德國汽車經濟研究所所長斯特凡•賴因德爾(Stefan Reindl)也曾指出:「研發和生產效率長期以來一直太低。這意味著德國過多的員工在研發和製造數量太少的汽車。」因而,按照這位汽車專家的看法,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短期內」可能會裁減多達五分之一的國內員工。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汽車行業目前擁有約 78 萬名從業人員。

德國福斯汽車近期爲了大幅降本,正計劃關廠、裁員和減薪就是一例。由此可見,德國汽車工業深陷危機,其後果也將會對就業市場造成重大沖擊。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IG Metall)主席克里斯蒂安娜•本納(Christiane Benner)就向媒體表示,員工們現在已極度缺乏安全感。本納要求道:「企業現在必須從長計議,繼續投資於未來,而不是短期的利潤優化和遷址。」

但這位德國金屬工業工會女主席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坦承:「在中國銷售的德國汽車保證了這裏的就業。因此,我們必須提高競爭力,開發出更好的汽車。」從本納的這段表態可以看出,她也清楚看到了德國汽車工業「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性。

總之,正處十字路口的德國汽車行業要恢復昔日榮光,就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並增強企業競爭力,這樣才能爲本國汽車產業轉型提供新的動能。

(注:作者袁傑博士是旅德中國學者。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bo.liu@ftchinese.com)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讀者評論

用戶名: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用戶名
密碼

亞馬遜再次向人工智慧新創公司Anthropic注資40億美元

隨著生成人工智慧競賽的加劇,這家科技集團的總投資翻了一番,達到80億美元。

川普任命貝森特爲財政部長

對沖基金經理將負責落實當選總統減稅和提高關稅的承諾。

川普與股市的蜜月期能持續多久?

股票投資者似乎並不擔心關稅和減稅將推高通膨和赤字的風險。但恐懼正在加劇。

「鬆了一口氣」:華爾街歡迎川普選擇貝森特擔任財政部長

在對美國最高經濟職位的激烈爭奪之後,對沖基金投資者獲得提名。

爲什麼投資者認爲美國股市無可替代

基金經理們發現,要把資金投入到其他地方,真的很難找到有力的理由。

Thrive Capital:多樣化是給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準備的

喬什•庫許納旗下的這家年輕的創投公司以大手筆投資OpenAI而聞名,顛覆了傳統的風險投資模式。它能得到真正的收益嗎?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